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辑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一种过去未知的病毒席卷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正如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评论所说,这一年仍然产生了许多有新闻价值的科研进展。12月14日,《自然》公布了2020年度的十大科学发现。其中,有5项重要发现来自生物医学领域。
 
图片来源:123RF
 
缺少干扰素导致新冠重症
 
干扰素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抗病毒信号分子。9月,在线发表于《科学》的两篇研究论文表明,不同因素导致的干扰素缺乏,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近千名重症新冠患者的血液样本,发现10%的患者体内有一种“内鬼”抗体,会针对人体天然产生的1型干扰素发起攻击。引人注意的是,此类抗体多出现在老年男性中。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有3.5%的重症患者,在与1型干扰素有关的8个基因上,带有某些突变,导致基因产物无法合成或应答干扰素。
 
这些发现为临床治疗COVID-19提供了评估预后、完善疗法的重要意义。
 
“激杀”潜伏的HIV病毒
 
导致艾滋病的病毒HIV能长期“潜伏”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几乎不转录,以此逃脱免疫系统的识别。这些潜伏病毒成为了目前根治艾滋病的主要障碍。
 
《自然》1月同期发表的两项研究,展示了用shock-and-kill策略破解HIV潜伏的重要进展。这种策略先通过增强病毒基因表达激活(shock)HIV,使被感染的细胞被免疫系统识别,然后一举杀死(kill)它们。
 
其中一项研究中,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科学家利用了药物AZD5582,通过激活非经典NF-κB通路促进HIV基因表达。另一项研究中,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科学家结合了两种免疫干预措施,先通过抗体疗法耗竭CD8+淋巴细胞,再使用药物N-803强烈激活信号分子白介素-15。
 
激活并杀死潜伏HIV的两种方法丨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自然》评论,在小鼠和恒河猴等动物模型上,这两种干预手段对潜伏病毒的破坏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强烈的,并且可重复。这些研究展示了用药物逆转病毒潜伏的概念和技术挑战,以此为基础,科学家们将继续探索这种策略应用于治疗的潜力。
 
冷冻电镜突破原子分辨率
 
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是解析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一种有力方法(可参考返朴文章《结构生物学的下一个突破:cryo-ET》)。得益于技术和算法方面的进步,自2013年以来,cryo-EM引起了一场分辨率革命。结构生物学家得以更直接地观察大分子的细节,从而理解三维结构如何赋予大分子生物功能。
 
今年10月,《自然》同期发表的两项研究中,来自欧洲的两支研究团队依赖硬件改良,进一步突破了cryo-EM在分辨率上的限制,获得了迄今最清晰的图像:首次确定蛋白质中单个原子的位置。
使用cryo-EM绘制单个原子图,其中单个原子显示为球形,蓝色网格代表冷冻电镜密度数据丨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Credit:Mark Herzik
 
CRISPR技术破解挑食之谜
 
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9的问世,让科学家有了全新的手段来探索长久以来观察到的生命现象。
 
例如,动物学家注意到,相近的物种对食物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喜好。常见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我们一样喜爱香蕉等香甜的水果,但来自印度洋塞舌尔群岛的一种果蝇Drosophila sechellia,唯独钟情于一种叫诺丽果(Morinda citrifolia)的臭果子——因为气味难闻,也被称为“呕吐果”。
 
借助CRISPR-Cas9,研究人员探查了果蝇挑食背后的神经基础和遗传变化。他们发现,有一类表达气味受体22a的感觉神经元在Drosophila sechellia中格外丰富,比他们分析的其他果蝇都多,并且证明了这类神经元正是它们品味与众不同的关键原因。
 
图片来源:123RF
 
“过去我们观察到了动物行为的无数变化,而在新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遗传工具精确靶向各种生物的神经系统进行改变,结合两种资源,我们可以了解大脑如何进化,塑造出复杂的行为。”《自然》的评论文章总结。
 
打破物质-反物质的镜像对称性
 
根据日本神冈地下探测器“捕捉”到的中微子,日本T2K中微子合作组在4月发表《自然》封面文章,提供了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起源的首个证据。
 
位于地底深处的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丨图片来源:参考资料[5];Credit:Kamioka Observatory/Institute for Cosmic Ray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Tokyo
 
南极臭氧层持续恢复
 
1980年代,人们发现南极上空的春季大气中出现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全世界因此缔约《蒙特利尔协定书》及其后续修正案,禁止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2020年3月发表在《自然》的一篇报告指出,这一举措带来了臭氧层恢复迹象,臭氧空洞在南半球导致的大气环流变化也有所停顿。
 
史前遗址中的人类乱伦证据
 
爱尔兰久负盛名的Newgrange墓已有5000年历史,科学家利用古DNA测序手段,分析了其中埋葬的一些人类遗骸,意外发现一名男性为兄弟姐妹乱伦或亲子乱伦所生。研究团队推测,乱伦社会禁忌或许被相关贵族作为维持血统的一种策略。
 
寻找快速射电暴的起源
 
11月同期发表在《自然》上的三篇论文确定了一个快速射电暴在银河系内的起源。多个卫星及地面望远镜探测到的无线电波的明亮脉冲显示,它们来自银河系内的一颗磁星(拥有极强磁场的中子星)。这是第一个检测到无线电波以外辐射的快速射电暴,也是首个在银河系中被发现的快速射电暴。
 
用卫星数出地球上的每一棵树
 
研究人员分析了覆盖西非地区超过130万平方千米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绘制出了约18亿棵树的树冠位置和大小。《自然》评论,这一研究成果让地面遥感领域即将迎来根本性飞跃。
 
压力山大,头发变白
 
在《自然》公布的年度10大科学发现中,有一项是其“新闻与观点”栏目中在2020年最受读者欢迎的研究报道。
 
在这项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为我们揭示了为什么压力会催生白发。毫无疑问,2020年,是很多人倍感压力山大的一年……
图片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Interferon deficiency can lead to severe COVID.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070-1
 
[2] Reactivation of latent HIV moves shock-and-kill treatments forward.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010-x
 
[3]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reaches atomic resolution.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
 
[4] How a fly came to love the vomit fruit.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535-1
 
[5] Matter–antimatter symmetry violated .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000-9
 
[6]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have paused a jet-stream shift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787-x
 
[7] Incest uncovered at the elite prehistoric Newgrange monument in Ireland.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655-4
 
[8] A fast radio burst in our own Galaxy.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018-5
 
[9] Satellites could soon map every tree on Earth. Retrieved Dec. 15, 2020,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830-3
 
[10] Bing Zhang et al., (2020) Hyperacti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es drives depletion of melanocyte stem cells.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20-1935-3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术经纬”。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358篇文章 6小时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