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同行评审(peer review)制度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同行审议程序,审稿人确定论文的原创性、正确性与重要性,并判定是否值得发表在对应的杂志上。然而,同行评审也存在种种弊端。那么,同行评审可以被抛弃吗?有其他更好的制度可以取代同行评审制度吗?

撰文 | 王善钦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同行评审(peer review)制度是关键环节之一。同行评审的核心任务是帮助杂志编辑确定论文的原创性(originality)、正确性(validity)与重要性(significance),并判定是否值得发表在对应的杂志上。在很多情况下,审稿人还会提出很多具体的改进意见甚至指出论文的语法错误,这些过程显然会提高相当一部分论文的品质。

同行评审:捧红庞加莱,激怒爱因斯坦的制度

评审制度或变相的评审制度早已有之。100多年前的1889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Oscar II,Oscar Fredrik,1829-1907)在60大寿即将到来时突然心血来潮,想让人用天体力学方法证明太阳系是否稳定,因此悬赏征文。为了确保论文靠谱,负责赛事的人请了当时数学界权威、被称为“现代分析学之父”的魏尔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ß,1815-1897)当评审。

经过魏尔斯特拉斯的评审,当时世界上最有才华的青年数学家、后来被誉为“人类最后一个全才数学家”的庞加莱(Henri Poincaré,1854-1912)获得了这项奖金。虽然此后庞加莱发现论文有瑕疵、花了比奖金更多的钱重新印刷改写好的论文,但这次获奖却让庞加莱声名鹊起。 

1887年的庞加莱的相片。图片来源:Eugène Pirou

到了20世纪,审稿制度逐渐被学术杂志渐进式采用,但在这过程中引起一些不习惯这种变化的科学家的不悦甚至抵制:1936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与合作者写的一篇论文投到《物理学评论》(Physical Review)之后收到一篇否定其观点的审稿意见,气得爱因斯坦掀桌子,写信撤稿投到其他杂志。

爱因斯坦这么愤怒的部分原因是:就在此前1年,他与合作者的论文(著名的讨论量子纠缠态的“EPR”论文)投到同一杂志时,没有被审稿就发表了。在爱因斯坦看来,除了玻尔(Niels Bohr,1885-1962)之外,谁有资格和他争论?何况还是匿名审稿人。

1925年,爱因斯坦与玻尔在埃伦菲斯特(Paul Ehrenfest,1880-1933)位于荷兰莱顿的家中。图片来源:Paul Ehrenfest

但爱因斯坦还是栽了,因为后来那个审稿人通过爱因斯坦的新任助手给他传达了自己的意见,不再上头的爱因斯坦这次听进去了,赶紧在论文快进入印刷环节时把“引力波不存在”的结论改为“引力波存在”。爱因斯坦可能至死都不知道他修改后的论文里致谢的那个罗伯特逊(Howard Robertson,1903-1961)教授就是那个匿名审稿人(但也许心里已经透亮),高风亮节的罗伯特逊则终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这个秘密。直到2005年3月,《物理学评论》杂志编辑部找到当年的审稿记录,人们才知道当年把爱因斯坦虐到上头的审稿人是罗伯特逊。

罗伯特逊。图片来源:https://history.aip.org/phn/11605024.html

现在,同行评审制度已经被几乎所有学术类杂志所采用,审稿人因此成为一群让人又爱又恨的群体——科学界流传一句话:publish or perish(要么发表,要么死)。无法发表论文,就意味着学术生涯的终结,而决定能否发表的是审稿人。

从论文投出到被论文被接受,是一个过五关被六将斩的过程。不被斩死的,就获得了一轮胜利。图片来源:Nick Kim, Massey University, Wellington

很多学者自己作为作者被审稿人虐,自己又作为审稿人虐别人。客观上互虐的情况也绝对无法避免——A投的稿被B审,后来B投的稿子被A审,虽然两者大概率根本不知道谁在审自己的论文。

在同行评审的过程中,审稿人有可能提出正确的看法,让有价值的论文被杂志接受,让无价值的论文被拒绝;也可能提出错误的看法,让无价值甚至错误的论文被杂志接受,让有价值的论文被拒绝。

因此,围绕审稿制度合理性的争议一直存在。最近,又有人炮轰同行评审制度,认为同行评审制度应该被废除。

如果同行评审制度被废除,决定论文能否被录用的人就是杂志的编辑部了。那么,编辑部的编辑有审稿的能力吗?

还真有。 

编辑下场:诺奖得主亲自来虐你

很多杂志的编辑由杂志涉及的领域中的专家兼职。这样的编辑当然有能力作为审稿人。在审稿人制度被广泛采用前,很多杂志的编辑就是审稿人。年代越早,编辑充当审稿人的情况越常见。

以编辑身份参与审稿的人中,最著名的应该是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以下我们简称其为钱德拉。

钱德拉塞卡。图片来源:Public Domain

钱德拉在1952-1971年之间担任《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ApJ)的责任编辑。在1952年之前,他就已经当了这个杂志的助理编辑。在担任助理编辑期间,他常常兼任部分论文的审稿人。[注1]

在担任ApJ责任编辑后,该杂志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同行评审制度。但作为编辑的钱德拉依然会自己先审阅稿件,先筛选那些无需审稿就可以被接受的论文,这类论文约占论文总数的10%。接下来,他会审阅剩下的10-15%的稿件(这些论文的作者享受被未来的诺奖亲自下场虐的待遇),剩余的其他稿件则寄给他挑选的审稿人来评审。

为什么钱德拉不能评审所有稿件呢?是不是因为他专业能力不足?

显然不是。 

钱德拉一生中研究的课题先后涉及白矮星与恒星结构理论(1929-1939)、恒星动力学(1939-1943)、辐射转移、日耀天空的照度和偏振理论、行星与恒星的大气理论、氢负离子量子理论(1943-1950)、流体力学和磁流体力学稳定性(1952-1961)、椭球平衡体的平衡与稳定性(1961-1968)、广义相对论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1962-1971)、黑洞数学理论(1971-1983)[2]、和碰撞引力波理论(1983-1995)。[3]如果不是心脏病夺走他的生命,他还可以继续研究下去。每完成一个领域的研究,他就写一本专著作为总结,然后进入下一个研究领域。

尽管钱德拉如此博学且在每个领域都做出杰出贡献,但他依然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审阅所有稿件。因为工作量太大了。在钱德拉当编辑的第一年,该杂志出版了6期,950页;1970年,该杂志出版了24期,12000页。[1]当时的钱德拉在担任编辑的同时,还要从事科研、承担芝加哥大学的教学任务。想让他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仔细阅读所有稿件并给出详细的审稿意见,他真的做不到啊。因此他只能将收到的大部分论文交给审稿人评审。

审稿工作量太大是很多杂志必须找审稿人审稿的原因之一。此外,绝大多数杂志的编辑不可能像钱德拉那样可以审阅很多领域的论文,即使整个编辑部的所有编辑的知识面叠加起来,也很难覆盖所有投稿涉及的内容。

因此,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当审稿人当然是最靠谱的方案。取消同行评审制度,让编辑来当审稿人,放一两百年前还是可以的,但放现在绝对不可以。何况,让编辑当审稿人,本质上还是执行同行评审制度。

那么,是不是可以连编辑也不审稿,让所有稿件都发表?如果这个方案被执行,杂志将迅速成为充斥大量错误论文的垃圾杂志。这是连几百年前的学术界都不敢采用的方案。

所以,所有学术文章都逃不脱被评审的命运,差别只是编辑以审稿人身份来评审,还是找编辑部之外的专家来评审。

审稿人为何愿意免费审稿?

几乎所有杂志找来的审稿人都是免费干活的。这样的免费劳动为何有人干?

原因很简单:审稿人自身也在相关杂志或其他高水平杂志投稿,并在其他审稿人的审核/帮助之后发表了至少一部分论文。既然从同行评审制度中获得了利益,他们一般也不好意思拒绝编辑部指派的审稿任务。

还有些觉悟更高的审稿人觉得这样的科学服务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甚至是一种光荣,那更是不亦乐乎。在一些情况下,杂志编辑找的审稿人是从未在该杂志发表过论文、但在更高水平的杂志发表过论文的学者。这种情况下,愿意接受任务的学者,纯粹是出于道义了。

因此,说“每年花这么多钱,审稿人却没有得到报酬”,显然打错靶子。即使只从利益上说,大多数审稿人自身从同行评审制度中受益,自然愿意回馈并维持这个制度。特别是那些自己发表过论文的杂志发出的审稿请求,他们更不会无故拒绝。

如果大多数被杂志指派为审稿人的专家只想着让别人审自己的稿子,自己不愿意审别人的稿子,那杂志发文的效率将迅速降低甚至瘫痪,所有向该杂志投稿的人——包括有资格当审稿人却不愿意当的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

所以,审稿人不是为了钱去审稿的。大多数人免费当审稿人,本质上也是为了能够别人免费给自己审稿。这本质上就是由编辑部牵头建立的同行互审、同行互助的体系。

有没有比同行评审制度更好的制度?

同行评审制度当然存在众多缺陷。比如,审稿人也会走眼,让一些好的论文被拒绝,让一些差的论文被接受,让造假的论文蒙混过关;有些审稿人看到与自己交情好的人的稿子会故意放水,有些人看到与自己交情不好的稿子会故意刁难;等等。特别是某些领域,造假论文蒙混过关的情况特别严重。

但是,抛弃同行评审制度后,无论让编辑审稿(本质上还是同行评审制度,只不过由编辑兼任),还是放弃一切审核过程直接让稿子能被发表,上述大多数情况都会变得严重得多,只有私人恩怨导致的不公正情形有可能被改善,但私人恩怨影响审稿的情况实际上是小概率事件。

而且,审稿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决定论文的命运。有些时候,高水平的编辑自身可以挽救那些被审稿人拒绝的有价值或突破性的成果。

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帕克(Eugene Newman Parker,1927-2022)于1958年写的证明太阳风存在的论文:这篇论文被ApJ的两个审稿人否决,但钱德拉自己认真检查后,确认里面没有数学推导的错误,因此接受了这篇论文,使其被顺利发表(参见《他的姓名值15亿美元:天才少年的传奇人生》)。

1977年的帕克丨图片来源:https://news.uchicago.edu/story/eugene-parker-legendary-figure-solar-science-and-namesake-parker-solar-probe-1927-2022

在更多情况下,作者如果不同意审稿人的裁决或意见,可以抗诉甚至向编辑部换审稿人,编辑部会综合自己和审稿人的意见来决定是否同意更换审稿人。

同一篇论文在不同杂志的不同审稿人那里得到截然相反的裁决情况也并不罕见。也因为这个原因,有些杂志会让2个甚至更多审稿人审同一篇论文,尽量获得公正可靠的裁决。如果2-3个审稿人都同时判断错误,那即使让编辑下场也很难挽回——钱德拉与帕克的故事很难复制,因为这样的大师很难复制。

我们只能说,同行评审制度不是完美的制度,但却是最不坏的制度。

我们只能期望同行评审制度被继续改进,但当前无法找到可以替代评审制度的制度。

投稿被拒绝后的心理建设

最后说说论文被拒绝后的心理建设问题。稿子被审稿人甚至编辑拒绝,无疑是一件心塞的事情。但有时候,稿子被拒后的后果却不仅仅是心塞。

钱德拉就遇到过一件因为审稿意见“引起”的悲剧。一个名为小小沃德尔的年轻天文学家常常向ApJ投一些古代的论文,往往被审稿人拒绝。有一次,小小沃德尔投了一篇很长的论文,经过与审稿人的几回较量,这篇文章最后还是让审稿人拒绝了。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钱德拉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伤心而愤怒地问:“我是小小沃德尔的父亲,小沃德尔。您是编辑吗?”钱德拉说:“我是。”对方说:“你知道吗?你杀死了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今天从欧洲回来,收到了您的一封拒绝他的论文的信。他非常愤怒,开了车就走了。他出了车祸死了。因此,你得负责!”[1]

钱德拉对小小沃德尔的死表示非常非常遗憾与悲哀。然后对方要求编辑部原样发表他儿子的那篇论文。钱德拉没有答应,但让对方把他儿子的手稿寄过来,然后钱德拉在一名审稿人的协助下,从60页的内容中筛选出5-6页可以被发表的内容,将其发表,并加了编辑注,还把论文的校样发给了小沃德尔,对方回信为自己此前的一些话道歉。[1]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在收到拒稿信之后立即开车、横穿马路或从事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事情,因为悲痛的情绪真的有可能会让人分神,从而导致悲剧。

当然,稿子通过审稿人评审而被接受,也别在收到接受函后立即从事上述活动,因为过度的兴奋也会导致分神,从而提高乐极生悲的风险。

作者简介:天体物理学博士。至今为止,在《天体物理学杂志》(ApJ)发表25篇论文,其中12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发表4篇合作论文。饱受各路审稿人折磨(也有部分论文受到审稿人称赞),但尚未失去对自己以及同行评审制度的信心,并衷心感谢所有审稿人的意见。

 

注释

[注1] ApJ很早就引进了审稿人制度,1930年12月12日,钱德拉首次向ApJ投稿时,ApJ就将论文交给审稿人评审,审稿人推荐发表。

参考文献

[1]卡迈什瓦尔·C·瓦利 著 何妙福, 傅承启 译,《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 Chandrasekhar, S. On Stars, Their Evolution and Their Stability 这是1983年诺贝尔奖领奖时的演讲稿,其单印本包含自传式的简述,其总结截止于1983年。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27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