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由于耐药性,国内幼儿支原体感染后的治疗面临尴尬局面。

撰文 | 王晨光(科普作家,前协和医学院教授)

在中国大陆持续报道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之后,11月22日,世卫组织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要求中方提供更多的流行病学数据和临床信息,以及有关医疗系统当前所承受负担的进一步信息。

自二十年前那场SARS疫情中,支原体最初被错误地当成病原体之后,人们似乎从未如同今年一样关注支原体这种原本并不算少见的病原菌。然而,大众对于这种病原体的认识依然是模糊的,甚至一些临床医生,也不见得完全了解它——比方说,亚洲的肺炎支原体已经普遍耐受阿奇霉素,然而多数医生依然将这种抗生素作为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

以下问题及其答案,可以帮你大致了解支原体。

为什么许多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效?

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可以感染身体的不同部位。身体的哪个部位(肺、皮肤或尿道等)受到影响,取决于引起感染的支原体细菌的类型。

与我们常说的其它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不同,支原体尺寸上更小一些,常规无菌过滤不能除掉支原体;而且它没有细胞壁,许多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胞壁来杀死细菌,这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就对支原体无效。

支原体细菌约有200种,但大多数对人是无害的。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包括肺炎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小解脲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会引起什么症状?

大多数人感染支原体后不表现症状,有症状患者的潜伏期达1-4周(多数在3周左右)。如果出现症状,则表现出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支气管炎、喉咙痛、头痛和疲劳不适感等。症状出现后一般在几天后减轻,但咳嗽等症状可能延续到一个月以上。

大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会表现轻微的肺炎,但通常较轻,很少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这种肺炎属于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2003年因最初错误判断SARS的病原体是支原体,“非典”一词在民众中阴差阳错地被当成了SARS的代名词)。临床上造成非典症状的主要感染类型为肺炎支原体,另外还包括肺炎衣原体或军团菌引起的肺炎症状,也常用来泛指非典型肺炎细菌所引起的肺炎症状,如呼吸道病毒相关肺炎。

为什么支原体肺炎被称为“行走性肺炎”?

“行走性肺炎”不是严格的医学术语,医学术语为非典型肺炎。用“行走性”一词主要是形容这是一类很轻微的肺炎,通常不需要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不影响日常活动,故称其为“行走性肺炎”。又因为引起这类肺炎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行走性肺炎”成了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专用词。

大多数人出现症状后三到五天内开始好转,但肺炎引起的咳嗽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就像新冠等其它呼吸道疾病感染一样,肺炎支原体感染也有类似的高危人群。感染后严重程度和康复时间因人而异,例如免疫功能受损、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经常表现比没有这些问题的人更严重。

肺炎支原体是如何传播的?

支原体通过接触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传播需要与感染者长时间、近距离密切接触。有研究推测肺炎支原体的基本传染数(R0)为1.7,传播性较低。即使在学校、单位等人口密集的场所,传播速度也比流感、新冠等呼吸道病毒慢得多。

任何人都可能感染肺炎支原体,但主要易感人群是学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

支原体感染全年都有零星发生。广泛的社区暴发4-8年发生一次。肺炎支原体感染在秋冬季最常见。

如何诊断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根据典型症状进行诊断。非特异性血液检查(冷凝集素)有助于诊断,但存在误诊、漏诊结果。更特异的核酸检测通常不作为临床诊断支原体的常规方法,仅限于特殊的疫情调查。

支原体感染通常会自行好转,因此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没必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更不要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必要情况下,如何使用抗生素治疗?

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四环素和红霉素类的药物一般是有效的,尤其是第二代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药物是首选。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菌株几乎都产生了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性,因此阿奇霉素这类药物需要排除。成人感染后若需使用抗生素(如免疫缺陷感染者或系统感染者,前面的成人是特指这两者,还是泛指?泛指的话可以删掉,感觉有点绕),可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前文已提到,由于支原体缺乏其它细菌特有的细胞壁结构,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无效。

如果我们暂且认定最近传言的支原体感染情况是真实的,从媒体发布的去医院就诊的照片看,很多患者是幼儿。国内幼儿支原体感染后的治疗面临尴尬局面。因为四环素类药物通常是针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而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建议给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通常被认为是儿童尤其幼儿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国内肺炎支原体几乎都对这类抗生素耐药。对症状严重的幼童,需要由医生根据情况经验用药(如四环素类抗生素)。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目前还没有预防支原体感染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与其它呼吸道感染疾病一样,最基本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外出,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出门去感染风险较高的场所(比如需要就医),建议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部(这是为了保护他人)。

支原体感染后身体能获得免疫,但其保护不是终生的。已知会发生二次感染,尽管再感染时症状较轻。目前医学界对支原体免疫保护的时长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还有哪些有潜在健康危害的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主要是指肺炎支原体,很多人因此忽略了其它感染人并可能导致疾病的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生殖器部位,通过性行为传播。女性感染后可能表现的症状包括性交时疼痛、性交后阴道流血、阴道有不正常分泌物;男性感染后可能出现尿道炎、小便刺痛感、阴茎有分泌物。

人型支原体感染很常见,包括半数女性和部分男性的尿道和生殖器中可以检测到。因很少引起症状,很多人无感地携带这种细菌,一般人无需担心。对于这类支原体,免疫功能受损的女性风险最大,它与部分盆腔炎有关。另外这类支原体还可以通过母婴传递,造成新生儿感染和发烧。

解脲支原体和微小解脲支原体也存在于大多数健康女性的子宫颈或阴道中,少数男性的尿道中也有这些细菌。通常它们不会造成任何问题。免疫功能受损的女性感染这两种支原体后可能出现小便疼痛、腹部疼痛、阴道疼痛、有异味或有非正常分泌物等。

参考资料

[1] Waites KB, Xiao L, Liu Y, Balish MF, Atkinson TP. Mycoplasma pneumoniae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Beyond. Clin Microbiol Rev. 2017 Jul. 30 (3):747-809.

[2] https://www.cdc.gov/pneumonia/atypical/mycoplasma/hcp/antibiotic-treatment-resistance.html 

本文作者为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Sidney Kimmel 癌症中心研究员、癌症生物学系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辐射损伤防护与药物研究室主任、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从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6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