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经济对城市意味着什么?

「选题人」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经济地理一直是很有趣的经济学话题。著名城市经济学家Richard Florida最近撰文评论布鲁金斯学会都市政策项目发布的AI报告,分享了其关于AI对美国不同城市影响的看法。
撰文 | Richard Florida
翻译 | 陈紫安
审译 | 王梓诚
来源 | 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
黄昏时分的硅谷鸟瞰图。旧金山湾区仍是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唯一的主导者丨摄影:Smith Collection/Gado/Archive ...
「选题人」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经济地理一直是很有趣的经济学话题。著名城市经济学家Richard Florida最近撰文评论布鲁金斯学会都市政策项目发布的AI报告,分享了其关于AI对美国不同城市影响的看法。
撰文 | Richard Florida
翻译 | 陈紫安
审译 | 王梓诚
来源 | 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
黄昏时分的硅谷鸟瞰图。旧金山湾区仍是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唯一的主导者丨摄影:Smith Collection/Gado/Archive ...
在艺术家试图用图像的方式在平面上创造空间和三维形式的错觉时,射影几何学(Projective geometry)就诞生了。数学上,射影几何是研究关于射影变换不变下的几何性质的专门学问。而它在物理上还展现了特别的意义,从狭义相对论用四维时空所描述开始,到晶体结构以及通向量子引力的路径上等等,这项在19世纪蓬勃发展的学问至今仍焕发着生机。
《时空投影:第四维在科学和现代艺术中的表达》作者托尼·罗宾是当代著名艺术家,四维几何...
撰文 | 张羿
伟大的国家将其自传写成三部书稿:事迹书、语言书与艺术书。我们无法理解其中任何一部,除非我们阅读其它两部。但在这三部书稿中,唯一值得信赖的是最后一部。
——约翰·拉斯金
1、路易十五时代及其时钟概述
路易十五(Louis XV, 1710年-1774年)是路易十四的曾孙,其祖父为路易十四长子,大王太子路易(Louis, Grand Dauphin,1661年-1711年),父亲为勃艮第公爵路易(Louis,Duke of Burgundy,1682-1712年,小...
想探测到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并非需要超级巨大的探测器。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自己在家就能搭一个简易的探测器——可以观测到那些来自遥远宇宙的粒子的运动轨迹。
撰文 | 刘航
你是否有为孩子做科学实验的困扰?现在有机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班里最靓的仔。自己动手,来一把粒子物理探测实验,用不太复杂的操作就能看到基本粒子在客厅中穿梭的径迹!
虽然用肉眼看不到,但基本粒子作...
撰文 | 李芸、胡珉琦、张文静
近日,取材于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功勋》热播,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收获一致好评,弹幕里打出的是“泪目”“最可爱的人”“那个年代的科学家不容易”,豆瓣评分高达9.1。
在《功勋》8个单元剧中,《无名英雄于敏》《黄旭华的深潜》《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讲述的是科学家的故事。
塑造的这5位科学家形象真实吗?他们的故事能让观众共情吗...
上一期《美国人最恐惧的病毒,疫苗研发失败了 | 丧钟何时鸣响(1)》讲到,人类对脊灰病毒发起的第一次反击失败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第一支安全有效的脊灰疫苗终于问世,试验结果报告会盛况空前,万众欢呼。一支疫苗,将要改变多少孩童的命运,又影响了多少研究者的一生……
撰文 | 何笑松(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退休教授)
0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科尔默和布罗迪的脊灰疫苗临床试验失败之后...
科学家正在研究机械力在人体中的作用——从胚胎到成年。
原文作者 | Amber Dance
生命的最初,一个胚胎不分前后、头尾,就是一团简单的细胞。但很快,平滑的细胞团开始改变,液体聚集到细胞团中央,细胞像蜂蜜一样流动,占据它们在未来身体中的位置。细胞层像折纸一样折叠,构建出心脏、肠道和大脑。
如果没有挤压、弯曲和拉拽力使发育中的动物成形,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即使成年以后,其细胞也会继续对彼此之间...
受访人简介
丁奎岭,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主要从事基于有机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发展了具有特色骨架的新型手性配体与催化剂。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届日本国际有机化学基金会(IOCF)吉田奖(Yoshida Prize)和德国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等国内外诸多奖项。...
广泛流传的开普勒肖像画,竟然不是开普勒?那他又是谁?
撰文 | 叶凌远
如同所有学科一样,物理学的发展史是由一个个物理学家书写而成的。为了更生动地展现这段历史,在物理学教科书或科普文章中我们通常能看到许多物理学家的肖像或照片:有顶着一头茂密卷发的莱布尼兹和牛顿;有在镜头前吐露舌头飞扬发丝的俏皮爱因斯坦;有在实验室一袭黑衣严肃认真的玛丽·居里;还有被许多学习物理的学生“顶礼膜拜”的索尔维会议的...
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和时间编织而成的四维时空中,可是在精确的意义上,维度到底是什么?更高维度的时空意味着什么?不同维度之间是否存在难以突破的壁垒,还是有着深刻联系?非整数维度是什么样子?
撰文 | Maggie Chiang
翻译 | 潘佳栋
审校 | 梁金
维度的概念乍一看似乎很直观。瞥一眼窗外,我们可能会看到落在纤细的旗杆上体验零维空间的乌鸦,被限制在一维电话线上的知更鸟,在二维地面上自由移动的鸽...
拉尼娜(La Niña)已经形成
最近网上不少人讨论今年是冷冬的问题,原因是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出现了拉尼娜(La Niña)现象,并且因为去年冬天也是拉尼娜,今年连续出现,所以我们国家温度偏低,还会冷得更严重。
国内外多个气候预测系统预测今年冬季拉尼娜现象形成,数据来自http://www.bom.gov.au.
拉尼娜连续两个冬天出现?这事儿其实很常见
拉尼...
识数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技能,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认识数字和发展数学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石。可是最为生物界的一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识数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吗?动物会数数吗?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对于数字利用的能力广泛存在于动物界。这些基于观察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比大小甚至对于抽象的0,动物都有与生俱来的意识。但动物究竟有怎么样的数学或其他智力能力,我们仍了解太少。
撰文 | 皮卡龙妙蛙
1. “人类语...
刚刚过去的10月24日是世界脊髓灰质炎日。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曾经几代人恐惧至极的魔鬼,因病致死、致残的孩童使无数家庭陷入悲惨的境地。如今,经过科研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不懈努力,野生脊灰病毒几乎已不见踪影,但疫苗所引发的病毒突变仍是笼罩在人类头上的阴云。我们何时能像灭绝天花病毒那样,敲响脊灰病毒的丧钟?《返朴》特刊连载系列《丧钟何时鸣响》,讲述人类与脊灰斗争史的跌宕之旅。
撰文 |...
报道 | 药明康德
注:本篇采访首发于2019年,有关药明康德的描述仅反映采访时的情况
古往今来,人类对梦想的描画,总少不了阳光与春色。而从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远古的地球,到如今缤纷绚烂的生态圈已然蔚为壮观,暗藏于光反应之中的能量,始终与微生物、绿叶、土壤、海洋和大气相伴。源自恒星核聚变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动物视野中的奥妙乾坤,更成就了以光合作用为基石的生态系统。
19世纪以来,光合作用的反应步骤...
来源:Max Pixel
撰文 | Ahmed Elgammal(罗格斯大学艺术与AI实验室主任,教授)
编译 | Måka
1
1827年,当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去世时,他的代表作之一《第九交响曲》发表还不到三年。
1817年前后,伦敦皇家爱乐协会委托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和《第十交响曲》。到了1824年,他完成了《第九交响曲》,它的结尾就是耳熟能详的《欢乐颂》。
随后,贝多芬开始着手...
小小的种子左右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肉豆蔻与胡椒的香气,激发了人类探索的欲望,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爪哇黄瓜种子的薄膜飞翼,启发了人类的灵感,设计出杀伤力十足的隐形轰炸机;中东小麦影响了几个国家的生存和命运,棉花籽揭开了近代工业革命的序幕……今天要讲的谋杀案,也彰显着种子的胜利。
本文经授权节选自《种子的胜利》(中信出版社),标题为编辑所加。
撰文 | Thor Han...
时间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讲座题目: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以及脆弱性:一种哲学分析
主讲人介绍:
迈克尔·韦斯伯格(Michael Weisberg)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目前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同时是国际著名科学哲学期刊Biology & Philosophy的主编。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度理想化的科学模型以及模拟技术在帮...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本文是丘成桐院士于 2021 年 10 月 22 日在东南大学健雄书院揭牌及数学学科创建百年庆祝活动上演讲的讲稿。
撰文 | 丘成桐
今天很荣幸地在东南大学的吴健雄学院讲几句话,一方面也纪念东南大学成立数学学科的百年历史。东南大学在中国学术...
用数学和物理学从本质上描述我们的大脑构造可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真的无法了解大脑吗?在神经科学方面,曾经轰动全球的“蓝脑计划”虽然至今未能复制大脑,但科学家重建了部分大鼠的模型,而数学家发现,拓扑学在了解神经元组成的网络方面,起到了神奇的作用。
撰文 | Rachel Thomas
翻译 | 张和持
2021年6月,欧洲数学大会(ECM)在斯洛文尼亚召开。在开幕第一天的最后,Betül Ta...
撰文 | 清华气象爱好者协会
审核 | 林岩銮(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
听说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太物理”?
10 月 5 日,20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正式揭晓,其中一半授予两位气候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对全球变暖进行可靠预测”。
这一颁奖结果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了一场小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