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返朴》的推送。为了确保不与《返朴》失散, 请在您的微信中点亮“返朴星标,并在文末右下角常点“在看”。点亮“星标”办法:点击本文上方蓝字“返朴”,进入返朴公众号主页,点击主页右上角三个点,在弹出的菜单里点击“设为星标”。


撰文 七君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30天,今天给大家来一道提神醒脑的美国高考送命题。


1982年5月1日的美国高考数学卷有这样的一道题——

 

 

咱们先审题,这道题是说,小圆的半径只有大圆的三分之一;如果小圆绕着大圆滚回原位,那么它转了多少圈?

 

备选项有5个,这个不用翻译大家也能看懂。

 

先不说答案,你会选什么?

 

相信很多人会选 B,这道车祸现场题的出题人也是这么考虑的。

 

如果把大圆圆周拉直,那么它的长度应该是小圆圆周的3倍,所以小圆绕着它会滚3圈对吗?

 

并不。

 

不信的话,我们动手实操一下。

 

大家看,小圆绕了大圆四分之一的时候,已经转了一圈了——

 

 

绕大圆一整圈的话,实际上小圆转了4圈。所以正确答案是4,并不在任何一个选项里。


根据出卷方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事后声明,这场美国高考出卷方的答案是错的,而在当时参与这场考试的30万考生里,只有3个考生给出了正确答案。

 

最后,证明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做错了,除了那三人,所有人的分数都被扣回去了。

 

纽约时报1982年5月25日对这次高考数学题出错事件的报道(白框)

 

30万人里只有3人做对,其实是因为这个现象太不可思议了,因此它在数学上也得到了赐名——硬币悖论(coin paradox)

 

如果是用两个半径一模一样的圆来玩的话,我们发现,其中一个绕另一个公转了半圈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自转了360度了。如果绕另一个圆公转一整周,那么它自转了720度,也就是2圈。


 

这种题有没有套路解法呢?其实是有的,答案就是:公转的圆的圆心画出的圆的半径和这个圆的半径之比。在下图里,就是绿色的这个圆的半径和小圆的半径之比。


 

以1982年那道高考题为例,公转的圆心的轨迹是个圆,而且它的半径是小圆的4倍,所以是转4周。

 

如果两个圆直径一样,公转的圆心绕过的圆形轨迹的半径是它的2倍,所以是转2圈。


所以硬币悖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大家来画重点了,硬币悖论的本质,在于公转的圆的每一个点画出的路径并不是圆形,而是腰子的形状——肾形线。


肾形线(红色)


如果两个圆半径相等,那么轨迹就是另外的器官——心脏线。孔子曰过,根据看问题的角度,这种线也可以看成屁股线。


 

心脏线(蓝色)


其实,解硬币悖论的思路也可以用来解答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提出的另一个绊倒了许多人的悖论。

 

在《论力学》Mechanica这本书中,问题很多的亚里士多德给大家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半径为 R 轮子在地上滚一周,在没有发生滑动摩擦的情况下,轮子上每一个点行走的距离都是 2πR 对吧?


 

这个轮子可以看作是很多小轮子一个一个套娃套出来的。小轮子相对大轮子也没有发生滑动摩擦,大轮子滚一周,小轮子也滚一周。可是,小轮子的半径 r 明明比大轮子小啊,为什么小轮子上任意一点的行走距离也是 2πR 呢?


 

这个悖论也被称为亚里士多德饭桶圆桶悖论(Aristotle's wheel paradox)两千年来,这道题成了众多世界驰名理科生的送命题。

 

比如,伽利略的解法是,如果把圆形轮子看作是有很多个边的多边形构成的,那么小轮子在滚的时候,跳过了一些空隙...总之伽利略的意思是这样的——



多边形在滚动的时候,中间的小多边形上的任意一点是跳着前进的,并没有走完大多边形的全程。伽利略由此推论,圆形也是相同的情况。


这道题使他深信,如此一来,轮子就是用带有无穷多孔隙的材料制成的,因此物质必然是用很小的颗粒,也就是原子构成的。



等等教练,原子论还可以这样推?(大叔“嗯”音效)




但是利用做美国高考那道题的思路,我们就能越过伽利略的无穷脑“洞”,得到这个悖论的解法了。

 

实际上,和直觉不一样,大圆上的每一个点行走的路径长度并不是2πR,而是大于2πR,画出来是这样的线条,头秃吧。


 

这个线叫做摆线。


 

同理,小圆上的每一点画出来的轨迹也不是直线,也是摆线,只不过小圆的摆线长度比大圆的摆线要短,因为圆滚一周,摆线长度是半径的8倍。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悖论还可以得出集合论中的一个推论:不管2段线段各自有多长,它们所拥有的点的数量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线段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在另一个线段上找到对应物。


这个推论放到整数里也是成立的:所有偶数的数量等于所有整数的数量。



话说回来,其实在生活中屁股线还挺常见的。

 

相信你见过圆形杯子里液面的这种柯基臀部形状的反射光斑吧——


圆锥形杯子里液面的心脏线

 

它就是屁股线的形状。这是因为,当入射光和圆锥斜边,也就是杯壁平行时,圆锥的回光线(一束光射到曲面上,反射回来的线条)就是屁股线。


在液面,入射光在锥形杯壁的反射光可被看作点光源,它会形成新心脏线形状的回光线。


屁股线还有和日常生活中一个大家熟悉,但始终不明白原理的现象有关。


 

歌手们飙高音的时候,为什么要把麦拿远呢?

 

其实,这是因为大多数的麦,也就是风靡了50年的SM58麦接收声音的范围是屁股线勾勒出的屁股形状的——


大多数麦克风是心型指向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心形区域的声音,才能得到有效接收。

 

这种麦也叫心型指向的,它可以有效屏蔽麦克风后面的声音,比如观众声浪的声音。所以歌手们要让粉丝合唱的时候,就必须把麦对准观众。


心型指向的麦克风可以有效屏蔽麦克风后面的声音

 

心型指向的麦克风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拿太近时会产生近接效应(proximity effect)——低音会放大。反之,拿远的时候,低音炮就被弱化了。所以在飙高音的时候,为了突出高音部分,KTV歌手们就会把麦拿远。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大哥的实地演示——


近接效应:心型指向的麦克风靠近声源时,低音部会被放大,反之减弱。

 

全向式麦克风,也就是可以接受以麦克风为中心的球内的声音的那种就没有这种现象。


懂了,学好数学,喝个奶茶唱个K都是腚记你的形状。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无标注图片来源网络。动图来源和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返朴》新冠病毒专题


上下滑动可见全部报道  
经 验 与 反 思

  • 新冠抗体检测准确率可能仅有50%!为什么?怎么破?| 117疫情观察

  • 全球复工,“免疫通行证”真的可行吗?

  • 开棺验尸:各国到底何时起出现新冠病毒感染 | 117疫情观察

  • 拯救绝症猫咪的神药,许是治疗新冠的真正特效药

  • 类川崎病、脚趾“冻疮”、缺氧不难受……新冠感染还有哪些怪症状?

  • 人类只能与病毒“相杀”?病毒学家:“策反”也可以

  • 儿童复学,家长不安全?看各国数据怎么说 | 117疫情观察

  • 驱之不散的复阳阴影:究竟是终身带毒,还是二次感染?| 117疫情观察

  • 瑞德西韦研究结论矛盾:曹彬称方案不同无法相比

  • 英国首相说抗体检测会是“转机”,它真的那么有用吗?

  • 117疫情观察:详解病毒基因序列追踪流调大法 | 史隽·Ⅶ

  • 瑞德西韦在华临床试验被迫终止,近300项研究蜂拥而上,专家呼吁建立国家级临床试验网络

  •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V

  • 抗体检测保证安全返工?WHO警告有抗体不等于能免疫

  • 117疫情观察:群体免疫还远着呢 | 史隽·Ⅵ

  • 117疫情观察:波士顿146位新冠感染流浪汉竟全无症状 | 史隽·V

  •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Ⅳ

  • 117疫情观察:各州自治显神通 | 史隽·Ⅳ

  • 疫情之下,读预印本论文的正确姿势

  •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Ⅲ

  • 《自然》最新报道:全球新冠疫苗研发概况

  • “人民的希望”尚未成真:瑞德西韦仍待验证

  •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现在不是谈胜利的时候,中国需要明确的“解封”路线图

  •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Ⅱ

  • 《科学》社论提醒美国政府:疫情是真实存在的|附Fauci采访

  • 王辰院士: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 117疫情观察:新冠无症状感染的威胁 | 史隽·Ⅲ

  • 117疫情观察 | 史隽·波士顿篇·Ⅱ

  • 专访汤胜蓝教授:疫情直报和院内感染两大顽疾怎么破?

  • 117疫情观察 | 颜宁·普林篇·Ⅰ

  • 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为何预想的全球合作没有出现?

  • 新药研发专家的抗疫日记:愿临床数据不再引发悲剧 | 117三人行

  • 问世快,上市慢,量产还难说:新冠疫苗何时拯救人类?

  • 全球疫情高峰何时到来?多久能结束?硬核主任张文宏全面解读

  • 各国实验室趋于寂静,科研人员做好准备应对疫情的长期干扰

  • 中国第一波、欧美第二波,还会出现第三波大疫情吗?

  • 新冠阴影下的德国抗疫百态:二战以来最大挑战

  • 各国抗疫作业自己做,中国该如何应对输入压力?

  • 专访公共卫生专家汤胜蓝:WHO正在失去主角光环

  • 波士顿新冠暴发危机:Biogen年会病毒大传播始末

  •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已成“大流行”,总干事怎么说?

  • 曹彬:抗新冠病毒治疗有药可期

  • 天花是怎么消灭的?一场众多孤儿活体接力的救世壮举

  • 武汉疫情暴露政府治理能力短板,突破口何在?

  • 中国延缓了病毒的全球传播,各国公卫比拼才刚刚开始

  • 新冠病毒源于美国?“专家”到底错哪

  • 武汉一线专家详解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他们是窒息而死,过程很痛苦

  • 悲剧换来制度的改革:记制药史上最悲催的一次临床实验

  • 非典之后,为什么这些治愈的病人更绝望了?

  • 彻底扑灭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1920年是如何做到的?| 展卷

  • 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

  •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 控制疫情,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时间 | 专访清华药学院院长丁胜教授

  • 前夜:新冠病毒传播时间线详解 | 117三人行

  • 应对疫情,春运人口回流情况如何?基于春节前人口流动模拟的预测

  • 赵国屏院士:科研、疾控和临床缺乏协同,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教训”

  • 这些野生动物的病毒怎么就到了人类社会?为何现在比过去多那么多传染病呢?

  • 需要评估“封城”的影响;尚无经验证的疗法 | 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布会实录

  • 专家呼吁:避免重复检测新冠病毒,不确诊不应影响治疗 | 117三人行

  • 专家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 | 117三人行

  •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能从抗击非典中汲取什么经验?


硬 核 科 普

  • 疫情或再度来袭,医生能罩住我们吗?

  • 祁海详解新冠病毒免疫反应,颜宁、张文宏、曹彬等专家齐聚头脑风暴

  • 哪种消毒液对冠状病毒有效?| 117三人行

  • 体温变低了?看看你是不是涂了化妆品

  • “死神”蝙蝠是如何与病毒共舞的?

  • 全球遭遇新冠检测难题,多国专家联合支招

  • 警惕!不应过度解读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 莫被误导!准确理解新冠病毒可能分为两种类型,且在暴发早期就已并存

  • 除了紫外线,这些光也可以杀死病毒

  • 全世界只有少数实验室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它们长这样

  • 传播力胜过SARS,需要担心新冠病毒变异吗?

  • 炎症风暴:人体免疫系统,是怎样反噬自身的?

  • 给你的生物网课加点料:世界最大冷冻电镜基地给青少年的7个科普锦囊

  • 中国结构生物学家发力:揭示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瞬间

  • 西湖大学团队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细胞受体的空间结构

  • 以史为鉴:也说新冠肺炎的血浆疗法

  • 有抗体就能清除病毒吗?认识抗体的复杂性

  • 宅在家里不动,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病毒,那条静止的河流

  •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专家教你告别阴谋论

  •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和传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 Remdesivir到底是不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神药”?

  • 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肯定会研制成功?

  • 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为何还没研发出来?

  • 权威观点: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新药开发为啥那么难?

  • 中间宿主亟待确定!武汉病毒所确证新冠病毒极大可能源自蝙蝠

  • 比起流感,为什么全世界更害怕新型冠状病毒?


科 学 防 护


  • 明白了口罩的核心材料有多难造,你就知道怎么判断假口罩了
  • 肺炎恐慌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6个心理防护方案
  • 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事实可能正相反
  • 怎样应对新冠病毒空气传播?| 117三人行
  • 冠状病毒在体外可以存活多久?| 117三人行
  • 开工在即,面对新冠病毒,如何练成“百毒不侵体”?
  • 怎样安全吃喝拉撒?旅途最全防护指南请收好
  • 一次性医用口罩怎么做出来的?如何消毒?
  • 世卫组织建议:如何在家护理疑似新冠感染者?附正确的打喷嚏、洗手方法 | 摸象记
  • 病毒来袭,科学家告诉你这样选口罩 | 117三人行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相关阅读

1  那些让学术名流刻骨铭心的数学题

2  和数学家恋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小学版) | 贤说八道

3  梦中能做数学题吗?

4  与陶哲轩“共舞”的一个周末 | 数学家发现纪实


近期热门

1  天才与良知——那个尖锐的物理学家泡利|泡利诞辰120周年纪念

2  开学第一课,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对你说

3  痴迷马拉松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程亦凡

4  谷歌“量子霸权”核心人物:我为什么从谷歌辞职?

5  开棺验尸:各国到底何时起出现新冠病毒感染 | 117疫情观察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点“在看”,防失联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791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