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4月11日 12:00

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嘲讽科学的,就在这些漫画里

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嘲讽科学的,就在这些漫画里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史学家Patricia Fara策划的讽刺漫画展让我们得以一窥曾经围绕新兴现代研究产生的社会和政治争议。


撰文  Alexandra Witze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学家Patricia Fara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写作主题漫及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到一战期间从事科研工作的女性。这...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0日 08:00

这项四年发一次的大奖,奖励给那群默默挖掘人类智慧精华的数学史家

这项四年发一次的大奖,奖励给那群默默挖掘人类智慧精华的数学史家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凯尼斯·梅奖是国际数学史界最高荣誉。1989年,国际数学史学会为纪念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家凯尼斯·梅设立此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截至2017年已颁发8次,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14位学者获此殊荣。本文从凯尼斯·梅和此奖的设立,简要叙述历届得奖者的生平和贡献,总结梅奖得主的学术素养与治学特点,以期为...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0日 08:00

用毒蛇的毒毒毒蛇,毒蛇会不会被毒毒死?

用毒蛇的毒毒毒蛇,毒蛇会不会被毒毒死?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撰文  Spoon、陈勤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策划 毛萍、张轶佳
温馨提示:本文涉及的蛇类实物图,均已做隐藏处理,严重恐蛇的读者可以放心点开阅读哦~
一般来说,只要蛇这种明星动物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场合,便会有不少人为之“倾倒”,发出疯狂的尖叫。其中,毒蛇更是以其秘技俘获...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9日 17:55

香菜味薯片,鱿鱼味雪糕,食品调味师其实一直在哄骗你

香菜味薯片,鱿鱼味雪糕,食品调味师其实一直在哄骗你 撰文 | 比邻星   吃过樱花口味零食的朋友请举手,说说你尝到的樱花到底是啥味? 樱花季的饮品店都是粉色的丨图源:bing   樱花味的汽水和咖啡一般甜甜的,有点桃子或樱桃的味道;樱花味的薯片、点心味道更复杂,还有人表示吃出了盐津李子的味道。   可毕竟樱花香气很淡,真正吃过樱花的人也很少,这样的口味为什么让你能联想到樱花?   事情还要从人工香精(artificial flavor)说起。   乍一听名字,脑...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9日 12:00

别光惦记着新冠,每年都有好些传染病偷偷潜伏在校园边呢

别光惦记着新冠,每年都有好些传染病偷偷潜伏在校园边呢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榆钱儿、香椿芽,能吃的吃起来应接不暇,捞蝌蚪、削柳哨,不能吃的则玩得不亦乐乎。春天,当然也有烦恼,花粉、杨絮,今年唤起大家记忆的沙尘暴,还有春季传染病:痄腮、水痘、红眼病、疹子。气温变化、开学聚集,春季是校园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本期内容将为家长、准家长及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份较为详尽的春季传染病及校园防疫贴士。   有人问,我已经是大人了,这些病是不是不会欺负我了?当然不是。...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8日 11:00

诺奖得主Wilczek:要不设立一个反诺贝尔奖?

诺奖得主Wilczek:要不设立一个反诺贝尔奖? 撰文 | Frank Wilczek   翻译 | 胡风、梁丁当   中文版 从明确科学发现的贡献度到训练人工智能思考,在科学界,如何奖励成功是一项重要却十分困难的任务。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当时,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物理学家都信心满满地认为,我们即将实现基本力的大统一理论。这个理论的一个惊人预言是:质子是不稳定的,它像许多放射性核一样,最终也会衰变。人们普遍期待着实验物理学家能够...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8日 08:00

对撞机里这个关键指标,竟然和谷仓有关系!

对撞机里这个关键指标,竟然和谷仓有关系! “亮度”在粒子物理学中是什么意思?   撰文丨Sarah Charley   编译丨叶力   审校丨刘航   即使是在最炎热干燥的日子,要引燃物体,太阳的光线也过于微弱。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放大镜或者一块玻璃饰品,就可以将阳光聚焦成一束足以引燃火种的光。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科学家运用了同样的原理将质子束(有时是重离子)在穿过加速器的四个撞击点之前进行聚焦。科学家利用高能粒子碰撞来研究物理学的...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7日 10:34

一个人以一己之力,马赛克了大半条银河

一个人以一己之力,马赛克了大半条银河   撰文 | 小庄 2009年的春天,芬兰人JP Metsavainio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把银河系分成许多小块,每个部分用高清晰度的照片拍下来,再做个拼接,也许可以得到这世界上像素最大的银河巨像。他给了自己一个足够长的期限来完成这件事:十年。   Metsavainio住在他们国家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奥卢,距离北极圈约90英里,空气质量非常好,一年中有六个月头顶上都是万里无云的,非常适合观星。他拥有一个私人的家用天文台,...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7日 08:04

终结新冠,还是与毒共存?五大原因或致群体免疫失败,新冠许是下一个流感

终结新冠,还是与毒共存?五大原因或致群体免疫失败,新冠许是下一个流感 放长远来看,新冠或许会像流感一样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科学家们也正在规划无法实现群体免疫策略情况下的疫情新常态。本文将阐述这一设想背后的若干原因,及其对于新冠持续流行的意义,供读者朋友思考讨论。   撰文| Christie Aschwanden   编译 | 洪俊贤   疫情常态化之路:从“pandemic”到“endemic”   “新冠大流行(pandemic)究竟还会持续多久?”   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全球疫苗...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6日 14:17

全球免疫落差正在形成,中国如何应对?华裔学者提5大建议

全球免疫落差正在形成,中国如何应对?华裔学者提5大建议

核心提要:

1、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由于不同国家疫苗接种率存在巨大差异,免疫落差正在形成。当英美发达国家达到群体免疫开放国门后,将会对世界带来极大的冲击。

2、从世界范围来看,实行免疫护照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想有限开放国门,恢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披露三期临床数据,获得WHO疫苗审批许可,不断优化疫苗研究方案,密切监控不良反应,做好风险预案,建立国际间互认的疫苗护照并引进其他国...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6日 11:00

真·降维打击!《三体》中二向箔吞噬地球的场景成真了!

真·降维打击!《三体》中二向箔吞噬地球的场景成真了! 撰文 | 贝爽、陈大鑫   视频作者 | B站@Ele实验室   本文经视频作者授权整理成图文版 要说在《三体》这本著名的科幻小说中挑选几个令人印象深刻、血脉膨胀的科幻元素和场景,那水滴攻击和二向箔降维打击肯定能上榜。 图注:水滴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降维打击——如何实现对地球“从三维向二维跌落”。   在《三体》中,太阳系被一小片二向箔攻击由三维降至二维的场景描述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有没有:...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6日 11:00

我无意将《惊艳一击》写成科普书丨展卷

撰文 曹则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我1966年出生于安徽北部的偏远农村,在我于1982年上大学之前,除了课本我没读过几本别的书,自己花钱买的书也只有两本小说 (我最近在旧书网淘到了这两本小说,留作纪念)。就我使用过的中小学课本来说,我感觉编写这些中小学课本的指导思想依旧停留在办识字班扫盲的层面,谈不上知识,更谈不上知识获取之途径、乐趣、意义等问题。等到上了大学,我的大学课本多是科学的春天开启以后紧急编...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6日 08:00

0.999...到底等不等于1?

0.999...到底等不等于1? 撰文 | 杨浩   如何严谨地证明0.999...=1?   知乎上有一个数学问题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如何严谨地证明 ?关于此问题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各抒己见。这个问题的有趣之处在于不同数学水平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为了后面能够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我们先整理了几个知乎上的高人气“抖聪明”答案。   答案一:   根据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越大,小数越大...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5日 16:01

一到春天就花粉过敏,那到底让你过敏的是什么花?

一到春天就花粉过敏,那到底让你过敏的是什么花?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来源:www.mentalfloss.com

 

编辑 | 桃花岛主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草木葱郁,是个踏春赏景的好时候。但是如此美好的春光,对于一些易于过敏的人来说,却是实打实的灾难时刻。

 

空气中漂浮的大量花粉会让过敏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鼻子痒、眼睛痒、耳朵痒、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5日 08:01

数论大牛John Coates:如果我建数学系,将采用剑桥模式

 


采访人 梁志斌博士  记录人 李晨旸博士  本文原载于《数学通报》2011年第50卷第7期

 

John Coates 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 Sadleirian 讲座教授。他出生于澳大利亚,先后就读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及英国剑桥大学。1960 年代末,John Coates 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转赴美国哈佛大学等地工作。1980 年代末,他又回到英国剑桥大学。John Coa...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4日 08:00

如何选择给孩子的科普内容

李轻舟老师的文章,解释了“科普”到底是什么?也给出了关于孩子科普内容选择的一些建议,同样也适合给低龄的儿童家长在选择科普内容时作为参考,让我们一起用更专业的眼光去看待“科普”这件事。

撰文 李轻舟(《大学科普》编辑部编辑,《返朴》编委会编委)

受众对科普的需求,归根结底是人对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本身是普遍的,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自然产生的内在需...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3日 11:17

踏青?一起去寻那绚丽多彩的蘑菇(最全指南请收好)

踏青?一起去寻那绚丽多彩的蘑菇(最全指南请收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回暖,环境潮湿,蘑菇们悄悄探出了头。当然,等到江南梅雨季,才是它们繁荣的大好时机。大家在出门踏青的时候,不妨多留意我们身边这些有趣的生灵。今天推出的识蘑、寻蘑指南,来自朱力扬老师(微博科普博主“采蘑菇的猫菇”)在去年7月的一次线上分享,介绍了关于蘑菇的生物学知识,寻找、观察、识别和记录的方法,堪称蘑菇大全。请大家收好~

撰文 朱力扬

1...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2日 10:30

小米花200万设计的新LOGO曲线,灵感源自400年前的法国律师

小米花200万设计的新LOGO曲线,灵感源自400年前的法国律师 撰文 | 倪忆(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   2021年3月30日,小米科技发布了据称耗时三年、耗资二百万元设计而成的新logo,见下图:     小米掌门雷军用汉味普通话表示,这绝对不是把形状从方的变成圆的,而是整个品牌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logo的设计者,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   然而许多网友并不买账,大呼雷军上当了。网上随之出现了各种梗图,来,考验一下你的眼力: 来自微信...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2日 08:00

物理学揭示的因果迷宫究竟通向何方?

物理学揭示的因果迷宫究竟通向何方? 当人们学过力是改变运动的原因时,就已经默认了因果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而且这是对我们生活经验的提炼总结。但是有果必有因的诠释,在量子力学诞生后就不断遭到挑战。面对一些不满足因果结构的现象,物理学家提出了诸如非定域性的解释。如今,有一些物理学家开始研究完全放弃因果关系,并在新的体系下向量子引力迈进。   撰文 | 董唯元   因果结构(causal structure)无疑是物理学乃至所有科学规律的基本出发点之...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1日 11:19

那个做出超强计算软件的Wolfram,他是天才还是自大狂?

那个做出超强计算软件的Wolfram,他是天才还是自大狂? 你可能会听过他的名字,也十有八九听说过甚至使用过他的杰作:Mathematica——他就是Stephen Wolfram。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觉得他是一个讨厌的自大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充满争议的人物。   撰文 | Jørgen Veisdal 翻译 | Nuor 审校 | Dannis   你不会理解“普通人“的想法的,对你来说,他们只是“傻瓜”而已。   企业家史蒂芬·沃尔夫勒姆(Stephen Wolfram)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14岁的时候,他已经写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