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Y博的科普园

 

6月27日新冠防控方案第九版出炉,与2021年5月发布的第八版相比,在国外的会注意到入境的检疫标准大幅简化,从14天集中隔离改为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观察。在国内的可能更关注密接者的隔离有简化,从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改为7+3。

 

这些隔离时间的变动或许对大家生活有最直接的影响,也是政策上非常大的改动。很多新闻解读也会集中在这些具体变动上,不少人也在说入境上的放松意味着护照终于可以拿出来了。

这类解读与讨论太多了,也没必要再去重复。我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防控方案的调整,那就是把这些调整与我们对新冠这个疾病认知的改变对应起来。调整隔离时间背后,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新冠的认识有改变?整个防控方案,还有没有其它地方体现了我们对新冠疫情的认知上有进步?

所谓“对症下药”,新冠防疫也是类似,只有了解病毒的特征,了解各种防疫手段的优缺点,也就是我们对新冠的认知有提升,才能制订出合理的防疫措施。
第八版防控方案出台时间是2021年5月,距今已一年有余,无论是病毒株还是我们对新冠的认识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做调整、更新防控方案本身是极有必要的。
第八版防控出台时德尔塔才刚出来,现在全世界疫情都是由奥密克戎的各亚支主导。这里面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就有很大的区别。
像在第八版中提到的流行病学特征:

当时的主流病毒株潜伏期可以到14天,这也是为什么入境隔离以及密接者隔离会是14天的集中隔离。

在第九版中我们已经认识到现在要应对的是奥密克戎,潜伏期已经有很大变化:

奥密克戎潜伏期已经缩短到2-4天了,再集中隔离14天就很多余。而且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更快,隔离14天不仅是没必要,还挤占大量资源,很容易导致最后该隔离的人没地方隔离。
在病毒流行病学上有这样与时俱进的认知改变,我们才能做出更合理的防控方案调整。很多对防疫措施的解读会倾向于“放松”或“趋严”这两个方向,但更贴切的描述应该是根据科学证据的变化而调整,是“更合理化”。

以隔离为例,入境与密接的集中隔离时间从14天缩短到7天,但核酸检测从“第1、4、7、14天核酸检测”改为“第1、2、3、5、7天核酸检测”加上居家第3天核酸检测。隔离时间是“放松”,但检测频率是“趋严”。为什么?因为奥密克戎潜伏期短了,把隔离时间放很长没必要,反倒是增加检测频率,争取早一点检测出来更有意义。而且奥密克戎传播力更强,集中隔离的地方毕竟是高风险人群聚集,早点检测出来也降低在隔离点出现传播的风险。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次密接的隔离调整。奥密克戎传播力很强,如果次密接也按第八版的集中隔离,那涉及人数实在太多。而且把高风险人群都集中在一起也未必是最好的处置措施——里面万一有感染的人,奥密克戎潜伏期那么短,搞不好一下就传播开了。因此改为居家隔离7天,辅以1、4、7天核酸是更合理的防控措施。

风险职业人群,比如出入境管理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防控措施的调整也是与奥密克戎病毒流行病学的认知改变一脉相承。第九版在这些人群里是加强了检测力度的,有的增加检测频率到每天一次,有的增加到每周两次。

除了病毒流行病学的认知更新,第九版防控中也有对疫苗作用的认知更新,承认了奥密克戎极强的免疫逃逸这一现实,也强调了现有疫苗对重症、死亡仍有很好的保护。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符合我们现在对所有疫苗的作用认知:接种疫苗不是为了防止感染,彻底阻断传播,这是目前任何疫苗都做不到的,目的是降低重症风险,减少死亡。

基于这样的认知改变,第八版与第九版在疫苗接种上其实是有非常大的改动的。第八版防控里的疫苗接种:

里面强调的是高暴露风险人群,谁的感染风险高谁需要优先接种,背后的逻辑是防感染。
最新第九版:

提出了重点提高“重症高风险人群”接种,也就是说谁高危,谁更需要疫苗接种。我们要靠疫苗来保护高危人群,这是从防重症的角度出发。
过去一年,我们除了对新突变株的流行病学、免疫特征有了新认知,在防疫措施的实践中,我们对各项措施的作用、实施难度等也是有新认知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各个地方的管控标准很不一样。比如说大家都有低中高风险区域划分,但一个城市里哪个区域算高风险,不同地方未必一样。在这类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出现各地防疫措施“脱节”。出现“既然你按你的方式划分风险区域,那我按我的方式管你过来的人流物流”,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很多地方自由发挥了各种“加码”。这些“主观能动性”对防疫有多大帮助不好说,但对物流运转、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应该是比较明确的。

第九版统一了各风险划分的依据,也在隔离检测方面提出了一致性的标准,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从以上几点看,我们确实在按照对病毒对疫情对防控措施不断更新的认知,来做到防疫的合理化。这是不是说第九版防控措施就完美了呢?未必,以我们现在对奥密克戎各突变株的认识来看,第九版防控是有很多地方更贴近科学进展,但还有很多地方有缺憾。

比如在隔离方式上,对于传播力非常强的奥密克戎——以后突变株很可能传播速度更快,集中隔离还有多大优势,如果考虑投入和收益,还合不合适?特别万一有个地方再像上海那样暴发,集中隔离还现不现实?没有探索居家隔离,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同样的,入境隔离改为7+3是比原来更友好,但仍是挺长一个时间,对于国际交流来说还是很大的影响。比如说要在上海开个新冠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除非是打算在隔离酒店开,每个人都在房间里上网开会,否则还是挺难的。至于个人出行,7天的酒店费用、时间成本小于原来的14天,但仍是不可忽视的障碍。
还有几乎是“老大难”的无症状感染问题。第九版里无症状感染与确诊病例还是分开的,真的是难以理解为什么如此坚持把无症状单列。无症状感染也是感染,而且现实里有的是暂时还没出症状,都不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全程无症状的无症状感染,再加上判断无症状的主观性,这种区分毫无必要也不科学。

第八版和第九版都提到“按疫苗研发进展与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完善接种策略”,港澳台除外,中国内地的疫苗接种策略有没有真的按世界上现有的科学证据做到最大程度的完善,这个问题大家也心知肚明。
疫情防控永远是要做到跟上科学证据,不会有最完美或者最好的防控方案,只有最贴近现有证据,相对最合理化的防控方案。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进步在于第九版更贴近我们现在对病毒、对疫情的认知。以后随着认知的进一步提升,我们也要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一版又一版的防控方案,最终的目的也不是不断推陈出新,而是最后把疫情的威胁真的控制下来,做到不再需要这些方案,
 

参考资料

第八版防控方案:http://www.fjnh.gov.cn/ztzl/xgfyfk/202112/t20211215_1737550.htm

第九版防控方案:http://www.gov.cn/xinwen/2022-06/28/5698168/files/9585944023424f45a4b4d522b5f5c034.pdf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27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