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网
文化
博客
返朴的博客
http://fanpusci.blog.caixin.com
位置:
博客
>
返朴
> 文章归档 > 2020年09月
2020年09月30日 10:30
爱因斯坦的初恋
阅读:
评论:
0
爱因斯坦在瑞士小镇阿劳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与当地中学教师温特勒一家友爱相处,还与温特勒的女儿谈起了恋爱。她就是爱因斯坦的初恋。
撰文 | 卢昌海
爱因斯坦家有位朋友名叫古斯塔夫·梅尔 (Gustav Maier) [注1],比爱因斯坦父亲大三岁,出生于乌尔姆,自1895年起迁居到苏黎世,主管过银行和百货商店。爱因斯坦“辍学”离开路特波德中学后,这位梅尔先生曾于1895年9月24日致信,向苏黎世瑞士联邦技术学院 (Swis...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30日 08:36
中国又拿了国际数学奥赛金牌,不过下一次的对手就不只是人类了
阅读:
评论:
0
图片来源:quanta magazine
9月27日,第61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最终比赛成绩公布,中国队以215分获得总成绩第一名。但本届比赛也非常特殊,可能会载入史册:由于新冠大流行,大赛首次远程举办,并且是最后一次没有人工智能(AI)参加的比赛。
撰文丨Kevin Hartnett
翻译丨樊亦非
编辑丨杨心舟
新的参与者
实际上,研究者们已经把IMO看作是研发智能机器的理想试验场,AI若能在这里...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9日 10:27
生命面前的道德难题:稀缺医疗资源怎样分配?(下)
阅读:
评论:
0
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原则,涉及社会、法律、信仰、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是医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医学史上几个经典案例引发的争议,以及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欧美医学伦理专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冠病毒疫期,ICU病床、呼吸机、疫苗等资源供不应求时的分配方案。
撰文 | 何笑松(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退休教授)
医学史上的许多重要发明,例如胰岛素、青霉素、血液透析、器官...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9日 09:07
这个“不科学”的问题,曾让大数学家欧拉出丑
阅读:
评论:
0
在18世纪,科学家成功解释了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就像当时的英国人约瑟夫·赖特(Joseph Wright)在这幅画中描绘的那样。但学者们仍在苦苦思索着这种运动的一个假想特例:一个质点向着引力中心(也是质点)的下落运动。 现在,科学家对“奇点”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知道,这些点是自己的理论不再适用的地方。但 18 世纪的学者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在探讨经典力学中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时,他们也遭遇了一个奇点。为了解决这个经典...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8日 11:02
欧美频频暴发反疫苗游行,所为何来?
阅读:
评论:
0
提 要
1. 全美疫苗接种率最高的马萨诸塞州暴发反疫苗游行,反对的是强制接种流感疫苗; 2. 反疫苗风潮早已有之,既有对科学的误解,也有社会认知等多方面复杂因素; 3.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反疫苗运动让一些本已几乎根除的疾病再度暴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麻疹。
撰文 | 祝叶华
当全球科学家在积极研发疫苗来结束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和经济破坏时,欧美反疫苗组织与反口罩抗议者走到了一起。尤其是在眼下...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8日 08:02
认认真真做学问 实实在在作贡献——我所知道的戴元本先生
阅读:
评论:
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戴元本先生,于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戴先生是我国理论物理界公认的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长期从事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奇异位势和非定域位势的瑞奇极点理论、层子模型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先生科学求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学风,顾全大局的胸怀,严谨谦虚的作风,奖掖后进的用心,乐观旷达的性格,值得...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7日 16:00
审查制度扑不灭文艺复兴之火
阅读:
评论:
0
十余年前,豆瓣用户兴起了一场“反低俗——给名画穿衣服”的活动,以示对网站审核政策的不满。其实,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在作者米开朗基罗去世后,就一直惨遭“贞洁重画”,湖中人的姿态被修改,裸体被遮上黑色的“贞洁纱”,最后几笔甚至拖到了1936年。“贞洁纱”和艺术品之间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其中流传至今的审查逻辑又到底是什么? 下文节选自艺术史作品《竹不如肉:西方古代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中信出版...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7日 13:50
医学史上四大伦理公案 :稀缺医疗资源怎样分配?(上)
阅读:
评论:
0
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原则,涉及社会、法律、信仰、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是医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医学史上几个经典案例引发的争议,以及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欧美医学伦理专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冠病毒疫期,ICU病床、呼吸机、疫苗等资源供不应求时的分配方案。
撰文 | 何笑松(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退休教授)
在大一学生的选修课上,笔者出过这样一道作业题: 假定...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7日 13:00
非费米液体的追寻
阅读:
评论:
0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王羲之《兰亭集序》
撰文 | 许霄琰、孟子杨
01 引 子
人的一辈子,乱乱哄哄、热热闹闹,其实很快就过去了。浮名与虚誉、诱惑与利益,很多时候更是在加速这个过程。时间积分之后,烦恼总是大于欢欣的。这样一个悖论,古今中外多少...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7日 11:20
为什么自由七艺中的音乐属于“数学学科”?
阅读:
评论:
0
撰文 | 西奥多·C·卡普(Theodore C. Karp)
译者 | 张卜天
音乐构成了早期希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对品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虽然音乐表演从公元前4世纪的课程中就已经几乎消失了,但音乐与精神气质之间的联系从未被忘却。拉丁百科全书家们在开始讨论音乐时,一般会提醒大家注意它有抚慰精神的能力。正如下文所表明的,波埃修对天界音乐的讨论似乎正是源于这种对精神气质的关注,它对中世纪的音乐理论至...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5日 10:19
抑郁症不该这样上热搜
阅读:
评论:
0
撰文 | 端端酱
01
抑郁症仅次于癌症?
听说抑郁症上了热搜,端端酱喜出望外。 2020年9月12日晚,这条由央视网设置的话题#抑郁症成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已经成为了微博热搜第一位,阅读3.8亿次,讨论4.3万,隔天阅读数达到4.4亿。 把抑郁症提到与癌症相同甚至更高的地位对大众的冲击显然是巨大的,在这个话题之下,无数的讨论正在进行,这一结论也在指数级被转发。 抑郁症仅次于癌症?...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5日 09:09
LIGO-Virgo发现所谓“不可能”黑洞,黑洞质量禁区真的存在吗?
阅读:
评论:
0
近日,LIGO-Virgo引力波探测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至今最强的黑洞碰撞,由85倍太阳质量和66倍太阳质量的两个黑洞环绕并合成为了一个142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其中质量差约8倍的太阳质量转化为能量巨大的引力波在时空中传播。论文一经上线,迅速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和热议,因其涉及所谓“不可能质量”黑洞的问题。但这一黑洞质量“禁区”真的存在吗?这又一定是双黑洞并合吗?中等质量黑洞都存在于哪里?
撰文 | 刘辛味(《返朴》高...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4日 11:07
为了防止人类幼崽误吃鼠药,厂家用上了奇怪的生物学知识
阅读:
评论:
0
撰文 | 七君
最近金星上发现疑似生物存在痕迹的新闻刷屏了,因为金星大气层含有一种和生物有关的气体——磷化氢。
磷化氢分子
在地球上,除了人类的工厂以外,只有厌氧菌能制造磷化氢。沼泽里就有磷化氢,那是沼泽里的厌氧菌产生的。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木星和土星的大气层里就发现了磷化氢。这两颗行星的高温高压环境可以通过非生物的方式制造出磷化氢,不过地球和金星的大气层缺乏这样的环境,所...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4日 08:37
滴水映照大海:一元二次方程里的深刻学问
阅读:
评论:
0
撰文 | 曹则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826年,阿贝尔宣称不是所有的五次方程都有有限根式解。阿贝尔发现,能用根式求解的代数方程 (其实就是二次、三次和四次方程),根的根式解表达都是方程系数和单位根凑成的有理函数。伽罗华把方程可解性的问题转化为具体方程的置换群及其子群结构的问题。笔者以为,应该是“有限根式意味着什么”的问题。紧接着的伽罗华理论宣称,一个代数方程有有限根式解,当...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3日 09:32
为了发明治抑郁症的良药,研究者没少抑郁
阅读:
评论:
0
你可能听说过一个创新药物从发现到最终上市可能需要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耗费数十亿美元的投入,但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艰难?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大名鼎鼎的抑郁症克星“百忧解”一波三折的研发历程。要突破哪些瓶颈?遭遇哪些失败?研究者经历多少倒霉事,咬碎几颗牙,才变出这一粒小小药丸?看完本篇,你会找到答案。
撰文 | 姬智
在精神病学发展的进程中,有一些发现至关重要,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学科的面貌...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3日 08:32
弹性模量的物理学本质
阅读:
评论:
0
撰文 | 张伟伟
从宏观上讲,弹性模量表征了材料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弹性模量越大发生变形越难。从原子间相互作用力角度来看,弹性模量则表征了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程度,弹性模量越大,意味着原子间结合力也越大。 如由分子组成的材料,原子先通过分子内结合力(如离子键、共价键)组成分子,分子再通过分子间结合力(如极性共价键)组合成物质。通常情况下,分子间的结合力要比分子内结合力小的...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2日 14:00
折叠体,向超越生物学进军
阅读:
评论:
0
许多人认为生命的奥秘在于那些折叠的分子。现在,化学家正向天然蛋白质学习,力图人工生成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折叠体”,但他们能成功吗?科学作家拉谢尔·布拉西尔采访了几位超分子化学家,看看他们在忙活什么。
撰文 | 拉谢尔·布拉西尔(Rachel Brazil)
编译 | 顾淼飞
折叠的分子,构成了生命的基础。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孙分校的萨姆·格尔曼(Sam Gellman)的话说:“如果你从化学的角度看待生物学,...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2日 12:00
郝柏林:奋斗 机遇 物理 (中)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
郝柏林先生(1934—2018)是大家熟知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在中国物理学科发展大业里深耕苦干、身先士卒,影响并激励了很多后学投身其中,接棒传承。2011年4月郝柏林先生曾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及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发表演讲,讲述自己的成长奋斗过程。之后又受邀在多所学术单位作同样内容的报告,深受听众欢迎。郝先生去世后,根据他2013年在复旦大学希德书院的报告录音,由复旦大学物理系周鲁卫教授文字整理、中科院理...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1日 13:59
2020搞笑诺贝尔奖:穷则找人接吻,眉毛暴露你的自恋,特朗普喜提医学教育奖!
阅读:
评论:
0
搞笑诺贝尔奖由《不可能的研究》(AIR)杂志主办,以“先让人大笑然后思考”为宗旨,每年颁发10个既有趣又富含科学道理的研究。按惯例,颁奖仪式在哈佛桑德斯剧场举行,并由诺贝尔奖得主亲自颁奖,奖金为10万亿津巴布韦币(大概够吃一顿金拱门),然后进行包含扔纸飞机等一系列趣味流程。今年是第30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因疫情原因也不得不挪到了线上。今年,特朗普,还有五位中国杀手获得了此项殊荣。
撰文 | 小叶
...
阅读全文>>
2020年09月21日 12:00
他一生只发表三篇生物论文,却作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
评论:
0
美国生物学家、医生萨顿对现代生物学有重要贡献,他与德国生物学家鲍威尔各自独立发现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为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为后来摩尔根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发现现在被称为“Sutton-Boveri Theory”理论。然而,他一生只发表了三篇生物学论文,如今人们对萨顿的工作鲜有提及。他是如何发现染色体的作用,为什么后来从生物学界销声匿迹了?本文这些故事,将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萨顿。 ...
阅读全文>>
第 1 页,共 3 页
1
2
3
下一页»
...
总访问量:
博主简介
返朴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
个人分类
未分类
(1,834)
文章归档
2023 年二月
(2)
2023 年一月
(28)
2022 年十二月
(39)
2022 年十一月
(36)
2022 年十月
(41)
2022 年九月
(40)
2022 年八月
(47)
2022 年七月
(43)
2022 年六月
(46)
2022 年五月
(42)
2022 年四月
(40)
2022 年三月
(50)
2022 年二月
(40)
2022 年一月
(45)
2021 年十二月
(61)
2021 年十一月
(57)
2021 年十月
(46)
2021 年九月
(48)
2021 年八月
(60)
2021 年七月
(58)
2021 年六月
(59)
2021 年五月
(58)
2021 年四月
(61)
2021 年三月
(56)
2021 年二月
(52)
2021 年一月
(55)
2020 年十二月
(55)
2020 年十一月
(45)
2020 年十月
(50)
2020 年九月
(45)
2020 年八月
(13)
2020 年七月
(15)
2020 年六月
(33)
2020 年五月
(31)
2020 年四月
(46)
2020 年三月
(58)
2020 年二月
(57)
2020 年一月
(59)
2019 年十二月
(54)
2019 年十一月
(44)
2019 年十月
(19)
最新文章
美淘汰新冠原始株疫苗,将像流感疫苗一样年更年打?
2023-02-02
OpenAI高管解密ChatGPT背后的世界
2023-02-01
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治疗儿童近视有用吗?OK镜呢?
2023-01-30
原子弹创世,人类命运在科学面前颤抖
2023-01-29
陈省身:纪念几位数学朋友
2023-01-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