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今心 编辑 | 下雪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通常把识字、知识和文化、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素养高低的标准,把科学素养作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近来,科学素养越来越时髦,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
如果有人告诉你生病可以不去医院、不用吃药,只要烧香拜佛、求得神灵保佑就可以痊愈,而你也相信,并在生病的时候这样去做,那么,就不能认为你的科学素养很高;如果你仍然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一生由天注定;你的科学素养也是有缺陷的。等等,这只不过是衡量科学素养的少数指标,而科学素养也正是有这么一系列的指标所代表的内容构成的。
在我国,科学素养一词是由英文 Science Literacy 翻译而来的。英语中,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
科学素养内容包括诸多内容 | 图源:casnr.unl.edu
科学素养一词开始时是被用作一个思想化的口号,没有一个完全特定的意义。因此,人们在讨论科学素养的定义时,并没有把literacy的两个差异极大的意思弄清楚, 更不用说加以区分。结果很多学者虽然尝试过不同的努力,也没有能够给科学素养一个可以被科学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共同认可的定义。
实际上,科学素养概念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具有新的含义,因此,把科学素养概念固定下来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真正科学地对待“科学素养”,应该把概念的变化过程告诉大家,让大家自己去总结、判断和得出结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知识、信息容量极度膨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专家认为“最近30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比以前所有年代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快”。在这种情况下,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的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后劲和前途,于是许多国家把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并对国民的科学素养进行调查、跟踪,以便对症施治。
最早对科学素养作出定义并进行度量的是美国,其代表人物是J. D. 米勒。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使美国大为震惊。当年,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就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分析表明:公众普遍对科学持肯定态度,但基本科学知识低下。为此,政府拿出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学校的科学教育。15年后,即1972年,国家科学理事会开始两年一度的《科工指标》(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AAAS)社会调查,以检查先期投入的效果,结果发现公众科学知识水平并无大的改进,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讨论。
1980年代开始,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始了每两年一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和研究。进入90年代,美国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和研究转向公众理解科学方面。1989年开始,欧共体国家在英国学者杜兰特博士的带领下,开展了欧洲15个国家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取得了重要的数据和研究结果。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学者认为,米勒体系存在很大缺陷,主要是不能动态反映和准确衡量不同群体的科学素养水平,美国在利用米勒体系进行调查以后,发现效果不好(连续10年素养指标没有多大变化),放弃了米勒对素养的定义和测量体系。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进行一些针对不同人群、更大规模的合作调查和研究,如“国际成人素养调查”、“劳动力素养调查”、“中小学生科技素养调查”、“信息时代的素养”等。
对素养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主要由OECD国家参加的国际成人素养调查(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简称(IALS)认为:“先前的许多研究总把素养当作成人或有或无的一种状态。IALS不再把素养用一种单一的标准,比如读的行为,来把那些完全不能通过测试的(不识字)人与那些在欧洲(OECD)国家成长的具有最小识字水平的人区别开来。而是把素养作为一个连续统,表示成人是怎样很好利用信息在社会和经济中发挥其作用的。”因此,素养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和行为模式。
因此,他们把素养定义为:素养指人们在日常活动、家庭、工作和社区中,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理解和运用印刷信息开发自己的知识和潜能的能力。
为了说明广义的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个定义的概念更倾向于发达工业化国家构成素养的复杂技能。素养技能的三个重要方面是:
写作素养——理解和应用信息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信息来自包括社论、新闻故事、讲稿和小册子;
文献素养——搜索和运用信息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信息包含在各种表格中,包括工作申请表、支付单、运输单、地图、表格和线图。
数量素养——数学运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运算数字或者是孤立的,或者是相关的(印刷)材料中的数字,如:平衡支票簿、算出税率或费率、填写定单或计算出为购买广告产品而贷款的利息数量。
从发展趋势来看,西方国家研究的重点开始向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和公众对这些现代技术的认识方面转化。比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和克隆动物的技术的出现,对人的伦理和对科学技术的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众的这些认识影响了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程度,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及时了解和调查公众对现代技术的看法是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重要内容。
美国和欧共体国家于1998年先后做了公众对遗传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的调查。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本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的研究。日本采用了米勒思想体系和指标体系不定期地进行调查并参与了国际比较。印度针对本国的特点和文化特点进行了不定期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素养调查。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米勒体系对全国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连续的调查,在前三次调查中(1992-1996年),结果显示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为0.2%或0.3%,连续6年没有显著变化,自1996年该项调查曾经停止,直到2000年,又恢复了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但这次调查对原来的指标进行了修改,虽然结果有了显著变化,但可比性却值得研究。
目前,中国科普研究所会同国内外专家,仍在继续修改和完善科学素养指标体系。该研究所于2000年建立了公众科学素养观测网,使得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测度和研究进入系统管理的程序。
参考文献
李 峻,《综合理科课程的开发和科学素养》《学科教育》,1999年第3期
袁正光 ,《当代科学知识简明读本》 改革出版社 2000年1月
石顺科,《英美科技传播机制》中国科普研究所
李大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OECD,《信息时代的素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