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X光的发现改变了世界。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一大批科学家却被自己的研究抢先击倒了。纵观科学发展的一幕幕悲壮故事,里面凝聚的是人类科学探索的勇气,这是文明最可贵的精神。

撰文 | Ivan

1895年11月8日下午,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一个人在里面捣鼓着阴极射线的研究。

就在这样的不经意间,他意外发现了 X 射线!当伦琴夫人安娜从第一张X光照片上看到自己的手骨时,失声惊呼“我看到了自己死后”

伦琴故居上的纪念壁画,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从此,现代科学史邂逅了一个伟大时代,回望人类科学发展的百年征途,到处都有X射线的不朽丰碑: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发现晶体中X光的衍射;

1913年,英国科学家布拉格父子的研究使得X射线成为研究晶体结构的探针,DNA双螺旋的发现就是X光的功劳;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开创,同样受益于X光的发现,医生无须动用手术刀,便能观察患者内部的结构和运动……

可是,这样一个改变世界的伟大研究背后,却有着一段闻者落泪的悲壮故事。

359位殉道者

在德国汉堡圣乔治医院的花园里,静静矗立着一座纪念碑,它有个独特的名字——X射线殉道者纪念碑(X-ray Martyrs' Memorial)。

为了纪念那些因在医学上使用辐射,特别是X射线而献身的先驱者,德国伦琴射线学会在1936年4月4日立起了它。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刚建成时,石碑上镌刻着15个国家的169位医生、物理学家、化学家、技术人员、实验室助理和护士的名字,到了1959年,这份名单增补到359个。

排在石碑名单首位的,是圣乔治医院放射科的创始人海因里希·阿尔伯斯-勋伯格(Heinrich Albers-Schönberg)。

这位老哥对X射线的研究是非常狂热的,不仅创建了期刊Fortschritte auf dem Gebiete der Röntgenstrahlen(《X 射线新进展》),撰写了放射学技术的教科书,还是德国伦琴学会的创始成员之一。

海因里希·阿尔伯斯-勋伯格,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可是,一百年前的科学家哪里知道X射线对人体有着致命危害?

在他们眼里,这种无色无嗅无感觉,却能轻易穿透固体的玩意简直是外挂般的存在,做实验时几乎毫不设防。

1908年,长期暴露X射线下的勋伯格不幸罹患皮肤癌。为了活命,他选择“壮士断腕”,截去右手中指和左臂膀。

但这只是徒劳,1921年6月4日,勋伯格在癌症的折磨下痛苦地离去,终年56岁

再来看个惊悚的,伦琴故乡的博物馆里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博物馆创始人、早期放射专家克劳斯留下的截肢的手。

克劳斯的左手因为被X射线过度照射而癌变,为了警示后人,他将自己截下的手保存在伦琴博物馆内,断手为诫……

图片来源:网络

X射线在祸害了一众欧洲科学家后,也没落下大洋彼岸的美国。

1896年1月5日,当《维也纳新闻》首次报道这种神奇的新型射线后,北美大陆也闻风而动喧腾起来,享誉世界的发明家爱迪生立马对此展开了研究。

全世界第一篇有关 X 射线的报纸报道,图片来源:kathylovesphysics.com

爱迪生发挥了研究灯泡的头铁精神,用穷举法对1800种化学物质进行实验,终于发现钨酸钙是最好的荧光材料,并顺利制作出了风靡世界的方锥型头戴观察仪。

随着研究的深入,爱迪生逐渐开始感到左眼失焦和肠胃不适,于是他把X光管的预热工作交给了得力助手达利。

那时候的预热手段非常粗放,研究者直接把手放到X光管和荧光屏之间,当看见手骨清晰显现时,就表明机器完成预热可以工作了。

爱迪生正通过X光检查达利的手,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dayofradiology.com

可怜的达利因为长期暴露在X光下,没过几年手部和脸部就出现问题了,1902年因癌变直接截去右手4个指头和整个左手,再后来干脆截掉2只胳臂...... 

即便如此,他最后还是没能逃过X光的索命,在1904年10月去世,年仅39岁,是美国第一位X光的捐躯者

亲眼目睹助手的惨死后,爱迪生深受打击,从此放弃对X光的一切研究,并直到临终都拒绝X光检。他曾心有余悸地表示:

“别跟我谈 X 光,我怕它......”

类似经历的学者还有很多很多:

1906年,率先在手术中使用X光的美国医生威格尔,在截肢2年后因癌症扩散去世;

1908年,第一个拍摄了人类脊柱X光照片的英国医生爱德华兹,因放射性损伤截去了左臂;

1927年,德国最负盛誉的X光摄影师吉赛尔,因过度承受辐射而罹患癌症去世;

1929年,安装了美国第一台X光治疗仪的医生格鲁伯,在左手截肢后又接连经受90多次手术磨难,最后死于癌扩散......

我们很难一一介绍每位殉道者,但这些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独特而悲壮的故事,值得每个后来人缅怀。

据说,伦琴学会曾在1920年举办过一次晚宴,在场大多数学者因为缺胳膊断手,面对端上来香喷喷的烤鸡根本无福消受,只能落下了悲伤的泪水。

疯狂的年代

被X射线伤害的,不仅有这些专家学者,还有无数的民众。

1896年2月19日,爱迪生带着4台便携式X光设备出席全国电器博览会,数百人排起长队,只为了一睹自己的骨头。

当人们在神奇的射线下看到自己透视的影子时,三观直接震碎一地,五花八门的用途瞬间被开发出来

有时候,人类的脑洞真的很大。

当时的年轻女性都以拍摄 X 光照片为时尚,她们纷纷涌进X光照相馆,只为拍上一张具有“骨相美”的艺术照。

达官贵人们也是抢着接受X光的洗礼,德皇威廉二世、沙皇尼古拉伉俪、葡萄牙皇后阿米莉亚都在第一时间留下了X光艺术照,甚至连伦琴本人都是X光照相的爱好者。

1900年,美国一幅描绘X光照相的漫画,图片来源:Fine Art American

更夸张的发明是X光试鞋机,这玩意几乎成了每家鞋店的标配。

X光试鞋机的广告,图片来源:siemens-healthineers.com

1米多高的机柜下面安着X光发射管,可以把鞋子轮廓和脚指骨投射出来。据当时鞋店的说法,店员可以根据脚部的X光片帮助选出最合适的鞋子......

值得一提的是,试鞋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生产,一直到70年代才彻底消亡,心疼那半个世纪人们的双脚。

而最让笔者服气的发明,则是X光脱毛疗法。

当时有些大聪明发现,人长期暴露于X光下毛发会自然脱落,于是发明了这种硬核脱毛疗法,只需要在X射线下躺20个小时就可以达到全自动、无痛持久脱毛的目的。

想想现在每天为脱发犯愁的场景,笔者其实还挺羡慕那时候的人......

X光脱毛疗法的广告,图片来源:imss.org

那个年代的疯狂放在整个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人们在对新发明认知完全不足的情况下,就火急火燎地将它全面引入生活。

步子跨大了那肯定是要扯到蛋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936年因为滥用X射线死亡或者是得病的人多达几十万。

在X射线上吃了这么多亏以后,人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1925年,第一届国际放射学大会在伦敦召开,首次提出X射线的防护问题。

1928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二届大会上成立了防护委员会,并制定出最早的X射线操作规范。

此后随着防护措施的日趋严格和X光设备的迅速改进,医疗中的X光灾难才慢慢成为历史。

科学的拓荒者

回首X光技术的开拓史,科学家们作为人类最勇敢的拓荒者惨遭重创,几乎全军覆没。

1936年6 月,美国第11届伦琴协会主席布朗写了一本书,American Martyrs to Science Through the Roentgen Rays(《美国献身于伦琴射线的科学烈士》)。

他在书中深情撰写了28位X光殉难者的传记。悲剧的是,布朗后来也因X光辐射引发的癌症而去世,写到最后偏偏遗漏了自己......

1936年,众人在殉道者纪念碑前缅怀,图片来源:springer.com

科学家们试图创造未来,却被自己的研究抢先击倒的故事,历史上重复上演太多次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时候的科学家都是用嘴来吮吸移液的,这些不要命的家伙吸过伤寒杆菌、沙门氏菌、炭疽芽胞杆菌、链球菌、梅毒螺旋体、肝炎病毒......

有调查指出,那个年代约有40%的实验室源感染事件都是因吮吸移液导致的,几乎每5次吮吸移液操作中就有1次会发生感染。

在隔壁化学领域,同样有着一项极为悲壮的研究——氟的发现。

这是化学元素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课题,从舍勒开始历经100多年才被制造了出来,其间十数位化学家先后因此中毒殉难。

最终发现氟单质的莫瓦桑曾在临死前感叹:氟夺走了我10年的生命!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纵观科学发展的一幕幕悲壮故事,里面凝聚的是人类科学探索的勇气,这是文明最可贵的精神。那些殉道者们敢想敢做,哪怕以血肉之躯去试错,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X射线殉道者纪念碑的铭文是这么写的:

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牺牲的科学家们致敬

他们是医学上安全使用X射线和镭的英勇先驱

不朽,是他们的荣耀

作为科研工作者,大家在认真遵守实验安全规章的同时,也记得感谢一下这些为我们探路的先驱们。

参考资料

[1] https://en.jinzhao.wiki/wiki/Wilhelm_R%C3%B6ntgen

[2] https://en.jinzhao.wiki/wiki/Monument_to_the_X-ray_and_Radium_Martyrs_of_All_Nation

[3]《文明的代价:人类「误用」「滥用」科学遭反噬》,人民网,2015-03-13

[4] https://kathylovesphysics.com/2018/10/18/a-sensational-discovery-die-presse-january-5-1896-first-newspaper-article-on-the-x-ray/

[5] https://www.internationaldayofradiology.com/app/uploads/2017/09/IDOR_2012_Story-of-Radiology_RZ_lowres.pdf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题图来源:维基百科。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409篇文章 6小时前更新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致力好科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