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人际、时间和符号三大方面进行讲座的资源管理,因地制宜,因人制趣。

撰文 | 张艺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我是搞语言学的,经常被别人问,你们语言学能干啥?(忽略面对面那非常轻蔑的语气,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他者表述“你们”!站在“我”对面的“你们”!)我一般调侃:啥也干不了,就是没事琢磨为啥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而已(看,我是特别友好的,没有说“为啥您会问”)。一般对方无言以对,但眼神更轻蔑。

语言学能干的事情其实很多,涵盖了语言的生成、演变及其使用过程。它关注语言的结构、功能和意义,探讨语言在社会、文化与历史中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几乎所有的认知、情感表达与社会互动都少不了语言。可以说,没有任何人和学科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因此语言学研究其实无处不在。但是,语言学一直不大受待见,特别是在C.P. Snow提出的“the two cultures” (科学与人文) 框架下,语言学常常处于学科鄙视链底端。原因很复杂,此处按下不表。

我干的其实是应用语言学,就是将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主要研究如何运用语言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很多社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沟通问题。比如如何做一个精彩的讲座之类的沟通问题就是语言学家们不一定非常擅长却能指导一二的(有句话,if you are not good at it, go and teach it!)。

有趣的演讲各有各的趣味,无聊的却千篇一律:专业性强,艰涩难懂;内容量多,信息繁杂;内容跳跃,衔接性差;内容陈旧,无新信息;幻灯片文字过多,难阅读;幻灯片文不对题,难理解等等。要对付这些问题,好像没语言学家什么事!

其实演讲无聊是本能,有趣却需要学习。趣味训练缺席,我们只能在无聊的本能惯性里蹉跎。那训练趣味性是语言学家的活吗?呃,我可以保持沉默吗?先聊点别的吧。

日常无聊演讲非常多,听众为什么那么能忍呢?原因主要有两大点。一、我们的文化是听众、读者责任制 (listener/reader responsible),听不懂,责任在听众,不在讲的人。就跟我们经常问孩子和学生,你听明白了没有?但西方文化是作者责任制,因此他们习惯问的是Do I make myself understood?

这两种文化模式在写作研究中其实已经逐渐被抛弃了,只是在日常中还是有很多痕迹。比如我们吐槽项目申报,我们很少会说我申报书写得不好,但经常会说,那些评审专家就不懂。我想说,做好你该做的,其他人的事我们管不了。很多中国演讲者的听众意识真的很差,他们能在听众迷茫甚至愤怒的眼神里自我陶醉,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能耐。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训练。首先我们的演讲能力训练太少了,跟美国那些小学一年级就各种项目和presentation的教育体系比,那是相当少。现在很多高校有演讲训练,但据我观察,也有一些是非常皮毛,只追求花哨好玩,不追求内容质量。

我们从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转型到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交往,但以前的痕迹还是能在交往中看到,比如我们的交际规矩多,对什么人要怎么说话,规矩遵守多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少了。比如尊称要用“您”,对平辈用“你”等。我们的死记硬背式语言教学也让我们很多人交际情景分析无能化,他只能照搬某些套路,不明白套路后面的目的和功能是什么,这也限制了发挥。模仿套路的演讲往往会无趣,需要了解在某个演讲场合,你想实现的目的是什么,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有多少种手段,然后去选择。

比如介绍一个演讲人,大部分人都是照着稿子念那又长又臭的发表论文和专著,这些听众早都知道了,那就相当于走完介绍程序,却没有真正介绍这个人。其实应该介绍那些听众在讲座海报上看不到的信息,比如演讲者对这个学科的贡献,他/她的学术经历对其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影响,或者这个讲座的内容可能可以为听众带来的惊喜等等。这些对听众来说才是新信息。

知道病因了就开始治病。从演讲要素开始。首先,大伙觉得一个好的演讲,哪些因素最重要?演讲者的身份、台风、口才,内容的逻辑性、深刻性、趣味性和视觉辅助的恰当性?您是不是选了内容的趣味性?但为什么一定要排序?

其实每个要素对每个发言人和不同场合的重要性都不一样,需要动态平衡。如果你很牛,那么你讲东西可以口才不那么出众内容不那么趣味,完全不用PPT,以深刻性完胜,但如果你只是个小土豆,那你就得在台风、口才、逻辑和趣味性等下足功夫才能让听众回味无穷。动态平衡能力其实就非常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对引人入胜的那些演讲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不难发现,每一个演讲者的长处都不一样,也都有短处,但得到的评价都很高因为人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是有限的,一美遮百丑。你只要有一项特别突出,大家就会满意的。总体来说,引人入胜的讲座一般都特别擅长用故事方式包装研究,因为故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信息获取方式。

肯定有人说学术讲座怎么能讲故事?其实学术讲座也是一个故事,讲的是学术研究背后的探索历程和智慧的积累。每个学术讲座都有其独特的“情节”,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探索,到结论的揭示,这一系列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而学术讲座中的讲者,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通过语言、数据、案例等多种方式,引导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故事世界”。当学术讲座以一种故事化的方式呈现时,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日常演讲有学术讲座、会议发言、论文答辩、项目答辩和评比答辩等,如果我们每一次演讲都能提高一点时间利用的效率,那真的会少浪费一些生命。

要做一个好的演讲,需要从人际、时间和符号三大方面进行资源管理。此处有跨界管理学的嫌疑,但管理这个概念很重要,它体现了演讲者的主动性,这还是回到了我们的语言学。我们经常听人吐槽:没办法,讲不完,才给三分钟,没办法,讲不清楚,不让用PPT。其实这些都属于被动派的事后找理由,一个好的演讲者应该能因地制宜,因人制趣,就菜下饭。

人际资源管理

人际资源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讲给谁听?他如何能听进去?需要思考你和听众的权力关系如何,谁的话语权更大一些?你和听众的信息差距在哪里?你和听众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在哪里?你希望通过这个讲座对听众的哪些方面进行改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管理在中国传统方式的交流中意义更突出。在当今社会的演讲里,其实听众是上帝,内容为听众服务。同一个东西,对不同的听众应该有不同的讲法。

我经常说,但凡讲东西通俗易懂的人一定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因为他们善于放下自我,去思考听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然后根据听众的实际情况去将自己的内容按照听众能接受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讲述的时候要考虑到听众的认知模式,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个知识诅咒(knowledge curse)问题,就是我们在一个圈子里混久了总会习惯性认为别人也应该懂我们的专业知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回到自己以前的非专业状态重新出发,才能明白听众的知识盲点在哪里。

比如一个医学讲座,你从病例切入就往往比从一堆文献切入要对听众友好得多;一个语言学讲座,你从语言现象入手就比砸一堆艰涩的语言学理论要更能减轻听众负担;哪怕是一个物理学讲座,你也可以从物理现象落脚,呈现你关注的物理问题是什么,层层深入,把听众从他们熟悉的现象带到理论探讨。

当然听众也分主次,博士论文答辩的听众有学生,评比答辩有吃瓜群众,需要考虑他们的需求吗?考虑听众需求,不是让你盲目地照顾所有人的需求,而是判断在某个特定的交际场合谁是有话语权的听众。

时间资源管理

时间是讲座的要素,我们经常听讲座发现演讲者快速拉PPT说“这个不讲了,来不及了”,或者时间到了演讲者还没扯到PPT的三分之一就只好终断了。这种就是典型的没有时间管理概念的演讲。讲者需要根据听众的需求将不同信息分配权重,按照权重跟时间匹配。

演讲和写作一样,应该是思考的逆序。什么是思考的逆序,就是你将所有的信息进行筛选之后按照重要性分配时间比重。比如博士论文答辩应该突出你结果的精彩,而不是将你从入学那天开始的血泪史一一道来,特别是那些文献回顾,真的是一带而过就好了,如果你到答辩还需要拼死论证这个研究的gap,那么答辩委员会的人会后悔开题的时候没把你毙掉。并且如果你的结果不精彩,血泪史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有时候听学生在博士生论坛讲他们的论文,20分钟的陈述,15分钟过去了还在介绍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或者文献回顾,其实没有任何必要,这些对于听众来说都属于已知的信息,不需要再啰嗦,应该把大头放在研究结果和分析上。当然如果你的方法有重大创新,那么在方法部分分配的时间就应该多一点。学术会议发言也是,都是一个圈的,谁不知道那些基本概念和文献?你把研究结果的精彩摆出来,观众会去想你的方法对不对,你的定义是不是有问题,然后在问答里可以问。

听过某个单位的年度评优答辩,答辩人只有五分钟陈述时间,结果几乎没有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人。大家各种啰嗦,强调自己单位工作多辛苦,真的是特别无聊。这五分钟不是让你来诉苦如何完成本职工作的,而是用来讲你过去一年干了哪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做了哪些新举措让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在人人都苦哈哈的年代,你讲一下如何轻松完成工作任务或许更能让你赢得评委的一票。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曾在她的某篇文章说过:“对于公众来说,只有当问题能听懂,才会关心答案;你要先花时间讲谜,你做的事才有意义。用80%的精力讲述自己研究的20%(问题),用20%的精力讲研究的80%(工作)”。

符号资源管理

许多人的PPT是六线城市婚纱房风格:颜色乱搭,红色被套,紫色墙纸,绿色窗帘,蓝色柜子。但视觉辅助工作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设计师路线,色彩条纹和质地搭配出巴黎时装周的感觉;另外一条是普通人的路线,简单清爽。先问自己有没有设计师的天分和品位,如果没有,果断走普通人的稳妥路线。这跟穿衣搭配一个道理,如果你会搭,穿得美大家自然赏心悦目,但如果你没有信心,那就黑白配最稳妥,它不会让你出众,但也不会让你出丑。

PPT的模板尽量选择不要背景,如果一定要背景,选择线条形状简单,占位面积小的那种。模板用白底黑字或者深底白字。深底白字有风险,如果演示厅的光线比较亮,很有可能就看不清楚,我永远是白底深字。颜色搭配上,记住前麦肯锡邱天女士的一句话:你的颜色使用有多克制,你的PPT就有多高级。个别需要突出的地方可以用不同颜色标记,但整个PPT保持一致,并且不要跟主板颜色冲突。格式要工整对齐、清爽。

在内容呈现上,尽可能用图片和表格来展示复杂的关系,让图示信息和口头表达形成信息输入的互补。对于PPT上的文字,不要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提炼升华(例如“这个研究领域目前存在三大问题”这一类套话尽量不要出现),要使用产生最大压缩效果而又不丢失信息或知识的表达(例如:人之初、性本善),减少使用没有意义的功能词(如中文的“是”“的”之类,英文的be动词、连接词等),文字表述的形式的工整可以减轻认知干扰。通过表述的变化,将同类内容格式统一有助于读者获取关键信息。

要做好人际、时间和符号资源管理,有六大注意要点:

1)Less is more!大家总觉得有说不完的内容,其实信息是有层次的,觉得讲不完的都是没把信息层次搞清楚,各类细节啰里吧嗦的。如果搞清楚层次,那就可以用有限的信息激发无限的兴趣和探索。在演讲的时候,一定要将问答时间留出来,不少内容可以留到提问阶段再展开。

2)Whenever in doubt, cut it out!有些东西你觉得讲不清楚,那就不讲。不要提一下,又说“哎呀,这个我讲不清楚”。又比如,有些人展示一个表格,里面的信息密密麻麻,演讲者就道歉“哎呀,看不清楚。”如果看不清楚,就不要放在那折磨听众,换一种能清楚的表达方式。

3)Form follows function!很多人过于遵循形式而忘了功能。比如很多人都会有一个介绍页,里面是introduction, methodology, findings and discussion。但这些地球人都知道的东西不需要啰嗦,除非你是先讲discussion再讲methodology的。其实如果讲座设计得对读者足够友好,内容足够铺垫之后会自然而然转到下一部分,并不需要所谓的内容介绍。标题也是,不要放那些空洞的大标题,如“methodology”,而是要具体落地的内容,就是到底是什么方法,让听众即便跑了一会儿神,回来还能知道你在讲什么。你让听众舒服,他们就会对你满意。

4)Newness is the new sexy!任何一个讲座都要给听众提供有用的新信息,如果你没有新信息,找一个新的视角,如果你没有新的视角,找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比如用舞蹈把研究结果展示出来。不要站在那里说地球人都知道的信息,真的很无聊。

5)Practice makes perfect!演讲需要练习,可以练习,而且练习机会无处不在。比如,听一个讲座之前想如果我来讲,我会如何呈现信息,再去听,然后把自己设计的呈现方式和现实讲座对比,有意思的就学习,无聊的就想讲者可以怎么改进。

6)Respect earns respect!尽最大的努力尊重听众的时间、兴趣和需求。哪怕你没有很高的水平,但你的善意能赢来听众的尊重。

还有很多关于如何设计内容,如何让讲座变得有趣有料的方法我就留给大家自由发挥吧。或者如果你们还想看,就留言,我也是可以来续集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Always try to lift yourself out of your parochial mindset and find out how other people think and feel. It may not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in all spheres of life, but it will be a source of continuing kindness to your readers. (By Steven Pinker)

“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惑。虽然这不一定使你在生活各方面都变成更好的人,但它将成为你对他人保持恒久善意的源泉。” (By Steven Pinker)

注:本文初稿发表于作者科学网博客,此为修订版。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655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