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学术圈内外的玩家们喜欢把某些论文高产行为调侃为“灌水”,各种羡慕嫉妒恨。这些年水太大,惊动了中央。中办、国办出台系列文件“防灌水”(破唯论文)。但“灌”是个主动性特别强的动作,防不胜防。其实,“灌水“本是娱乐,要动用论文形式似乎有点太伤筋动骨,实在划不来。本文从论文诞生的历史维度讲述期刊论文如何能不水。哪怕您只是想继续灌水,本文对您也会有启发。要灌就灌得专业些,这才对得起我们的训练不是?
撰文丨张艺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论文和学术本是连体双胞胎。但我们好像只看见“论文”,而把“学术”给冷落了,这就有点不大好了。所谓的“水”文其实就是没有学术的论文。
离了学术可以照写论文,例如MIT研究生开发的软件SCIgen自动生成的论文可以逆袭IEEE国际会议。铺天盖地的论文写作技巧培训某种意义上跟SCIgen的原理差不多,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照葫芦画瓢。
但离了论文,学术却无法前行。有了这个载体我们才得以快速、准确地将个人的新发现和思想在研究共同体内分享,供其他成员对观点进行接受、分析、拓展、批驳和传播。
没有论文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发展,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明白论文八股的缘由,而不被八股的细节蒙蔽了研究探索自身能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由于论文的表述体系和我们日常的大不一样,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体系基本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催生了铺天盖地的论文写作培训、论文修改等“新兴产业”,中英文市场共同繁荣。从人文的角度看,这些产业是正能量,细枝末节的实践技巧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减轻论文撰写过程的痛苦;但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产业大多是负能量,因为他们只能触及学术的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细节的纠缠和原理的通透天壤地别。
被忽视的“argument(争鸣)”
论文是一种再现学术研究过程的载体。我们可以借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三层论来讨论:风格(style)、呈现(presentation)和争鸣(argument)。风格是指在词汇和句子结构层面的特征,如学科词汇、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等。呈现是指内容信息的安排,如摘要、标题、引用和图表等。而争鸣则是指研究者用于论证自己观点的策略和手段。这三者本来密不可分,但遗憾的是我们的体制内外的训练都过于关注风格和呈现,忽略了跟学术最为密切相关的“争鸣”。这大概是导致我们论文数量增加速度和解决问题能力成反比的一个重要原因。
Argument是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内涵非常丰富,翻译成“争鸣”其实并不准确,但我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中文表述。不少人将它翻译成“论证”,但在中文语境下,论证只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和推理方式。它的意义更接近“理论”(reason giving,运用证据进行合理逻辑分析,论证观点),但这容易跟theory的常规翻译混淆,我不建议使用。或许正是因为argument一词无法在中文找到一个比较对等的表述,它没有成为我们生活和学术的一部分。争鸣不是吵架,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但很多人忽略了它发生的前提是,我们想用证据和论证来改变对方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观点。有些高产户论文无数,但依然很有可能没搞清楚自己每一篇论文的读者是谁,到底想说服读者改变什么样的观点。同行评审能让作者体会过五关斩六将成就感,但一叶障目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认知盲点。
风格和呈现一直是我们论文写作训练的重心,这里我将重点放在争鸣上,既讲争鸣本身,也从争鸣的角度看风格和呈现。抓住了争鸣这个核心,那些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等常常把我们带进了沟里的细枝末节,就实在不该耗掉我们那么多的脑细胞。我们穿梭到17世纪的欧洲,从那里开始看看学术论文的前生,再看它如何演变成让我们“谈文色变”的今世。
学术论文诞生之初长什么样?
在现代学术论文出版诞生之前,学术交流主要通过书籍和书信完成。但到了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学术交流需求增加,书籍和书信等方式低效并且覆盖面不广,逐渐不能适应学术的交流和传播,需要一种新型媒介来完成使命。由此学术期刊应运而生,其标志是 1665年法国《学者周刊》(Journal des Sçavans)和英国《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创办。这两本期刊替代学术通信成为正式的学术交流渠道,虽目标和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促进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新科学交流。
刚开始的论文是没有八股风的,因为在摸着石头过河,没人知道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沟通。下面这段文字摘录自一篇写了30年之后才发在《哲学汇刊》上的论文。您没看错,是30年,而不是3年,因为那个时候没有publish or perish一说。论文的题目是“An Account of the Nature and Differences of the Juices, more Particularly, of our English Vegetables”,作者是Martin Lister,他是一位医生,在动物生物学和地质学方面颇有建树。
文章开头有一小段类似于现在的cover letter的内容,但比现在要儿女情长多了。大意是这样的:
老大,这些是我30年前写的一些关于植物的论文,现在我没空再管它们了,丢了也可惜,因此扔给你看看。如果你认真对待它们,我还会给你扔更多的稿子。这些论文都是我少不更事的时候写着玩的,但我就是怎么看怎么喜欢,你就别见怪不怪啦。
Sir,
These were some Papers, which belong’d to a Treatise of Vegetation; they were most of them made about Thirty years ago; but as I cannot now attend to the finishing of them, so I would not lose them; and therefore recommend them to your Care, such as they are. ’Iis possible I may trouble you with more of them, if these are not slighted; you will easily pardon me if I have a fondness for Papers of my youth, more than they deserve,
Your Humble Servant,
M. Lister.
现在估计诺贝尔奖得主都不敢这么给editor写信说:俺从故纸堆里翻出点旧东西,不咋地,但没时间改了,你们看着办吧。但是,这个简介基本体现了当年科学界交流的特征——比较个性化并带有一定的社交目的。那个年代的论文主要是个人观察的汇报,几乎没有理论可言。论文所能体现作者的可信度主要依据信誉和观察,而不是准确的描述和量化的实验。有了这个背景就容易理解那时的论文风格特征。请看上面那篇论文的一段摘录:
The 21st of April, 1665. about eight in the Morning, I bored a hole in the body of a fair and large Birch, and put in a cork with a Quill in the middle; after a Moment or two it [a sap] began to drop, but yet very softly: Some three Hours after I returned, and it had filled a Pint Glass, and then it droped exceeding fast, viz. every Pulse a Drop: This Liquor is not unpleasant to the Taste, and not thick of troubled: yet it looks as though some few drops of Milk were spilt in a Bason of Fountain Water. (Martin Lister, 1697: 381)
这段话有点像现在小学生的实验日记(当然不是那个XX附小的),因为太“不科学”了。比如“about eight in the Morning”, about的范围是多少?1分钟还是15分钟? “a fair and large Birch”,多大是 large? “after a Moment or two”,多久是a moment?论文最后还用了个比喻来描述液体的形状:it looks as though some few drops of milk were spilt in a bason of fountain water。如今看来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么模糊。
将事实收集起来并进行分类是当时开展科学的主要形式之一。Lister将这样的个人观察记录放在一起,提出对英国植物汁液特征的描述性观点。在解读事实的时候Lister展示了一个科学家在探索未知自然界的谨慎:
“And yet I am uncertain what to think of the small purple Blebs and Veins, to be observed more or less on all the Hypericum kind, and on the Threads of the Flowers, and the Hairs which cover the Leaves of Rorella in the like manner. I doubt much, whether this may properly be called an Exudated and Coagulated Juice, or no? Our Observations of those of this Tribe, are what follow” (p. 365).
这段话中加黑的部分叫hedging,语言研究中通常把它叫模糊限制语,在学术写作中用于表达可能性和共同协商性。有研究显示,早期的论文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比例比现在还大。如今各色写作培训都说要多用这些词,但很少有提及这些词不是用来润色论文那么简单的,而是用来体现作者对自然界和未知的敬畏度。
这些对自然现象解读的疑惑可以说是学术论文争鸣的萌芽。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体制下,文章只提出疑惑而不能解决或者没有论证疑惑对学术界的重要性,基本不可能在正规期刊发表出来。但在一个植物学体系还没个影子的年代,这些疑惑就有着它特殊的科学引领意义。
论文的形式随着科学发展而变化
18世纪,随着天文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等学科快速发展,学术论文对实验方法严谨度的要求逐步提升,对观察报告或实验结果汇报的系统性要求也不断提高。19世纪的科学研究开始学科细分化,追求事实准确、体系化和理论化,专业学术期刊和学科术语等应运而生。到了20世纪,科学进入高度专业化和全球职业化阶段,实验替代观察成为科学探索的主要手段,学术期刊数量井喷,当代学术论文的模式逐渐成型并稳定。
纵观学术论文发展的三百多年历史,它的形式随着我们探索这个世界的视角和工具的复杂度增加而变化。学术论文的形式服务于科学发展,主要围绕如何能更高效地让读者严格审查论文中所呈现的作者对这个世界认识的争鸣。
随着科学的细分和科研群体的扩大,科研工作者的相互熟悉度、信任度、认知水平和模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客观性和效率成了论文形式发展的两大推手。客观性是科学研究本身的重要评价指标,在语言表述层面也有所表现。以学术论文的被动语态风格为例,它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某个动词在更换动作发出者后依然有效。例如W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 using…. 这句话的信息重点是实验操作者我们,但换成被动语态的表述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 (by us). 就弱化了实验操作者的信息,将重点放在实验。不管后面是否出现by us,这一句式蕴含了操作者换成其他科研工作者实验也同样有效的意义。因此,并不是说学术论文写作只能用被动语态,作者选择主动或被动的一个考虑是,想让动作发出者对句子传达的信息承担多大的责任,以及动作相关的信息在多大范围内依然有效。
让很多人无比头痛的专业术语,其实也是科学研究客观化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不少专业术语都是将动词名词化而来,这个过程其实是将科研主体匿名化和步骤流程化。论文写作培训技巧如果能加大这类学术语言形式背后所传递的科研认知功能的阐释,写作新手的痛苦指数应该会有所下降。
追求高效促使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化
学术共同体对效率的追求逐渐形成了现代论文的形式:标题、图表、引用和文献等格式内容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呈现日趋复杂的信息,而摘要和引言等结构性内容主要是为了有助于读者的快速阅读和理解。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专业化和论文的大规模生产促使学术论文规范化。20世纪初期一些期刊(例如Geological Survey和Astrophysical Journal)逐渐开始为作者提供投稿建议。世界上第一本学术论文风格手册诞生于1925年,随后陆续出现于各学术团体和学科的论文格式要求。
摘要的出现是由1920年《天体物理学》期刊的编辑G. C. Fulcher所倡导的,他首先要求该刊的论文作者都提供摘要,随后于1921年在《科学》撰文呼吁其他期刊也这样做,因为这样能节省读者的时间。很多写作秘笈都提到,摘要需写研究背景、对象、方法和结论,但如果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写这些,那么如何写就只能是照葫芦画瓢了。有很多期刊都对摘要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许多作者做完一道填空题,却一直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填空。其实摘要就是要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快速获得论文所汇报研究的核心信息,必须要有argument,就是你到底想改变读者对研究话题的什么样的认知。它不是记录你做了什么研究的流水帐简缩版,而是你做了这些研究工作想改变和能改变读者的什么认知。为了让读者快速判断你的观点是否值得进一步了解,还需要提供一些密切相关的研究背景、方法和结果等信息。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IMRD (Introduction, Methodology, Results & Discussion)是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固定下来并广泛使用的。在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指出需要被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方法部分介绍方法、测量工具和其他用于获得新事实的装备;随后在结果和讨论部分呈现通过所描述方法获得的新事实,并用已有的科学事实和理论解释新事实,如果作者预测新的知识论点具有争议性,则需要在解释结果的时候指出研究的争议点和不足;结论部分重申作者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对学术界的贡献。这样一个论文的宏观结构也是为了争鸣服务的。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相当于将各种不同的研究细节地图化,使得读者可以快速地定位他们考察作者争鸣细节的所需信息,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和高效地呈现研究者对这个复杂世界的认知的推进。
一个简单的评价指标
我们已经跃升论文生产大国之一。因此常有人问:我们的论文数量上去了,是不是表明我们的科研实力也强了很多?我说,从论文写作角度看,特别简单的一个指标就是:什么时候我们能看到中国学者的论文在文献回顾中有述有评,研究结果也能结合文献展开深度讨论,时刻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让学术界对某个话题的现有认识往前推了一点,那就是我们科研实力上去了。因为只有那样作者才算是真正吃透学术界对某个研究领域的认知,才清楚他们要改变读者关于某个领域的认识的哪些观点。现实更多的是照葫芦画瓢、罗列长长的一串文献,谁谁谁做了什么,但仅限于此,没法说清楚前人做的事情和作者自己要做的研究的深层关系。这些摆个花架子,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论文当然能发出来,毕竟很多出版商靠这玩意挣钱。
致谢:
本文的部分资料来源于浙江大学的刘海涛教授,特此感谢!
本文主要参考了Communicating Science一书对学术论文发展史的讨论。
Gross, A. G., Harmon, J. E., Reidy, M., & Reidy, M. S. (2002). Communicating science: The scientific article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