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很难想象,一个稀松平常的喷嚏能够差点要了人命,然而,这样的事就是发生了。根据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的论文报道,美国佛罗里达的一名男子最近做了腹部手术,手术疤痕还没有完全愈合。结果吃早餐的时候,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紧接着开始咳嗽,随即感受到一股温热伴随着腹部疼痛蔓延至全身——弯弯曲曲的肠子从崩开的伤口里喷涌而出。

幸而他被送往医院接受紧急肠回纳手术,才保住了一条命。

撰文 | 路飞

如果让你猜测哪一种事故可能会导致人体的内脏“爆炸”,你可能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车祸导致的穿刺伤云云。因为你永远无法想象“打喷嚏”这种司空见惯的行为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人为什么打喷嚏?

打喷嚏通常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可以使潜在的有害物质,如灰尘、细菌和病毒,无法进入呼吸系统。这一过程由大脑髓质中所谓的“打喷嚏中心”控制,当机体吸入空气过程中,鼻腔内的感受器接受到刺激,传递信号至三叉神经节。信号经由三叉神经传递至脑干的喷嚏中枢,进一步激活呼吸中枢进行反应。深吸气后迅速闭合声门,随后通过鼻腔和口腔迅速排出空气,产生喷嚏。

打喷嚏时,胸部肌肉收缩,机体会主动闭上眼睛、喉咙和嘴巴——通过压缩肺组织将空气排出呼吸系统,这将促使机体触发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应——打喷嚏。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打喷嚏导致的气流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67公里(约46米/秒)。

打喷嚏撕裂内脏

图1:肺部疝气

尽管打喷嚏能够有效地清除鼻腔中的病原体、灰尘和其他刺激物,保护呼吸系统不受侵害,但它也有可能撕裂你的内脏。

对于病态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或长期吸烟的人群,其呼吸系统受损,猛烈地打喷嚏会导致腹腔压力瞬间增大,并导致肺部从肋间隙突出,引发肺部疝气。更有甚者,当肺部深处的高压空气逃逸到胸部和肺部的间隙,这些空气压迫胸部一侧或两侧的肺部时,打喷嚏会直接撕裂脆弱的肺组织。

除了肺部,打喷嚏还会撕裂脆弱的大脑,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甚至会丧失生命。即使没有撕破这层“膜”,打喷嚏仍然会影响大脑——有报道显示,人们打喷嚏后会身体虚弱或视力障碍。

此外,打喷嚏会使血压飙升,从而对血管造成其他严重的损伤。甚至一些猛烈的喷嚏会撕裂主动脉夹层,导致血管破裂。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发病后48小时的死亡率高达50%。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打喷嚏除了会引发背后肌肉骨骼损伤,还会引发眼睛周围的骨头骨折。而这种爆裂性骨折通常是由钝力损伤引起的——比如高尔夫球、网球或棒球,但一个小小的喷嚏能造成同样的后果。

除了眼睛,耳朵也难逃一劫。打喷嚏过程中,由于强烈的气流和压力变化,中耳内的听小骨可能遭受到外力冲击。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冲击可能导致听小骨脱位或骨折,进而影响其正常的传音功能,从而产生听力下降。

对于骨盆底肌肉较弱的人,如分娩、肥胖、更年期和身体创伤或神经损伤的人群,打喷嚏引起的腹腔高压会导致尿液从膀胱中排出,导致漏尿。

如果你有一口种植牙的话,一个喷嚏就可能把牙齿“喷”掉,然后满地找牙。

能不能憋住打喷嚏?

既然打喷嚏会带来这么多潜在伤害,聪明如你肯定会想到:那憋着不打喷嚏不就得了——但事实是,你很难憋住,而一旦你在闭紧口鼻时打了喷嚏,后果可能更严重。

2023年,一名苏格兰男子打喷嚏时闭上了嘴巴和鼻子,这使得打喷嚏产生的压力在呼吸系统内集聚——有时候会达到正常压力的20倍。而这些能量必须找个出口释放,于是导致了自发性气管穿孔。

不过别担心,打喷嚏不可能造成下面这种伤害。当你睁着眼睛打喷嚏(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不用担心眼球被弹出来,因为你的眼球被内外直肌、上下直肌、斜肌以及神经组织固定住了。更不要说,人体的呼吸道与眼窝之间并没有联通。

最后想跟大家说,人体的精妙难以想象,我们的身体对打喷嚏收放自如,正常打喷嚏不用担心受到任何伤害,因为上述许多伤害只发生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

不过,如果你要是像唐娜·格里菲思一样(Donna Griffiths,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显示,这位英国女士于1981年7月26日开始打喷嚏,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打了数百万个喷嚏后,她才终于在1983年9月16日经历了第一个不打喷嚏的日子),那你可能要小心会面临更大的伤害风险!

参考链接

[1] https://pubs.sciepub.com/ajmcr/12/6/1/index.html[2]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4/07/the-dangers-of-sneezing-from-ejected-bowels-to-torn-windpipes/[3]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0896/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62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