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过去,在物资还不丰富的年代,人们难以理解一些人“这也不吃、那些不吃”的行为。如果你对非常常见的食物过敏,比如对西瓜、葱花过敏,可能很容易被视为“奇怪”“矫情”“不喜欢吃就找借口”。后来,过敏变得越来越普遍,相关知识也广泛普及,人们对各类过敏逐渐见怪不怪。然而,还是有一些罕见的过敏反应令患者的生活步履维艰。

撰文 | 小叶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绘了古代诗人笔下在清凉楼台中避开炎炎烈日的惬意,但对少数人来说楼台还能救他们一命,因为他们对阳光过敏。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过敏症,属于光照性皮肤病[1]。其实,过敏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正常无害物质的不适当反应,常见的反应有鼻塞、喷嚏、发痒等,严重的甚至会致命。常见的过敏源有花粉、房屋内的尘螨、食物、动物毛发、昆虫叮咬以及一些药品等。

每年7月8日是由世界变态反应组织(The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WAO) )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确定的国际过敏性疾病日,趁此机会,让我们了解一下常见过敏症之外的罕见过敏症。

再也不能享受阳光

Alice Sanders曾是一个喜欢户外跑步的年轻女孩儿,阳光、微风、运动都有助于舒缓焦虑,调节情绪。7年前,她突然发现每次跑完步,自己的双手、手臂、肩膀和双腿都会出现大面积的皮疹,不过,不到一个小时就消失了。当时她并没有特别在意,觉得可能是因为暴露在外的皮肤接触了路上的花粉起了小疹子。直到有一天,她去露天泳池游泳,觉得全身又热又痒,稍后冲澡时发现自己身上泳衣包裹的部位皮肤很正常,而暴露在外的皮肤全都变得又红又肿,与此同时,她开始晕眩,一头往地上栽去。她的朋友和游泳馆的员工见状赶来急救,所幸情况并不严重,最后Sanders在朋友的帮助下穿好衣服,但场面一度让她极其社死。

手臂上的荨麻诊 by James Heilman, MD丨来源:wikipedia

事后,Sanders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简称SU),通俗说就是对阳光过敏。每次她告诉别人自己没法儿晒太阳,往往惹得对方哈哈大笑。但对于Sanders来说,这绝不是句笑话,因为她的皮肤确实会被阳光“灼伤”,而且每次的症状还无法预测,有时候只是小片小片的红疹,而有时候则是全身起疹子。此外,也不一定非得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才会过敏,对Sanders来说,只要紫外线指数高,出门就逃不过过敏的厄运。这好像定时炸弹,对她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她开始害怕外出,外面越是阳光明媚,她内心越是沮丧,甚至有时看到泳池、沙滩、椰树的照片,都会觉得自己的皮肤开始发痒,产生灼烧感。[2]

不幸的是,日光性荨麻疹是一种罕见的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发色团依赖的光照性皮,目前尚无精确的发病率数据。但根据一些临床报告的数据统计,日光性荨麻疹临炎床患者比例约为2.3%到17.8%[3, 4],而2004年新加坡的一项回顾型研究评估了10年来21974例新加坡荨麻疹患者,其中日光性荨麻疹仅占0.08%[5]。大部分病例中,患者首次发病的年龄介于20至40岁,与此同时,刚出生的新生儿、婴幼儿以及老年人也报告有相关的病例。

虽然日光性荨麻疹发病罕见,但其历史却可追溯至100多年前。1904年,法国医生P.Merklen在自己的四卷本《皮肤病学实践:论应用皮肤病学》中首次描述了日光性荨麻疹的症状[6]。1924年,美国医生W. W. Duke在JAMA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正式创造出“Urticaria Solaris”的说法(urticaria表示荨麻疹,solar表示阳光的)[7],表示由光照引起的皮疹。1928年,德国医生Wucherpfennig通过一系列不同波长的光照试验首次在实验条件下诱发皮疹反应[8]。到了五六十年代,各国皮肤科专家展开不同研究,追查日光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并试图进行分类。随着作用光谱检测技术的进步,八十年代伦敦皮肤科研究所的Colin A. Ramsay医生按主要作用光谱的不同将日光性荨麻疹分为UVB型 (290—320nm)、UVA型 (320-400nm)和广谱型 (290-700nm) 三型[9]。Sanders在发病之后就做过光谱检测,希望确定会让自己过敏以及不过敏的光谱范围。

别看日光性荨麻疹的研究历史悠久,数量也不少,但它的发病机制仍待进一步验证明确。有的专家假设说是真皮中某种前体分子吸收光后被激活,形成免疫活性光过敏源,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导致抗原-抗体反应。随后,肥大细胞因受到过敏源刺激将预先形成的颗粒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脱颗粒”),释放化学介质,作用于真皮血管,形成红斑、风团和瘙痒[10]。另外也有专家根据血清转移试验提出是循环血清因子导致患者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最终出现皮疹[1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皮肤肥大细胞分子动力学的理解不断加深,也许很快能弄清日光性荨麻疹的具体发病机制。

日光性荨麻诊的病程比较长,相当一部分患者会持续终生,难以根治。因此,往往只能用物理方式结合药物来控制症状,例如外出穿长袖长裤、打伞、戴宽檐帽、涂抹防晒剂。同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一定剂量的抗组胺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和调节药物,使用抗IgE的生物制剂疗法,对症状控制都会有一定效果。此外,还可采用紫外线光疗,通过有规律地逐渐增加光照剂量,增加人体对光照的耐受性,达到“脱敏”效果[12]。而个别极端状况,医生会考虑对患者实施血浆置换疗法,一旦成功,患者的光敏感度会下降,后续可继续接受减敏治疗。不过这种疗法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过敏性休克,或被他人血液感染,威胁生命安全。

一辈子吃不了猪牛羊肉(红肉)

1987年,澳大利亚医生Sheryl van Nunen大半夜接待了一位奇怪患者。Van Nunen是澳大利亚知名的过敏症专家,接诊过各种神秘的过敏症状。然而这位半夜访客绝非寻常过敏患者,因为大多数过敏反应在接触到过敏源后没多久会立刻发作,而不是直到深夜的睡觉时间才出现。她检查了患者是否接触过明显的刺激性物质,结果为阴性,随后她又彻底检查了患者的病史,询问其在睡前几小时吃过的、接触过的所有东西,并进行了皮肤测试。唯一呈阳性的潜在过敏源令她非常意外:晚餐吃的红肉。

这是Van Nunen第一次遭遇到吃红肉触发过敏症状的患者。到了九十年代,她陆陆续续接诊了其他6位同样过敏问题的患者;一直到2003年,她总共接诊了至少70例红肉过敏患者,她将这样的病症诊断为“哺乳动物肉类过敏症”(在营养学中,红肉是指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红色来源于哺乳动物肉中含有的肌红蛋白)。然而,对具体症状的产生原因,她却一无所知。[13]

Van Nunen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事。同样地,同事们一开始也很难相信人类竟然会对同为哺乳动物的肉产生过敏反应。随后,这些好奇的科学家们调查了2003至2007年之间前来就诊的25位患者,所有人都在食用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后报告临床过敏反应,症状包括荨麻诊、血管性水肿、呼吸窘迫和晕厥等,其中更有17位症状尤其严重。在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或荧光酶免疫测定后,发现他们体内都有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此外,这些人还都有一个共同点。也正是这个共同点揭示了红肉过敏的源头:他们都生活在悉尼北部海滩地区,那里蜱虫活跃,咬人更是常事,患者中有24人曾被蜱虫叮咬并有过严重的局部反应。团队最终得出结论:蜱虫叮咬与红肉过敏症之间存在相关性。该论文于2009年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上[14]。这篇文章首次让世人了解到,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能吃红肉。

左:成年雄性孤星蜱虫;右:成年雌性孤星蜱虫 。丨来源:https://entnemdept.ufl.edu/creatures/urban/medical/lone_star_tick.htm

那么,究竟是哪种蜱虫让人类对红肉过敏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过敏部门的Thomas Platts-Mills教授团队根据过敏症的地理分布模式找到了诱发红肉过敏的元凶:孤星蜱虫(Amblyomma americanum[15]。实际上,早在2006年,Platts-Mills团队就在调查肠癌药物西妥昔单抗意外引发严重过敏现象时,发现了导致红肉过敏症状的重要分子——α-半乳糖。这是许多哺乳动物都会产生、而人类和其他一些灵长类动物却不具有的物质,而孤星蜱虫的唾液中也包含这种糖分子。因此,被孤星蜱虫咬过后,一旦人体内出现α-半乳糖分子,免疫系统便将其视为入侵者,发动免疫攻击,从而导致免疫反应。2008年,Platts-Mills团队在《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期刊》(The Juo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文章称[16],在24位红肉过敏患者体内都发现了针对来自牛肉、猪肉、羊肉、牛奶等哺乳动物的α-半乳糖特异性IgE抗体。从此以后,红肉过敏症有了一个正式名称:α-半乳糖综合征。从2010年至2018年,美国报告的α-半乳糖综合征患者已超过34000例。

很不幸的一个事实就是,一朝被孤星蜱虫叮咬,终身不能接触哺乳动物制品。猪牛羊肉、鹿肉兔肉,都成了α-半乳糖综合征患者的禁忌食物。但是,对于 α-半乳糖分子更敏感的人来说,就连乳制品也会触发过敏反应。而对于极小部分超级敏感人士,避免接触 α-半乳糖意味着要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出隐藏的哺乳动物副产品:药物胶囊和糖果(可能含有明胶),面霜(胶原蛋白)以及润唇膏(羊毛脂)。甚至羊毛衫都能让一些人身上长出荨麻疹[17]

到目前为止,对α-半乳糖综合征仍然只能以预防为主,如果要进入蜱虫流行的地方,建议长袖长裤,长袜长靴,服装所有开口处务必扎紧,佩戴防护帽。如果发现被可疑蜱虫叮咬,请避免食用红肉。如果不幸发作红肉过敏的急性症状,请立即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口服抗组胺药、口服或注射用激素及静脉补液等[18]

那么,可怜的α-半乳糖综合征患者这辈子就与红肉彻底无缘了吗?那也不绝对,2022年《大西洋》(The Atlantic)杂志报道了美国一家异种器官移植公司Revivicor 培养出一种不含 α-半乳糖的猪[25],他们低调地向α-半乳糖综合征患者群体免费发送冷冻包装的无α-半乳糖培根、火腿、猪肉糜、排骨和猪肩肉。2020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 给 Revivicor 的半乳糖安全品系猪盖上了批准公章。虽然目前只是供应给小范围的α -半乳糖综合征患者内,还没有商业化,但未来有可能成为更安全的替代性肉产品,让更多红肉过敏症患者能再次大口吃肉。

所有人都对芒果过敏?

产自热带地区的芒果是几乎一年四季都能享用的美味,它蕴含丰富的维生素C、A以及纤维素等营养物质,被誉为“水果之王”。然而,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所有人都对芒果过敏。这是真的吗?

其实临床上芒果过敏并不常见。一篇2021年发表在Medicina(《医学》)上的文章[19]使用“芒果”“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交叉反应性”“荨麻诊”等关键词,统计了PubMed、Embase以及其他科研论文数据库内所有报告芒果过敏的文章,最终一共找到16篇涉及37名芒果过敏患者的报告,最早的报告可追溯回1939年,JAMA上发表了世界上首篇关于芒果过敏的论文:一名29岁女性吃完芒果24小时后嘴唇以及口周区域出现急性疱疹性皮炎[20]

根据各种论文报告,有些人在接触到芒果皮后出现皮疹,但他们能够安全地吃下芒果而不过敏,而有些人对任何接触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荨麻诊、肿胀甚至更严重的、危及性命的全身反应[21]

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与芒果相关的过敏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慢性过敏反应,可能发生在与芒果接触后的几天(通常是48至72小时)内,包括口腔内和口腔周围的皮疹,通常是接触性皮炎,也就是“芒果嘴”。第二种是即发性过敏反应,发生在食用芒果后的24小时内,严重程度从皮肤红斑、嘴部瘙痒到危及性命(例如呼吸困难)都有可能。2018年,波兰有团队报告了一例相当罕见的芒果严重过敏反应[22]:一名30岁的女性患者在吃下芒果的几分钟内立刻出现全身性荨麻诊,随后面部开始水肿,并伴有剧烈胃痛以及水样腹泻。

生活中更常见的是“芒果嘴”,即嘴唇及口周出现红肿,更严重一点可能会肿成“香肠嘴”,十分难受。不过,导致这样结果的元凶并不是芒果的果肉,而是果皮。芒果树属于漆树科植物,树叶、树枝、果皮及其汁液都含有漆酚,这是一种对皮肤黏膜有一定刺激性作用的物质。所以,专家一般建议吃芒果时最好去皮后切成小块放入口中,避免接触脸部而导致“芒果嘴”[23]

而吃芒果后过敏的人主要是对果实中含有的蛋白质过敏原产生了免疫学活性。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表征出两大类主要过敏原:①抑制蛋白Man i1、Man i2、Man i3(由芒果profilin基因编码),以及②会引发乳汁-水果综合征、且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的几丁质酶1[24]。此外,不完全成熟的芒果中还有醛酸,会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发过敏[25]

芒果过敏原还会与其他物种的过敏原发生交叉过敏反应,也就是说,如果过敏患者先前接触过其他食物中的类似过敏原而发生过敏反应,那么食用芒果之后也同样会发生过敏反应。芒果过敏原已被证明可以与艾蒿花粉、桦树花粉、毒葛、毒橡树、艾蒿、芹菜、胡萝卜、开心果、番茄、木瓜和香蕉发生交叉过敏反应[26]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出现芒果过敏的概率会更高些。安徽省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葛宏松解释说[27],孩子吃水果,常常是“洗脸式”的吃法,水果汁液常常会大面积沾染孩子的口周以及面部,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因此受到刺激后出现皮肤过敏的概率要远高于成人。一般来说,轻微症状的患儿在停止食用致敏水果并将手和脸洗净后,几天时间就会恢复。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比如嘴唇、口周、耳朵、颈部出现大片红斑,甚至有轻微水肿,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涂抹抗过敏药物,一般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小 结

如今,过敏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六大慢性疾病之一。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统计,近30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我国过敏性疾病的总体患病率目前已超过20%[28]

对于那些患有比较罕见的过敏疾病的患者,大部分人确实很难感同身受,说出口甚至觉得像在开玩笑。但这些人确确实实为过敏所困扰。希望大家在读完今天的文章后,对一些罕见过敏症有更多了解,对患者也能有更多的理解和共情。

参考文献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6%97%A5%E5%85%89%E6%80%A7%E8%95%81%E9%BA%BB%E7%96%B9

[2]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6/apr/07/a-moment-that-changed-me-allergic-sunlight

[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ddg.12809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889856113000878?via%3Dihub

[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600-0781.2004.00083.x

[6]  Merklen P. Urticaire. in: ed. 2. La pratique dermatologique: Traité de dermatologie appliquée. vol. 4. Masson & Cie, Paris1904: 728

[7]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190962289701675

[8] Wucherpfennig V. Pathologische Lichtu¨berempfindlichkeit in qualitativer und quantitativer Hinsicht, nebst Untersuchungen zur Pathogenese der Lichtquaddel. Arch Dermatol Syph(Berl) 1928;156:520-44.

[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4362.1980.tb00314.x

[1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ddg.12809

[1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889856113000878?via%3Dihub

[1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xd.14493

[13]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18/dec/11/mysterious-allergy-to-meat-alpha-gal-lone-star-tick

[14] https://www.mja.com.au/journal/2009/190/9/association-between-tick-bite-reactions-and-red-meat-allergy-humans

[15] https://news.virginia.edu/content/what-know-about-tick-bites-can-leave-you-allergic-meat

[16] https://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2808%2901931-3/fulltext

[17]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22/04/alpha-gal-syndrome-tick-meat-allergy/629649/

[18] https://www.bjsjth.cn/Html/News/Articles/24108.html

[19] https://www.mdpi.com/1648-9144/57/11/1240

[20]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1158920

[21]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mango-allergy-82833#:~:text=Most%20people%20tend%20to%20be,peel%20is%20removed%20for%20you

[22] https://aaci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223-018-0294-1

[23] https://www.dr-skin.com.tw/health/view/291

[24] http://www.zgspws.com/html/2010/2/20100264.pdf

[25]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4308379676/?source=seo_tt_juhe

[26] https://www.spkx.net.cn/fileup/HTML/20170348.shtml

[27] https://www.gov.cn/fuwu/2014-04/23/content_2664611.htm

[28] https://www.zmuhospital.com/Article/17281.html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6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