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就目前情况而言,体检前要求禁食在相当一部分情况下还有必要;但无论哪种情况下的体检,禁止喝水的规定都没有任何科学道理。

撰文 | 王晨光(生物学博士、前协和医学院教授)、李长青(医学博士、旅美执业医师)

有朋友最近做了一次体检,发现血压比往常低许多,向笔者咨询原因,笔者回复可能是因为体检前没有喝水(健康人早晨血压低通常跟身体脱水有关)。朋友说体检哪能喝水?要求空腹,不能吃不能喝,并随手发来体检机构的体检须知:

尊敬的客户:请您在体检前一天清淡饮食,勿饮酒,勿劳累,注意休息;体检当天早晨请空腹、禁食、禁水,勿服药(降糖药、降压药除外)。

国内大部分人都有被要求空腹查体的经历,很多人因此在排队等待时忍饥挨饿。类似情况也多见于住院病人,因国内大部分医院住院病人的抽血时间统一为早上,病人也会被要求抽血前不能吃饭喝水。偶尔有病人在抽血前吃了饭喝了水还会被取消抽血。

那么抽血化验真的不能吃饭喝水吗?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部分回答。

查体抽血前不仅不应禁水,反而要多喝水

抽血化验前可以喝水吗?答案是:可以,并且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前提是只喝白水,避免饮用酒精饮品、果汁、苏打水以及其它添加了甜味剂的饮料。

喝茶和喝咖啡不影响大多数的血液检查指标,前提也是要喝足水,因为茶和咖啡都属于利尿剂。有研究发现咖啡因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故涉及甲状腺指标的血液检查,抽血前不建议饮用含咖啡因饮品。另外咖啡因对血压和心率也有影响——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只喝白水。

酒精会影响肝肾功能,而且喝酒也起不到解渴和补水的作用,反而会导致身体脱水。不光体检前不能喝酒,一般还建议最好24小时之内都不要喝酒。酒精饮品往往还含有糖分或某些电解质,会影响血液检测的准确度。

喝水不影响检查结果,不喝水却可能影响很多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肾功能、血压等。不让喝水的规定不仅无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反而降低准确性。这是因为脱水状态下血液浓缩,会让血细胞计数相对增加,一些人甚至会因为脱水导致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

国内体检前禁水可能是出于影响血容量(指全身有效循环血量)的担心。实际上,一般的喝水主要是补充失水,不会导致血容量无限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增不上去了,喝得肚子撑也没用。但身体脱水却会导致血容量下降,血压降低,这种情况下外周血管会代偿性收缩以维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如果调节不及时,可能会因为一过性大脑缺血而导致晕厥。

研究表明,身体脱水状态会影响多项血液指标。首先受影响的是血细胞比容。这是指血液中红细胞 (RBC) 的体积,是血常规中的一项。脱水是导致高血细胞比容的最常见原因,因为血液中的液体体积下降,导致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上升。人体经过一晚的睡眠,通常在早晨处于一定程度的脱水状态,这时做血常规容易出现这个指标高出正常值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健康出了问题,只要喝足水,血细胞比容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一个人严重脱水,血红蛋白也会相应升高。这是因为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都是基于全血容量计算的,液体成分少了必然导致其它成分的相应增加。

脱水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体内水分的丧失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并诱导加压素释放,从而导致尿液浓缩,从而影响检测结果。血液检查用来诊断肾脏疾病和评估肾功能的两种最常见的指标是肌酐和血尿素氮(BUN)。这两项指标过高表明肾脏功能有一定问题,因为这两种物质都是身体代谢产生于血液中的废物,最终需要从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脱水会减少肾脏的血流量,并会升高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

如果查血之前没有充分喝水,还会给检查带来困难。身体处在脱水状态下,医护人员找到静脉会更困难。很多查体还要求留取尿液标本,脱水状态下,尿量减少,尿液也会浓缩。有些人为了查体留尿,担心到时候尿不出来,特意早晨起来不上厕所,留到查体的时候再尿,这就得忍受憋尿和受渴的双重煎熬。

体检前禁食:成立与不成立的条件

一些常规的体检项目,比如血常规、肝肾功能、传染病指标(主要是艾滋病和肝炎病毒抗体)、甲状腺功能指标等不受进食影响。会受到影响的主要是空腹血糖和血脂检测,进食后血糖和血脂都会增高。检测血糖的目的主要是筛查和随访糖尿病,而检测血脂则是筛查和随访高脂血症。

为什么常规体检一般要检查血糖和血脂?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清楚:一旦诊断了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就意味着未来罹患心血管疾病、肾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加大,需要及时给予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等等。

既然如此,那么从诊断和随访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目的出发,抽血前是不是一定要空腹呢?

先说说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主要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多数1型和少部分2型糖尿病有明显症状。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只需要一项指标,即随机血糖值不低于200mg/dl(换算成国内更常用的单位,也就是约为11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并不需要空腹血糖。

对于无症状的糖尿病,则需要以下三项指标中的两项来诊断:随机血糖不低于200mg/dl(即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低于126mg/dl(相当于7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低于6.5%。如果只有一项指标符合,则需要第二天重复检测。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规范是用糖化血红蛋白来筛查和监测糖尿病。这个指标相比血糖值的优点是它相对稳定,可以反映过去几个月的血糖情况,而血糖值则可以瞬间波动。如果体检者的随机血糖在200mg/dl以上,同时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那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由此可见,要诊断糖尿病并不一定需要空腹血糖。

再说说高血脂的诊断。体检中的血脂并不是单一指标,而是包含了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多个指标。其中高密度胆固醇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血脂,这个指标受进食的影响很小。受进食影响的主要是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尤其是含油脂比较多的食物。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被认为是对健康不利的因素,但不利的方向有所差异,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主要来自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的风险主要是高血脂性胰腺炎。

进食后检测血脂会给低密度胆固醇的测量带来误差。其实与其说是测量,不如说是计算误差。血液中的血脂很多是以一种乳糜微粒的形式存在的,在空腹时,乳糜微粒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比例大约是1:5,而进食后,尤其是高脂饮食后,这个比例可以降低到1:20。如果进食后还按照1:5的比例计算,尤其是甘油三酯较高的情况下,那么计算得到的低密度胆固醇数值就会和实际数值相差很大。有些实验室可以直接测量低密度胆固醇,这种情况下的甘油三酯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可以餐后检查。

因此检测血脂是否需要空腹,要看检测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是有高甘油三酯血脂病史和家族史的患者,那么建议空腹检查。如果是以低密度胆固醇为检验目标,就看进行检测的实验室是进行实测还是计算,如果是实测,那么也没有必要空腹。

对住院患者来说,有些抽血检查是有针对性的,并非用于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这些针对性的指标绝大多数不受饮食影响,因此无需禁食。对健康人的体检,血糖和血脂等受饮食影响较大的指标通常是必检项目,就目前的技术现状而言,还是需要禁食。而且体检项目通常还包含腹部超声、消化内镜等,也都需要空腹进行。禁止除了喝水之外的其它饮食,这点也体现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医学机构的查体抽血前注意事项中。

但无论哪种情况下的体检,禁止喝水的规定都是没有道理的。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体检机构和医院检验科,都将喝水和饮食并列为查体抽血前的禁止项。从科学角度看,查体抽血前不让喝水不仅无益,而且有诸多害处,应该从抽血检查要求中尽快删除。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6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