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都说虎父无犬子,艺术天才父亲的光环是很耀眼,但作为大师之子,小利皮并不逊色(参见《他亲笔签名的画,却曾长时间被认为出自达·芬奇之手 | 艺海拾真》)。爹画出了最美圣母像,那他呢,不仅画出最美报喜天使,而且创作出很多不乏新意的作品,开启新的时尚潮流。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斯特罗奇小礼拜堂正墙的装饰璧画上引入了表现雕塑的素描绘画这一革命性的尝试,启发了后来闻名世界的大师拉斐尔。
 
撰文 | 张羿
 
1 卡拉法小礼拜装饰项目与美第齐家族政治
 
1478年4月26日,在佛罗伦萨突发的帕奇政变中,城市领袖洛伦佐·德·美第齐(Lorenzo di Piero de' Medici,1449年-1492年,史书中通常称其为Lorenzo il Magnifico,意为伟大的洛伦佐,傅雷先生将其译为豪华者洛伦佐)侥幸逃过一劫,但其弟朱利亚诺·德·美第齐却遇刺身亡。危机过后,洛伦佐开始了家族权势的重新布局,其最重要策略就是加紧在罗马教廷获取权势,包括为其二儿子乔万尼·德·美第齐(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1475年–1521年,即后来的教皇列奥十世)谋取红衣主教的职位(注:红衣主教,Cardinalis,又译为枢机主教,是罗马天主教中的最顶级教士,他们有权选举教皇并同时还可被选为教皇,因此有着教廷亲王的称号。在15世纪,红衣主教的数目只有24人。)。1484年与美第齐家族敌对的教皇希克斯图四世(Pope Sixtus IV)去世后,洛伦佐加快了行动步伐。虽与新任教皇英诺森八世(Innocentius VIII)有着亲密的私人友谊,但洛伦佐的这一努力遇到了红衣主教奥利维耶罗·卡拉法(Oliviero Carafa, 1430年–1511年)的强力反对。当时乔万尼才十三岁,无论受过多好的人文主义教育,很难让人相信他能胜任如此高的教廷职位。
 
奥利维耶罗·卡拉法出自当时的拿波里王国内一个显赫的贵族之家,是圣·托马斯·阿奎那的信徒,也是教皇国杰出的国务活动家,1467年,37岁的他因对教会的贡献而升成红衣主教,后被任命为教皇国海军上将,率领包括威尼斯共和国海军在内的联军在地中海与土耳其海军进行制海权的争夺战,并在士麦那(Smyrna, 即今天土耳其的İzmir)海战中取得了胜利。他曾三次被推举为教皇候选人,但因不谙教廷内的宫廷政治而未当选。在当时的教庭中,他以清廉质朴且信仰坚定而著称。与同时代的许多权贵一样,他热衷于赞助艺术并对古典学有着深刻研究。
 
豪华者洛伦佐不愧是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与外交家,在得知卡拉法买下了罗马城内密涅瓦神庙遗址圣母大教堂(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中的一个小礼拜堂作为其家族礼拜堂时,洛伦佐立刻派小利皮前去拜访红衣主教卡拉法,并希望小利皮能得到装饰小礼拜堂的项目。此时为1488年,小利皮三十岁左右,对于为小礼拜堂绘制大型壁画来说,可谓是非常年轻。小利皮本人在见到这位红衣主教后,以自己的绘画技艺与对古典艺术的学识征服了赞助人并获得了这一薪酬丰厚的项目(图1和图1a)。不仅如此,不知是小利皮打动了这位红衣主教还是洛伦佐有什么信件起了作用,这位以刚直著称的教会精英转而支持乔万尼·德·美第齐成为红衣主教,正是这一立场的转变,才有了后者于1488年13岁时被教皇任命为红衣主教,尽管由于年龄的限制,他还要等到1492年才可以带上红帽子正式履职。
图1 小利皮,卡拉法小礼拜堂西南两面墙上的湿壁画,1488-1490年绘制,位于罗马密涅瓦神庙遗址圣母大教堂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a 卡拉法小礼拜堂东南两面墙,东面墙为较晚制作的教皇保罗四世墓葬雕塑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卡拉法天使报喜(图1b)不仅描绘了上帝之子将化身基督降生人间为人类赎罪,而且同时还通过画面右边穿黑袍的圣·托马斯·阿奎那将跪在地上的卡拉法红衣主教介绍给童真女玛丽娅的情形来展示出圣母在人类寻求救赎的过程中作为联接上帝与人类的中间代祷者的重要作用。小利皮的构图创意应该来自他父亲的同题材作品(图1c),在图1c中利皮将两位跪着的赞助人画在了右下角。小利皮创造的此画中无论是圣·托马斯·阿奎那还是卡拉法红衣主教的造型都更具创意且更接近现实生活,让人觉得画内的故事就发生在某个房间之中,画家在此毫无疑问超越了他的父亲。画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大天使嘉薄礼埃(图1d和图1d-1)在头顶上方的圣灵引导下从天庭飞下,其脚尖刚刚触碰到地面,他手持一枝百合花,抬起头来正望着圣母,其身后暗黑色调与面庞的颜色形成强烈反差,再与柔美的金发加在一起,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一形象毫无疑问是罗马最美的报喜天使之一。
图1b 小利皮,《天使报喜》与《圣母升天》,湿壁画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c 菲利普·利皮,《天使报喜》,木板蛋彩,约1445年,高153厘米,宽144厘米,现陈列于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d 小利皮,《天使报喜》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d-1 小利皮,大天使嘉薄礼埃,《天使报喜》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天使报喜图的上部与左右两边共同构成了一幅圣母升天图(图1b和图1e),它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圣玛丽娅在结束尘世生活后灵魂与身体一起升入天堂的神学观点。小利皮在此画作中的众多人物都富于动感且充满张力,他们有机地结合成为一幅极其激动人心的画面,其中最吸引笔者的是环绕在圣母周边演奏各种乐器的天使(如图1e-1和图1e-2),他们神态各异且身体造型极富张力,这些形象应受到了北部意大利画家莫洛佐(Melozzo da Forli)在梵蒂冈中绘制的系列天使形象的激励与影响(如图1e-3)。莫洛佐的壁画只有一些残片保存下来,但小利皮绘制的天使多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莫洛佐作品的魅力与其所产生的影响力。
图1e 《圣母升天》(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e-1 小利皮,天使,《圣母升天》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e-2 小利皮,天使,《圣母升天》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e-3 莫洛佐,天使,湿壁画,约1480年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小礼拜堂的天顶由装饰花边由带钻石的戒指、无叶藤蔓、棕榈叶与打开的书籍等图案组成,其中钻石戒指图案来自美第齐家族的印章,它们与卡拉法家族的族徽一起,告诉人们此小礼拜堂壁画来自这两个重要家族的交流与努力。族徽与装饰花边将天顶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都绘制了一位女先知(如图1f)。这些犹如真人的女先知造型不仅极其优雅,而且展示了画家对人体解剖学的准确把握,小利皮在此很有可能参考了佛罗伦萨艺术家安东尼奥·波莱奥罗在罗马制作的教皇希克斯图四世的墓碑上的女性寓意浮雕(图1f-1)。
图1f 小利皮,《德尔菲女先知》,湿壁画,卡拉法小礼拜堂天顶壁画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f-1 安东尼奥·波莱奥罗,哲学之象征,教皇希克斯图四世墓碑(局部),青铜雕塑,1484-1493年制,现陈列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 菲利普·斯特罗奇小礼拜堂
 
1466年,佛罗伦萨共和政府赦免了斯特罗奇家族参与反对老柯西莫·德·美第齐的政变罪,菲利普·斯特罗奇(Filippo Strozzi,1428年-1491年)因此从流放地拿波里返回佛罗伦萨定居。作为一位非常成功的银行家,菲利普与许多欧洲权贵有着很好的私人友谊,因此立刻成为佛罗伦萨政治与文化生活的重要角色,他不仅为豪华者洛伦佐提供顾问与咨询,而且还是重要的艺术赞助人。他在佛罗伦萨赞助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在新圣母玛丽娅大教堂中委托小利皮为他买下的小礼拜堂绘制系列壁画并进行各项装饰,这一项目始于1487年,因小利皮在1488-1490年间为卡拉法小礼拜堂绘制壁画而中断了一段时间,但从1490年代开始,小利皮重新回到佛罗伦萨并最终于1502年最终完成了这一小礼拜堂的所有工作(图2)。
图2 菲利普·斯特罗奇小礼拜堂,位于新圣母玛丽娅大教堂,其中湿壁画与马赛克花窗由小利皮于1487-1502年完成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小礼拜堂专门献给圣·菲利普(St Philip)和福音书作者圣·约翰(St John the Evangelist),因此这里的湿壁画都与此内容相关。整个小礼拜堂中最能代表画家成熟期作品特征的应该是《圣·菲利普从希拉波利斯神庙驱逐恶龙》(San Filippo scaccia il dragone dal tempio di Hierapolis)(图2a)。
图2a 小利皮,《圣·菲利普从希拉波利斯神庙驱逐恶龙》,湿壁画,1487-1502年绘制,现陈列于佛罗伦萨新圣玛丽娅大教堂内菲利普·斯特罗奇小礼拜堂内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圣·菲利普从希拉波利斯神庙驱逐恶龙的故事取材于记录基督教圣人与殉教者的著作《黃金传說》(Legenda aurea),作者雅可布·德·佛拉金(Jacobus de Voragine,1230年-1298年)于1267年完成了这部著作。据此书记载,耶稣的门徒圣·菲利普(San Filippo,又译为圣腓力)在斯基提亚(Scythia)传教时被异教徒囚禁后带到古罗马战神的神殿前强迫其向这位非基督教的神献祭时发生的故事。正当祭祀活动即将开始时,突然从战神雕像基座的底部冲出了一条带着瘟疫的恶龙,他呼出的致命毒气熏死了祭司的儿子,即图2b右边一组人物中被身穿土耳其或阿拉伯服装架住的金发年轻人,我们在画中最右边还可以看到带着熊皮帽子的黑人,据说他曾是圣·菲利普的奴隶,此时已被圣·菲利普解放,有人说他左边棕色头发的年轻人是小利皮的自画像,再往左边有一位非常引人瞩目的带土耳其式帽子的人物,据说这一形象来自画家访问威尼斯时见到的异国人物。我们在画面左边的一组人物中也可以看到被恶龙放出的毒气熏得捂上口鼻的人物以及其它各种人物的表情。这些异教徒对恶龙束手无策并担心被毒气熏死,他们请求圣·菲利普的帮助,圣徒告诉他们应该拆毁异教的神殿后,命令毒龙去荒野中属于它的地方,毒龙听从圣·菲利普的告诫而离开后,圣·菲利普救治了受毒气感染的人们,并用法力让死者复活(图2c)。我们在画面的右上方可以看到肩扛十字架的耶稣,正是他使得圣·菲利普获得了法力。此画表现的是基督教对古代罗马宗教的胜利,它带有反文艺复兴的意味,是1494-1498年间萨万那罗拉牧师统治下的天主教神权共和国反人文主义宗教运动在艺术上的反应。
图2b 小利皮,《圣·菲利普从希拉波利斯神庙驱逐恶龙》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2c 小利皮,《圣·菲利普从希拉波利斯神庙驱逐恶龙》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虽然在古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基督教最终取代了传统罗马宗教;但在经历了数十年人文主义运动洗礼后的十五世纪末期,萨万那罗拉领导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政府真能扑灭以恢复古罗马文化为动力的文艺复兴运动吗?历史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即便是在小利皮的《圣·菲利普从希拉波利斯神庙驱逐恶龙》这幅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画家引用了大量的古罗马艺术元素,最明显的是画中战神祭坛的造形源于奥古斯都时代建造的战神祭坛(Temple of Mars Ultor),而战神基座的造型则来自古罗马烛台基座(如图2d)。小利皮绘制此画时引用了大量的古罗马时代的装饰元素,甚至有些炫耀地表现自己对古代罗马装饰艺术的广博知识。在瓦萨里的小利皮传记中,这位西方艺术史学的奠基人对包括此画在内的斯特罗奇小礼拜堂壁画中引用的众多古代罗马装饰细节表示了深深的折服。
图2d 烛台基座,古罗马雕塑,公元前后,现陈列于巴黎近郊的尚蒂伊市孔代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我们可以在小礼拜堂的正面马赛克玻璃画及其周边的装饰性壁画中更清楚地看到瓦萨里指出的这一点(图2e)。也许今天的人们在观看这些充满了装饰细节与符号的绘画时会感到有些过于琐碎繁复甚至难于理解,但从瓦萨里的评论以及十六世纪甚至之后的艺术发展来看,小利皮的这一绘画特征开启了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其影响甚至渗透到后来几个世纪的装饰艺术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斯特罗奇小礼拜堂正墙的装饰璧画上引入了表现雕塑的素描绘画(图2e-1和图2e-2),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尝试,它启发了拉斐尔在《雅典学院》中画上了一对米开朗基罗风格的雕塑,而在拉斐尔设计的长廊(Logge di Raffaello)中更是大量引入了各种古典主义雕塑素描作为装饰元素。
图2e 小利皮,菲利普·斯特罗奇小礼拜堂正墙马赛克窗户与湿壁画装饰,1487-1502年,位于新圣母玛丽娅大教堂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2e-1 小利皮,仁爱,菲利普·斯特罗奇小礼拜堂正墙湿壁画装饰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2e-2 小利皮,忠诚,菲利普·斯特罗奇小礼拜堂正墙湿壁画装饰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3  《三王朝拜》
 
小利皮的这幅《三王朝拜》(图3)完成于1496年,是其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为佛罗伦萨斯克配托区的圣·多纳托修道院(Chiesa di San Donato in Scopetoo)绘制的,其目的是取代达·芬奇在1480年代初因前往米兰而未完成的同名画作(图3a)。因是达·芬奇未完成画作的替代品,许多文献中通常会强调它所受达·芬奇画作的影响,任何熟悉文艺复兴历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小利皮画中绘制的美第齐家族成员,因此不得不承认小利皮在这幅画中从波提切利的同名作品中得到了某种启发(图3b)。在笔者看来,如果认真观察这一作品,小利皮应该是充分理解了15世纪下半期佛罗伦萨画派所绘制的数幅同名画作,并将其融会贯通而创作了这幅作品。如果认真观看小利皮画中那细腻的远方风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兰德斯画派对他的影响。与洛伦佐时代的几幅著名同名画作相比,小利皮这幅画作的整体布局显得略为有些过于紧凑,它与绚丽的色彩一起形成了充分地外向张力,似乎可以让观众充分感受到耶稣降生给人类所带来的获得救赎的希望。
图3 小利皮,《三王朝拜》,木板油画,1496年,高258厘米,宽243厘米,现陈列于乌菲齐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3a 达·芬奇,《三王朝拜》,木板油画,1481年,高246厘米,宽243厘米,现陈列于乌菲齐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3b 波提切利,《三王朝拜》,蛋彩木板画,约1476年绘制,高111厘米,宽134厘米,现陈列于乌菲齐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小利皮在此画中绘入了一组美第齐家族旁支的人物,其中包括著名的“平民乔万尼”(Giovanni il Popolano)(图3c),他是一位共和主义者,在伟大的洛伦佐去世后,因反对皮耶罗·德·美第齐的独裁统治而被流放,1494年皮耶罗的统治被推翻后他返回佛罗伦萨并成为共和国重要的外交家,在出使佛利(Forlì)时与当地领主、意大利女豪杰卡特琳娜·斯福尔扎(Caterina Sforza)自由恋爱结婚,后者出自米兰的斯福尔扎家族,是独霸一方的女伯爵。他们的儿子黑条乔万尼(Giovanni dalle Bande Nere)后来成为15世纪初意大利最重要的军事将领,正是这个儿子的儿子,即托斯卡纳大公柯西莫一世·德·美第齐(Cosimo I de' Medici,Grand Duke of Tuscany,1519年-1574年),成为美第齐世袭王朝的创立者。画中平民乔万尼右边身穿红袍并正被侍从摘下头上王冠之人是其哥哥洛伦佐(Lorenzo di Pierfrancesco de' Medici),他是政治家与银行家,他最为人们所记住的是他赞助了波提切利的《春》与《维纳斯的诞生》等旷世名作。
图3c 小利皮,平民乔万尼,《三王朝拜》局部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4 古典永恒
 
最后,简单介绍一幅小利皮在其艺术成熟期绘制的古典题材画作(图4)。因为此画原始记录已失传,我们今天很难判断这幅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艺术史学家认为其主题为音乐之象征,因为画中有许多古典神话中有关音乐的象征性符号,如造形奇特的里拉琴、排箫与猎号。但今天人们更倾向于认为画中女子是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诗缪斯伊拉托(Erato),她用金色皮带牵引的天鹅可被释为美妙歌声的象征;天鹅也可被视为宙斯的化身,在希腊神话中,他变成天鹅获取了丽达(Leda)的爱情,画中的两个带翼孩童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也许正是这后一种解释激发了达·芬奇的灵感,后者在1504年开始创作他的《丽达与天鹅》,该画原作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在此放上一幅同时代画家临摹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图4a)。
图4 小利皮,《音乐之象征或爱情诗缪斯伊拉托》,木板蛋彩画,约1500年,高61厘米,宽51厘米,现陈列于柏林国家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4a 伊佑·索多玛临摹的达·芬奇画作《利达与天鹅》,木板蛋彩画,约1510-1515年,高112厘米,宽86厘米,现陈列于意大利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Galleria Borghese)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萨万那罗拉政教合一的神权政府被推翻后,佛罗伦萨再次回归共和体制,宽容的政治导致了以古典文化为基石的人文主义再次回归,城中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艺术家将文艺复兴带入了高峰期,小利皮的这一作品毫无疑问是对这一特殊的艺术繁荣时期的诗化写照与歌颂。
 
作者简介
 
张羿,艺术史研究者,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钟表与古乐器部顾问,法国摆钟艺廊顾问,广东省钟表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也是数学家、逻辑学家。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389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