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起身、跑步、下楼梯,伴随这些日常动作,你的膝盖可能会经常“咔哒”作响,有时一下就影响了心情,让你担心膝盖有什么问题。令人意外的是,目前学界对其真正成因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最近的一项研究汇总了过往103项、超过3.6万人的膝关节弹响声研究,给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结论。

编译 | 小叶

伏案工作数小时,站起来松动一下筋骨,只听得膝盖“咔哒”一声;周末难得出门跑步,结果一抬膝盖,又是“咔哒”一声。自己的膝盖仿佛生锈的铰链,动一下就发出一声弹响,尽管可能没有任何疼痛感,担忧之情却油然而生:我的膝盖怎么了?是关节炎了?还是要报废的节奏?

膝关节摩擦音

其实,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遭遇过膝盖一动就发出弹响的情况。医学上对此现象有一专有名字:膝关节摩擦音(Knee joint crepitus),即膝关节屈伸时发出“噼啪”或者“咔哒”的弹响声。大家从椅子上起身,俯身屈膝拾取地上的物品,走路、上楼甚至跑步时都能听到。

首先,我们简要了解一下膝关节的解剖结构[1],作为人体最大、最复杂以及功能要求最高的关节,我们的膝关节主要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髌骨、关节软骨,附着在骨骼上的韧带、关节囊以及半月板等结构组成。鉴于膝关节的主要功能为屈伸活动,在关节伸侧和屈侧还都包覆着强大的肌肉以发挥保护作用。
 

膝关节解剖结构侧视及后视图 | 图源:默沙东诊疗手册[2]

其中[2],关节囊内的内衬滑膜组织分泌滑液来润滑关节,覆盖在胫骨和股骨末端表面的软骨可减少活动时产生的摩擦。半月板则作为胫骨、股骨之间的缓冲垫,分散应力在关节上的作用。膝内侧与后侧的韧带加强关节囊,增强关节稳定性。髌骨在前方保护膝关节。

有着如此天然精巧保护设计的膝关节,为什么屈伸时会弹响呢?

令人意外的是,目前学界对其真正成因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些理论[3]认为,膝关节摩擦音可能由膝关节软骨受损,肌腱在骨骼上移动,或者膝关节周围液体中正常气泡破裂所引发。但迄今为止的科学证据,并不足以确定这一常见情况的确切起源。

有理论[4]将膝关节弹响分为良性的生理性弹响和病理性弹响。前者发生在膝关节突然受到牵拉力时,关节腔内在静止状态下保持稳定的负压还没来得及改变,腔内像突然刮风一样出现气体扩散而发出清脆响声,这样的弹响不会持续,是为让腔内负压再次恢复稳定状态,因此响声过后会有轻松感。而病理性弹响则是关节结构非常摩擦所造成,包括关节老化、蜕变、磨损、骨质增生,与关节软组织相互碰撞等。另外,弹响也与膝关节韧带急性断裂有关,多发于剧烈运动过程中。

上述分类都有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加以佐证。例如,2018年发表在《运动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期刊上的一项以女性为评估对象的研究表明[5],尽管患有髌骨疼痛和无痛对照组的女性都出现过膝关节摩擦音,但摩擦音反过来并不会影响两组受试个体的膝关节功能或力量。另有研究指出[6],在没有疼痛的人群中也观察到膝关节摩擦音体征。当然,也不乏研究强调[7]摩擦音是膝关节潜在结构性病变的早期临床指征。其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联也促使一些国际指南认可摩擦音是膝关节炎的关键临床诊断特征之一[8]

膝关节摩擦音普遍存在,但常引人往坏处想

不同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结果众说纷纭,而最近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的综述论文[9]汇总了过往103项、超过3.6万人的膝关节摩擦音研究,受试人群包括普通人群、膝关节无痛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及其他膝关节肌肉骨骼疾病患者,给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结论:无论个体拥有健康的膝盖还是患有相关疾病,膝关节摩擦音的出现其实相当普遍。

图源:论文

总体而言,根据不同受试者膝盖的肌肉骨骼状况,膝关节摩擦音的普遍率从35%至81%不等。其中,41%的普通人群以及36%膝盖从未受过伤的无痛人群都有膝关节摩擦音的情况。当然,膝关节弹响在关节炎患者群体中最为常见,比例高达81%。

尽管情况如此普遍,大众其实并不了解自己膝盖“咔哒”弹响代表着什么,会自然将其与不健康联系起来。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往往变得越来越焦虑,在没有经过专业医疗检查的情况下,就断定自己的膝盖一定是有问题才会弹响,但同时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于是,人们很容易沉浸在不明就里的负面情绪中,夹杂着恐惧心理,感觉自己的膝盖很快要报废了。还有人不先去看医生,而是在网上自行搜索,结果陷入无端臆测,认定自己膝盖的弹响声是骨头摩擦的声音。

另外,也有人把膝关节摩擦音与衰老直接关联起来,理由是膝关节的使用不断磨损着关节,年纪越大,越容易发出响声,同时磨损得也越厉害。那如果年纪轻轻膝盖就开始弹响,仿佛立刻传递出“你老了”的信号,再加上若家中有老人已患有膝关节问题,年轻人的焦虑情绪更是加倍,认为弹响意味着膝盖长期损伤,长辈的现在就是自己的未来。

而且在人多的公共场合,许多人尤其厌恶自己膝盖发出“不合时宜的噪音”,因此变得极为敏感自卑,好像“咔哒”一声,就将自己划分出健康人群之外。

以上种种描述出自2017年英国伦敦大学/金斯顿大学圣乔治康复科学学院团队发表在《肌肉骨骼科学与实践》(Musculoskeletal Science and Pratice)的定性研究论文[10],说明学界已关注到膝关节摩擦音的确让人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而做出回避行为,变得害怕锻炼和使用膝盖。

“咔哒”一声,膝盖完蛋?

那么,膝关节弹响就一定是关节即将出现问题的前兆吗?不一定。

一项针对3495名平均年龄61岁的老年人研究表明[11],那些自称膝关节“总是”发出摩擦音的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在接受调查后的四年内,并没有出现症状性骨关节炎。

即便是膝盖曾受伤的年轻人,情况也大致相同:膝关节摩擦音很常见,尤其在受伤之后,但这并不总是膝盖存在潜在问题的征兆。今年8月发表在《关节炎护理与研究》(Arthritis Care & Research)上的论文也得出了类似结论[12],通过调查112名曾因膝关节损伤而需要手术治疗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为28岁),研究人员发现报告有膝关节摩擦音的患者在术后第一年出现软骨损伤(尤其是膝盖骨区域)的概率是其他患者的两倍。然而,这却与术后1-5年内结构性骨关节特征恶化的风险无关。

另外,虽然术后一年之内,报告有摩擦音的患者在膝盖疼痛、生活质量和膝盖功能等方面的情况较差,但随后五年内各情况的改善也很明显。总而言之,膝关节摩擦音并不意味着会阻碍未来治疗效果,让患者情况恶化。

但世事无绝对,因为如果在膝盖运动发生弹响的同时,还产生了疼痛感、肿胀起来,或者膝盖变得不稳定,另外还出现与关节炎相关的其他症状,例如僵硬、发红、运动能力下降,那么此时应该及时就医,向医疗健康专家咨询专业意见和建议。后者可能会进行详细的身体评估,检查膝关节内和周围的情况,评估症状对个体生活质量与活动能力的影响。

如果进一步确诊膝关节病理性症状,及时治疗便是当务之急,具体可以包括物理治疗和锻炼以增强支撑关节的肌肉,同时服用抗炎药物缓解炎症,另外,如果与体重相关,还需向营养专家咨询体重管理建议。

小心,网络信息真假参半

如今,大家都习惯求医问药之前在互联网上或者向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求助,但是,对于获得的内容一定要始终谨慎处理,因为网络上有超过一半以上关于膝盖弹响的建议实际上并没有科学证据的支持,而大模型给出答案的同时,也会提醒用户再次核实确认,不可盲目取信。

2013年,来自澳大利亚拉筹伯运动与运动医学研究中心(LASEM)的团队发表论文[13],探讨了使用谷歌和必应两款搜索引擎获得关于膝关节摩擦音信息内容的可信度和可读性等问题,结果差异巨大,超过一半的网站缺乏可信信息,没有科学证据支持,不同网站给出了相互矛盾的内容。另外,没有网站提供利益冲突信息,超过三分之一的网站更没有披露作者详细信息。

鉴于互联网是大众获取健康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大众对于膝关节摩擦音也有着明确的认知需求。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些简单的指导意见,以帮助筛选出更为可靠的信源。通常情况下,引用同行评审科学论文的网站提供的信息往往更为可靠,但同时大众也应向医疗保健专家核实自己查到的健康信息。另一方面,医疗专家也应随时提醒患者网上或者人工智能给出的信息并非百分之百准确,并及时纠正误导性观念。

出现膝盖弹响,该怎么处理?

图源:unsplash

既然膝盖弹响在膝关节疼痛、受伤或没有关节炎的人群中相当普遍,那通常情况下不必因此而过于焦虑担忧。可能在静谧的瑜伽馆中,咔哒一声容易吸引大家关注的目光,但如果没有伴随疼痛感,就请不必过于惊慌。

虽然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膝关节摩擦音彻底消除方法[14],各家医院的膝关节临床健康指南往往从运动、教育和体重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其中,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运动计划和健康体重管理,并保持规律运动,这永远是健康良方。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增加膝盖周围的肌肉以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健康。而运动时仅出现膝关节弹响,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或者寻求专业教练的辅导,纠正自己错误的腿部动作,避免增加膝盖负担而造成真正的损伤。

参考资料略

话题:



0

推荐

返朴

返朴

2932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科学新媒体“返朴”,科普中国子品牌,倡导“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