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李轻舟老师的文章,解释了“科普”到底是什么?也给出了关于孩子科普内容选择的一些建议,同样也适合给低龄的儿童家长在选择科普内容时作为参考,让我们一起用更专业的眼光去看待“科普”这件事。

撰文 李轻舟(《大学科普》编辑部编辑,《返朴》编委会编委)

受众对科普的需求,归根结底是人对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本身是普遍的,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自然产生的内在需要,与一个人的年龄高低、专业领域或受教育程度无关——同理,对知识的兴趣也不是外界强加而来,实是内在的求知冲动——故而科普是学习教育的自然延伸,如果一定要说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仅在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普往往是常规课堂教育之外的(将常规课堂教育纳入广义的科普亦无伤大雅),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形式。

脱离知识,则谈不上科普,科普的核心就是知识。而科普需求,或者说知识需求,就其目的而言,无非有二:其一,增长见闻,拓宽知识面;其二,锻炼思维,提升理性分析能力。前者追求的是广度,后者追求的是深度,二者相辅相成,不宜偏废。

就旨在拓宽知识面的科普内容而言,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宜选择“博物学”类型的知识门类。这类知识对受众的前置知识基础要求较低,主要是对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具体现象的描述及归纳,比如动植物学、地质学、矿产学、气象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中不涉及理论推演(数学模型演算)的部分,以及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中不涉及文献考据的部分,当然也包括人类学、科学技术史这种横跨自然与人文社会两大体系的知识门类(同样是其中不涉及理论推演或文献考据的部分)

就旨在提升理性分析能力来说,受众宜选择“数理科学”类型的知识门类。这类知识对受众的前置知识基础要求较高,主要是对自然界或人类社会诸多抽象规律的分析及演绎,典型的代表是数学和物理学(超越了对物理现象的描述及归纳),二者是前述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往往需要长期且系统的训练和积累方才略有所得。

特别要强调的是,单纯通过记忆掌握一门知识相关的“专业术语名词”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满足于“名词”层面的科普或学习不仅无益,甚至有害。以物理学的相关科普为例,这种情况集中出现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与量子场论、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等理论性极强的“时髦”分支。一些青少年在外界有意或无意的诱导下,积累了一些超过自身知识基础的术语名词,容易陷入玄想臆断或夸夸其谈,形成了知识幻象或偏见,给将来更高阶段的系统深入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障碍。更具体地说,除非确系天赋异禀(这要由相关专业人士做出谨慎判断),应当尽力规避明显脱离受众平均认知阶段的“浮夸科普”,不可好高骛远。

另一方面,“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科普内容难度的选择本来因人而异。具体到受众个体,应该主动选择在自身知识基础上略有拔高的内容。更通俗地讲,即“适当”选择自己还“不懂”的内容,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准,而不是单纯地消遣——青少年要勇于去“潜心”阅读系统甚至貌似“艰深”的知识,量力而为的同时又敢于对自己提出智识上的挑战。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就高不就低,不可将就自己在求知上的惰性。

科普内容趣味性的选择亦是同理,各有缘法。或以逸闻轶事为有趣,或以语言诙谐为有趣,或以数学推理逻辑严密为有趣,其关键在于受众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对知识的不同趣味性的鉴赏,是感性或理性认知阶段性的体现。

最后,笔者就个人的体会和经验,给出三点建议:

一、科普内容的选择实际是对知识源或内容输出者(包括作者、译者和制作出版单位)的选择,当择其善者。应注意其接受过的专业训练及工作经历是否与内容相关(在知识门类高度分化的今天,“术业有专攻”日益凸显),行文措辞是否谨慎(越可靠的作译者,越是极力避免浮夸惊人之语)

二、广泛参阅同题材的不同作品,勿偏执一家之言而人云亦云。优劣高下会在频繁的比较中自然显现,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对繁杂信息的鉴别力——这种鉴别力本身就是理性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

三、勤做笔记,积极反思总结并交流表达。“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是对深入思考的督促,而对外交流表达是知识真正内化后的自然涌现。

以上泛泛而谈,仅供参考。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阿嘟白泽”。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6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