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让这个春节有些特别。截至目前,除了尚未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西藏自治区外,所有发现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疫情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减少外出,让自己和家人避免感染,就是每个人对疫情防控的最大贡献。
 
宅在家里能干点什么?广大小伙伴们或许可以摆好水果零食,把收藏已久却没时间追的剧,拿出来好好温习一下哦。
 
《良医》
豆瓣评分:9.1
 
这是一部在2019年末火起来的美剧。在被无脑爱情剧霸屏的时代,《良医》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值得看的良心好剧。
 
这是一个天才却自闭的外科医生的成长史,也是一部所有外科住院医生都似曾相识的成长史。在这部剧里,每一个医生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个人都在学习,每个人都在成长。
 
他可能刚刚被表白,但对方却感染肺炎即将死掉,你什么都做不了,还依旧要平静心态继续救人。
 
他可能当了一辈子神经外科医生,但却得了晚期癌症,做了手术后,癌症复发,你无法挽救自己,却可以开个小诊所,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继续行医。
 
他可能正在努力学习正常人的生活,却被一个坏掉的灯泡打破幻想,发现自己依旧是一个自闭症。但依旧还是会去尝试感知常人的情感,不放弃学习常人的沟通方式,只为更好地和患者沟通。
 
渡人渡己,医者自医。
 
“The Good Doctor” ,他们用行动在诠释:只要坚定信念,我们可以与一切对抗,包括自己。
 
《人间世》
豆瓣评分:9.6
“2015年,我经过医学规范培训后,开始在瑞金医院蹲守采访。为了能够在手术室进行拍摄,我们按照手术室要求,给拍摄器材量身订制了防菌服。这是我第一次上手术台观看主刀医生现场手术。病人连接心脏的主动脉被手术刀剪开后,我没有经验,不知道躲避,血压大到几滴血溅到我的脸上来。”
 
这是新闻纪录片《人间世》第一集《救命》片头的一段拍摄者的讲述。很平实,却能打动人。这可能就是这部聚焦医患关系的纪录片很火的原因之一,它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了非常惊人的9.6分。诚如这部纪录片的推介语所说的,“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因此,《人间世》里为我们展现了一批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医生。但推荐这部纪录片的原因在于,它用一个个命悬一线的生死故事,试图告诉观众,医学还不完美,也许永远不会完美,请接受它有些时候的无能为力。
 
《妙手仁心》
豆瓣评分:8.5
主线是医生群体的爱情故事,但更重要的隐线是一群专业人士的职业精神和温情,让观众有了对“中产阶层用专业实现体面”的想象。
 
《妙手仁心》在香港医管局的指导下拍摄,剧中多次出现急救病人的场面,跟足程序、分工明确、技术娴熟。无论是急症科、脑外科、妇产科的医生,还是普通护士,都在一个个病例中呈现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都不卑不亢,显得格外有魅力。
 
例如男主之一,为可能是虐杀好朋友妹妹的凶手做手术,仍然遵循职业道德,抛开仇恨,成功完成手术。
 
而结尾他为女朋友做脑科手术,“如果你爱一个人,会为她做什么?”“我会为她开脑“,成为了一段别致的爱情宣言。
 
《手术两百年》
豆瓣评分:9.4
中国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视野和品质是BBC水准。很多人看过后惊呼:想不到中国也可以拍出这样的片子。
 
片子的口碑比肩《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强国平台曾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在首页推荐,上映不久即获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年度作品”和“最佳编导”奖。
 
央视团队下了血本拍摄此片,前后历时3年,辗转于英美德法等12个国家,采访了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
 
各个环节都是高标配置。脚本由知名医学科普作家李清晨撰写;解说由配音界大神姜广涛担任,他曾为电影《泰坦尼克号》杰克配音,是《琅琊榜》《伪装者》《大鱼海棠》的配音导演;主题音乐特邀中国爱乐乐团演奏。
 
只可惜,才8集,看得不过瘾。
 
《血疫》
豆瓣评分:8.1
《血疫》描绘的是大自然里最无情的杀手——病毒,而且是病毒中的恶魔之王,埃博拉病毒。
 
1989年,埃博拉病毒突然出现在华盛顿郊区一个科学实验室的黑猩猩身上,且当时并没有已知的治疗方法。英勇的美军兽医与一支秘密军事特警队合作,在疫情蔓延到人类之前,她试图阻止,但这却让她陷入了致命危险。
 
据悉,该剧集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的非虚构作品《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被称为“科学类非虚构写作的典范”,曾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也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
 
《实验疗法第一人》
豆瓣评分:9.5
最初因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为这个纪录片讲旁白而看,看完了却感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每一次医学上新疗法和新突破都伴随着漫长的人体临床实验,而第一例人体临床实验永远是最困难的。
 
这个由Discovery拍摄的纪录片就讲述了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0号大楼中,一个特殊的人群——做第一例人体临床实验的医生和患者的故事,10号大楼是全世界最大的专注新药临床研究的医院。每年我们都会看到有新药诞生,将人们望而生畏的癌症逐渐变成可以治疗的慢性病,但我们却很少关注这些新药是怎么来的,又是经过了什么样的临床实验过程。
 
10号大楼是很多患者最后的希望,这里可以将实验室成果转变成新方法第一次用于临床试验,但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未知的,医生和患者要有足够的勇气承担风险,也许和死亡离得太近,片中的他们表现出了惊人的乐观,尤其是一个7岁女孩的笑容,似乎生活的琐碎在死亡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有人奋力一搏,和医生共同创造了奇迹,活了下来,有人经历了很短暂的恢复最后复发去世,每个人都在探索未知绝症的边界,以及用生命和失败的代价换来科学的进步。
 
《滚蛋吧!肿瘤君》
豆瓣评分:7.4
这是一部很特殊的电影。它改编于熊顿的同名漫画,而熊顿本人是一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所以她既是作者,又是原型。2015年电影上映的时候,熊顿已经去世3年,她的年龄定格在30岁。
 
因为漫画原作的基调是乐观的,所以电影也充满了喜剧色彩,但这并没有掩盖它的悲剧内核。电影的前半段,熊顿丢了工作、男友劈腿、身体患病,但她依旧没心没肺,还能花痴自己的主治医生。就在所有人以为她心大到可以无视死亡时,一些点到即止的克制表演,却在不经意间勾起了泪意。
 
有一个场景是,熊顿躺在床上和妈妈聊天,摸着妈妈的嘴唇,她问妈妈,你想知道我的银行卡密码吗,妈妈说不想知道。熊顿噘着嘴说,是你的生日,甚至带着一点撒娇的语气。把一个悲伤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出来,远不如把它包裹在一枚糖衣中,只有当甜蜜的余味还在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显出苦涩。
 
电影的最后,是熊顿的独白,也是她最想留给世界的话——谁都是要死的,在死之前,给这个世界留下点是什么,是活着最大的意义。
 
《实习医生格蕾》
豆瓣评分:8.6~9.3
经典中的经典,医疗剧界的“老友记”
 
2018年9月,《实习医生格蕾》第15季播出,正式成为美剧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情节剧。
 
2019年5月,ABC(美国广播公司)宣布续订《实习医生格蕾》十六、十七两季。同年9月,《实习医生格蕾》第16季播出,豆瓣评分依旧维持8.8分的高水准。
 
我们初识格蕾和她的小伙伴们,还是2005年。他们刚踏出校门,成为西雅图圣恩西医院的菜鸟实习生;他们满腔热血,满怀抱负;他们少年意气、挥斥方遒。然而,现实一次一次冲击着梦想——
 
车祸、坠机、爆炸、枪击、地震、洪流、山体滑坡……面对天灾人祸,至亲朋友的离开,他们感受着为医者的渺小与脆弱;
 
做不完的手术、抢救不完的病患,与家人的矛盾,自我成长的挣扎……他们感受着为医者的疲惫与失落;
 
但是,尽管生命无常,相互的支持、患者的感恩、长者的指引,让大家坚持了下来。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可以在各个领域独当一面的主治医生。
 
这部剧激发了无数人的医学梦想,并有不少人最终走上了从医之路。
 
对于还没有看过这部剧的朋友来说,不用被“冗长”的季数所吓退,因为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医疗故事,有的病例稀奇古怪,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扣人心弦令人揪心。但无论何种故事,其中对话总能让你窥探百态人生,启发哲学思考。
 
这将是一部“长寿”之剧。编剧珊达·莱梅斯早就表态,只要主演Ellen Pompeo不辞演,这部剧就不会有剧终的一日。
 
“Patients may die, but this show never will.”
 
《非典十年祭》
豆瓣评分:9.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推荐这部纪录片,不需要更多理由。希望这一次的疫情防控早日取得成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6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