博客
人们常误以为自己会加法,却不知加法的学问是深不见底的。那个被无锡胡家译成代数的algebra,其实就是阿拉伯语的加法。但是,algebra撑起了数学的一大片天空,哪是代数 (符号代表数字)二字所能道其所谓的。曹则贤老师特撰此文,希望唤起大家认真学点加减乘除的热情。
悲催的恋情千篇一律,甜蜜的恋情各有各的甜蜜。和诗人恋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一定随时有诗词歌赋,和银行家恋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必充满珠光宝气。和数学家恋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嘛,那甜蜜自然是别一种的甜蜜。她,呃,为了引起您的嫉妒,请允许我说她和她的前辈Hypathia, Kovalevskaya一样格外聪慧又格外美丽还格外地温柔。她用Möbius 带束发,用Klein瓶插花;她希望你象Galois那样为她和别人打架,还希望你跟着她跟Erdös似的不着调地浪迹天涯。你弄不懂她的那些公理引理,你想以非平庸的方式在不远离她的前提下远离她的符号世界,可她却时时用考题逗弄你的智商。这不,在你正想美美地欣赏正宗意大利的西西里美丽传说的时候,bia, 她甩给你一张小学版的数学试卷,and said:“J-u-s-t D-o I-t!” 哦!
参照例题,使用运算符号完成下列等式
1 1 1=6
2+2+2=6
3 3 3=6
4 4 4=6
5 5 5=6
6 6 6=6
7 7 7=6
8 8 8=6
9 9 9=6
你没办法,你受不了她那温柔的、满是挑衅的目光,只好硬着头皮试试。你搜肠刮肚,把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老师和体育老师教过的数学都仔细回忆了一遍,也就想起可怜的那么几个运算符号:+,-,x,/,√ ,^,!,log。再想,也想不起啥啦,方法也没啥讲究,只会傻傻地试错。努力了半天,脸憋得象头一回下蛋的小母鸡,凑合了这么份答卷。
答题纸
班级:随便 姓名:曹则贤 得分:
(1+1+1)! =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2+2/2)!=6
(其它改变!,*,+,^组合的结果,没啥意思)




怀着忐忑的心情把答卷交给她,你得到了如下考试结果:
答题纸
班级:随便 姓名:曹则贤 得分:65
…………………………………….
你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想问为什么呢?因为答案不完全啊,给你及格还不满意,she said,with 满脸的嘲弄神情。
,你没想到吧。你刚犟嘴说不就缺一个嘛,她就又甩过来一个,
。啊?哦!
这就是俺和数学家恋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的一个小片段。和数学家恋人在一起的时光就是这么甜蜜。和数学家恋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甜蜜,和数学家恋人在一起的时光就是这么甜蜜。让你们羡慕到哭!
违心的话我也能说三遍。
注:符号!对应的算法为连乘(阶乘,factorial),n!=1*2*…*n,故3!=6, 4!=24……又,阶乘算法与gamma函数等特殊函数有密切联系,会特别地定义 0!=1。全球复工,“免疫通行证”真的可行吗?
开棺验尸:各国到底何时起出现新冠病毒感染 | 117疫情观察
拯救绝症猫咪的神药,许是治疗新冠的真正特效药
类川崎病、脚趾“冻疮”、缺氧不难受……新冠感染还有哪些怪症状?
人类只能与病毒“相杀”?病毒学家:“策反”也可以
儿童复学,家长不安全?看各国数据怎么说 | 117疫情观察
驱之不散的复阳阴影:究竟是终身带毒,还是二次感染?| 117疫情观察
瑞德西韦研究结论矛盾:曹彬称方案不同无法相比
英国首相说抗体检测会是“转机”,它真的那么有用吗?
117疫情观察:详解病毒基因序列追踪流调大法 | 史隽·Ⅶ
瑞德西韦在华临床试验被迫终止,近300项研究蜂拥而上,专家呼吁建立国家级临床试验网络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V
抗体检测保证安全返工?WHO警告有抗体不等于能免疫
117疫情观察:群体免疫还远着呢 | 史隽·Ⅵ
117疫情观察:波士顿146位新冠感染流浪汉竟全无症状 | 史隽·V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Ⅳ
117疫情观察:各州自治显神通 | 史隽·Ⅳ
疫情之下,读预印本论文的正确姿势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Ⅲ
《自然》最新报道:全球新冠疫苗研发概况
“人民的希望”尚未成真:瑞德西韦仍待验证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现在不是谈胜利的时候,中国需要明确的“解封”路线图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Ⅱ
《科学》社论提醒美国政府:疫情是真实存在的|附Fauci采访
王辰院士: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117疫情观察:新冠无症状感染的威胁 | 史隽·Ⅲ
117疫情观察 | 史隽·波士顿篇·Ⅱ
专访汤胜蓝教授:疫情直报和院内感染两大顽疾怎么破?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Ⅰ
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为何预想的全球合作没有出现?
新药研发专家的抗疫日记:愿临床数据不再引发悲剧 | 117三人行
问世快,上市慢,量产还难说:新冠疫苗何时拯救人类?
全球疫情高峰何时到来?多久能结束?硬核主任张文宏全面解读
各国实验室趋于寂静,科研人员做好准备应对疫情的长期干扰
中国第一波、欧美第二波,还会出现第三波大疫情吗?
新冠阴影下的德国抗疫百态:二战以来最大挑战
各国抗疫作业自己做,中国该如何应对输入压力?
专访公共卫生专家汤胜蓝:WHO正在失去主角光环
波士顿新冠暴发危机:Biogen年会病毒大传播始末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已成“大流行”,总干事怎么说?
曹彬:抗新冠病毒治疗有药可期
天花是怎么消灭的?一场众多孤儿活体接力的救世壮举
武汉疫情暴露政府治理能力短板,突破口何在?
中国延缓了病毒的全球传播,各国公卫比拼才刚刚开始
新冠病毒源于美国?“专家”到底错哪
武汉一线专家详解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他们是窒息而死,过程很痛苦
悲剧换来制度的改革:记制药史上最悲催的一次临床实验
非典之后,为什么这些治愈的病人更绝望了?
彻底扑灭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1920年是如何做到的?| 展卷
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控制疫情,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时间 | 专访清华药学院院长丁胜教授
前夜:新冠病毒传播时间线详解 | 117三人行
应对疫情,春运人口回流情况如何?基于春节前人口流动模拟的预测
赵国屏院士:科研、疾控和临床缺乏协同,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教训”
这些野生动物的病毒怎么就到了人类社会?为何现在比过去多那么多传染病呢?
需要评估“封城”的影响;尚无经验证的疗法 | 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布会实录
专家呼吁:避免重复检测新冠病毒,不确诊不应影响治疗 | 117三人行
专家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 | 117三人行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能从抗击非典中汲取什么经验?
疫情或再度来袭,医生能罩住我们吗?
祁海详解新冠病毒免疫反应,颜宁、张文宏、曹彬等专家齐聚头脑风暴
哪种消毒液对冠状病毒有效?| 117三人行
体温变低了?看看你是不是涂了化妆品
“死神”蝙蝠是如何与病毒共舞的?
全球遭遇新冠检测难题,多国专家联合支招
警惕!不应过度解读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莫被误导!准确理解新冠病毒可能分为两种类型,且在暴发早期就已并存
除了紫外线,这些光也可以杀死病毒
全世界只有少数实验室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它们长这样
传播力胜过SARS,需要担心新冠病毒变异吗?
炎症风暴:人体免疫系统,是怎样反噬自身的?
给你的生物网课加点料:世界最大冷冻电镜基地给青少年的7个科普锦囊
中国结构生物学家发力:揭示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瞬间
西湖大学团队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受体的空间结构
以史为鉴:也说新冠肺炎的血浆疗法
有抗体就能清除病毒吗?认识抗体的复杂性
宅在家里不动,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病毒,那条静止的河流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专家教你告别阴谋论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和传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Remdesivir到底是不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神药”?
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肯定会研制成功?
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为何还没研发出来?
权威观点: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新药开发为啥那么难?
中间宿主亟待确定!武汉病毒所确证新冠病毒极大可能源自蝙蝠
比起流感,为什么全世界更害怕新型冠状病毒?
- 明白了口罩的核心材料有多难造,你就知道怎么判断假口罩了
- 肺炎恐慌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6个心理防护方案
- 世卫组织建议:如何在家护理疑似新冠感染者?附正确的打喷嚏、洗手方法 | 摸象记
- 病毒来袭,科学家告诉你这样选口罩 | 117三人行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1 数理史上的绝妙证明:费马大定理 | 贤说八道
2 梦中能做数学题吗?
3 那些让学术名流刻骨铭心的数学题
4 1 + 1 = 2 ?| 众妙之门
1 天才与良知——那个尖锐的物理学家泡利|泡利诞辰120周年纪念
2 开学第一课,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对你说
3 痴迷马拉松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程亦凡
4 谷歌“量子霸权”核心人物:我为什么从谷歌辞职?
5 开棺验尸:各国到底何时起出现新冠病毒感染 | 117疫情观察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话题: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