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3年2月11日,清华大学年龄最大的授课教师、清华大学物理系张礼教授病逝,享年98岁。张老师授课73载,90多岁高龄时仍骑车上班。疫情暴发后,业已95岁的他还开直播授课。张老师一直关注物理前沿,始终对研究保持着激情,80多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质量论文。他对物理学和后辈物理学人,无一不充满深情。

撰文 | 翟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这周组会谁讲,内容为何?谢谢!”

这是2022年11月25日我收到张先生的一封邮件。当时,北京疫情正在变得严峻起来。我随即回复张先生,因为疫情,组会要暂停几周。

不曾想,这成为我和张先生的最后一次邮件通讯。

自从今年年初,张先生住院,大家就一直揪着心。春节前听说张先生已经恢复出院了,本来已经放下心来。不想节后张先生身体再感不适,这次住院就没能出来。2023年2月11日凌晨,张先生在清华长庚医院逝世,享年98岁。

初识张先生,是在2000年。他为我们首届清华基础科学班的同学们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介绍了高等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还将这些基础知识融汇到量子信息、凝聚态物理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前沿研究方向的应用中。在当时,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张先生当时已经75岁了,为了这门课他从零开始备课,准备讲义。

这门课,张先生一讲就是20年。期间,有一年张先生不慎摔伤了腿,仍然坚持每周去上两次课。

当时,周毅 (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担任张先生这门课的助教,此后,我和祁晓亮 (现任斯坦福大学教授) 都先后担任过这门课的助教。2022年夏天,张先生相濡以沫大半个世纪的爱人去世,我们三个和几位同事一起去看望张先生,留下了这张张先生和三个助教的珍贵合影,不想也成了我们和张先生的最后一次合影。

左起:祁晓亮、张礼、周毅、翟荟

20年光阴荏苒,从学生到同事,张先生最感动我们的,是他对物理学无限的热爱和激情,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永远保持着对物理学新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

张礼先生曾先后在美国、苏联和丹麦留学,理论物理功底非常深厚。他在苏联期间研究正电子物理。正电子现在已经应用到医疗等领域。1985年,张先生和徐湛老师、张达华老师提出了一种计算非阿贝尔规范场散射振幅的方法。这一工作后来被国外同行称为“Chinese Magic”,直到今天仍然被常常提及。散射振幅的研究至今仍然是高能物理中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这个工作也是奠定这一方向的早期重要文献之一。去年,我参加物理系牵头的“理论物理基础科学中心”申请准备工作,为此我们要回顾清华物理系复系40年来最重要的理论物理成果。我们最先想到就是张先生的这个工作。

九十年代,张先生又带领着当时物理系的几位年轻老师和学生,在高自旋体系的宏观量子磁性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995年,在冷原子体系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以后,已经70岁的张先生又带领大家进入这个新的研究领域。张先生在清华高研院组织讨论班研读文献,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冷原子理论研究的小组之一。记得当时张先生常常自己阅读很多文献,做详细的笔记,然后在组会上给我们仔细讲,引导我们入门。当时参加这个讨论班的,有现在澳大利亚Swinburne大学的胡辉教授和刘夏姬教授,现在普渡大学的周琦教授和现在香港大学的张世忠教授。他们后来都在冷原子物理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工作,成为了该领域国际上知名的学者。这是张先生对这个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2007年,张先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Phys. Rev. Lett.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作为这个工作的见证者,我看着已经82岁高龄的张先生沉浸在理论推导计算的激情中,和我们分享每一步进展的喜悦。此情此景,无法忘怀。

我回清华工作以后,我和张先生的办公室门对门。每天张先生都是最早来到办公室的。每次我的组会开始前,张先生早早地就坐在了那里,一边听,一边提问。直到2020年,因为张先生开始腿脚走路不便,来办公室的次数也少了。那时张先生已经学会了用腾讯会议,每次组会开始前,张先生就早早地线上登录了。

“这周组会谁讲,内容为何?谢谢!”每次组会前,张先生都会将主讲人提供的参考文献和相关材料,自己先看一遍。那周的组会因为疫情变化,一时没有决定开不开,通知发晚了几天。张先生怕自己来不及提前阅读材料,就发信来询问了。我回复张先生的邮件,告诉他组会可能要到下学期才能恢复正常了。眼看就要开学了,但没想到张先生再也没能等到这学期的组会。

为什么要选择做科学研究?对于这个问题,我内心中有一个回答。“选择做科学研究,可以像张先生那样,纯粹而简单地活着。”因为纯粹,所以低调。大家现在谈起张先生,大多知道他年逾90,仍执教于讲坛。但张先生还有很多成果、贡献和故事,并不为大家所知。因为纯粹,所以勤奋。他把日常生活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对物理学的求知和探索上。因为纯粹,所以执着。他将自己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光。张先生一生纯粹而简单地生活,如同一块透明的棱镜,折射出的是五彩斑斓的精彩。

2020年初,正值张先生95岁生日之际,我带着女儿和她清华附小的几位同学去看望张先生。临别时,张先生给小朋友们题词,“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学习本领,学习做人。”

 

2023年2月11日夜于双清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青青绿木”。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405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