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编辑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元宵节刚过,全国疫情尚未出现拐点。在对疫情的防治需要按周,乃至按天计算的当下,依然还没有任何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证实其有效性。在短期内,我们究竟能做什么?如何评估病毒变异对新药研发的潜在影响?我们又能从这次疫情中总结一些什么样的经验?
带着这些问题,药明康德内容团队近日对丁胜教授进行了专访。丁胜教授是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也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清华大学和北京市共同创立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在他看来,时间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它决定了我们在抗击这次疫情面前,能够采取哪些策略。
丁胜教授(图片来源: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丁胜教授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现在我们还没有获批上市,专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疗法。很多读者朋友们想知道使用尚未上市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的做法在全球有没有什么先例?
丁胜教授:一般来说,一个尚未上市、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完全验证的药物,能否被用于患者,不能一概而论。通常要基于候选药物临床前数据、临床数据、疾病的认知和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数据相对少的候选药物,要更谨慎评价。临床试验就是候选药物在被充分验证前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的实验,这些工作有严格的规则和监管。还可以举个稍微远一些的例子,就拿“off-label use”(超标签/适应症用药)来说,多数情况下这个上市药物就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而是医生基于药物的机制和对临床治疗的观察和经验进行的用药。所以各式各样的例子可能有,但要基于科学依据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一个药物能不能用在患者身上,究竟需要考虑什么?首先是要对疾病有基本的认知。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正在不断发生迭代和变化,可能一时的认知不是最完整,最精确的。但基于最新的认知,我们要知道候选药物作用的机制、药物的效果,以及跟疾病的相关性。这需要有相当多的科学研究,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实验或一个数据就可以知道的。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药物在临床上基本的安全性。一般我们会通过1期临床试验来鉴定它的安全性,接下来再去验证它的有效性,并进一步验证它的安全性。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针对不同的疾病,我们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针对治疗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比如癌症)药物的毒性要求,要比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药物的毒性要求低很多。所以不仅要从药物本身的数据(如作用机制、安全性、有效性)去考虑,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疾病进行平衡。
这次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突发性、具有传染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整体性事件,这和平时的考虑又不一样。例如像治疗HIV感染的药物,一般是终身用药;治疗肺结核病菌感染,会用药6到9个月。但目前我们对这个病毒的认知,是在接触感染之后,病情周期大概在一个月内,所以这是一个相对急性的病毒感染。用药的时间不同,对药物的毒副作用的考虑也不一样。因而,治疗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一些标准和要求也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能通过唯一标准去判断。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最近大家对小分子药物关注得比较多,疫苗和中和性抗体谈得比较少。您对这两类疗法的潜力怎么看?
丁胜教授: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尝试回答一下。对疫情的控制,时间很关键。现在大家面临的是“短期之内我们能做什么”的问题,对疫情的控制、对疾病的治疗,都是按周、甚至按天计算的。我们都知道从头开发一个新药平均需要大概10年的时间,这和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短期来说,目前能考虑的只能是“老药新用”。
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一个新病毒,但它和以前见过的一些病毒是有相似性的,过去有些经验也可以借鉴。比如过去的一些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已经显示出足够的安全性,同时从机理上看还可能具备有效性,那么这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就有科学依据去做支撑。
疫苗和抗体则不大一样。一方面,对抗SARS和MERS的疫苗和抗体还没有在临床上验证其有效性。有的时候疾病消失了,验证有效性的人体试验也就不可能进行了。另一方面,疫苗和抗体也有很高的特异性,有时候病毒哪怕只是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都有可能让疫苗和抗体失效。其实现在也有人在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和抗体,但这个至少需要几个月才能开发出来候选分子,有没有效还需要额外的临床试验去验证。从这些角度看,小分子药物(老药新用)可能更快更“广谱”,有一定的优势。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您刚才也提到了一些药物的特异性其实非常高,很小的一些改变就可能让它们失效。我们是否需要担心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发生变异,让一些具有潜力的药物失效的问题?
丁胜教授:这也是个非常好的问题。确实有的靶点更容易发生突变,而有的靶点突变可能性比较低。其实在针对传染性疾病的病源体靶点选择上,大家还是有讲究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吉利德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靶向的是一种RNA聚合酶(RdRp),相互作用的位点一般是酶发挥功能的地方。一般来讲,如果病毒的这个关键酶的关键位点发生变异,让这种RNA聚合酶无法被药物所识别,那么这种RNA聚合酶可能也就没有功能了,会影响到病毒的生存。所以这样的位点,一般而言突变率不会太高。
另外我也看到有人说病毒会不会对药物产生耐受,我个人认为这不会是一个很大的担忧。因为这个病毒是一个短期引发感染的病毒,用药也就是2到3周,不像HIV感染那样需要长期服药。一般来讲,短期的治疗产生突变反应的可能性比长期用药要小很多。
当然,针对病毒的RdRp,它的突变率究竟有多少,还需要在试验中去验证。它这个酶在其他病毒里也存在,可以从这些病毒里的突变率来做判断。目前看突变率不是非常高。而且针对这么严重的一个疫情,即使会产生突变,只要有效的药就得使用。即使产生突变,我们还会开发下一代的新化合物。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现在一些证据显示重症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会特别厉害,有没有一些新药不是针对病毒,而是针对这些炎症反应的?
丁胜教授:过去针对人体免疫系统去开发的药物是有的,但在针对这种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上,有没有开发或尝试出来特效的药物,我还不是很确定。另外还有一些保护性(prophylactic)的做法,简单讲就是提高(特定)免疫力,保护自己。提高免疫力其实也有一些很具体的科学机制,在临床上也有很多的研究。开发这些疗法关键在于两个核心的问题:一个是时间,另一个就是有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或者说有没有足够的团队去做这件事。这是实际存在的挑战。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目前在疾病的诊断上,也存在包括假阳性、假阴性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丁胜教授:目前我没有看到一手的临床数据,所以我也不是很好点评和判断。简单从诊断的类型上做划分,可以有影像学诊断这种偏功能性的诊断,也有针对疾病本身的分子诊断,从病毒蛋白或RNA的水平上看患者是否已经感染病毒。
但分子诊断本身也有一定挑战,比如在不同患者身上,或者是不同的疾病阶段,病毒的载量是不一样的,在人体内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另外RNA本身并不稳定,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还存在一个如何取样和保存的问题。最后,不同检测方法的流程操作不同,灵敏度不同,所需的检测时间周期也不同。比如当前的PCR测序检测就会比直接的显色检测要慢。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将每个检测产品打磨得非常精细,只能一边做一边认识到每个产品的实际检测应用范围到底是什么。有些检测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实践上是否可以快速开发出来,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我们再来聊一下未来吧。目前,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的病例数已经接近3000例。在您看来,这些已治愈出院的病例,能为将来的临床诊疗带来哪些经验?
丁胜教授:我认为不管是针对已经治愈的患者,还是未治愈的患者都应该进行即时的队列分析。这些研究和数据可以让我们了解,针对不同患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特别是我们关心的临床用药情况,这是值得做的事情。但现在不确定目前的医疗资源是否足够对数据进行标准的采集、录入、上传,也不确定有没有专家团队能不定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分析。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感谢您的分享。在过去近20年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冠状病毒了。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您这边还有哪些总结?
丁胜教授:从做药的角度来说,还是需要有储备,如果没有储备,连“老药新用”也无法做到。就像吉利德的瑞德西韦,虽然不知道最终是否有效,但如果连所谓“具有潜力”的药物都没有太多选择的话,情况会更糟。我也期望目前在临床进行验证的各种疗法中能有发挥一定作用的,尽快终结疫情。
对中国来说,这已经是第二次发生冠状病毒疫情了,我们不希望它再次发生。所以无论是广谱的抗病毒药,还是针对冠状病毒不同靶点的药物,都要进行储备,储备多个临床候选药物,把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研究做扎实,做足抵抗潜在重大疫情疾病的准备。
长远考虑,全球健康相关的疾病和公共卫生突发疾病的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不应依赖商业企业,必须由国家持续坚持投入,并充分利用非营利性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为下一次有可能爆发的疫情做准备,不失为上策。这次疫情已经发生的经济损失足够完成几百个药的开发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药明康德”。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