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4月21日 11:50

DNA机器,前进吧!

DNA机器,前进吧!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研究分子机器的化学家,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他们通过有机分子合成制造了分子机器,把科幻照进了现实。如今利用可编程的生物材料——DNA,生物化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创造出具有各项功能的DNA机器。来看看这些前沿实验室里他们捣鼓出了什么,DNA机器人?他们会满足于此吗?   作者 | 尼娜·诺特曼(科学作家)   翻译 | 继省   核酸构成的机器渐入佳境。   ——尼娜·...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1日 08:00

永动机与热力学定律

永动机与热力学定律 撰文 | 张伟伟   热力学三大定律分别为能量守恒、熵增定律和绝对零度无法到达,人们对热力学定律的认识也是纠正永动机思想的过程,是人类“美好思想”不断“碰壁”的过程,这些“碰壁”对于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永动机的想法最初起源于印度,大约公元1200年前后,经由伊斯兰教世界传到了西方。欧洲最早的永动机方案是由法国亨内考(Villardde Honnecourt,13世纪人,留存有他的素描本,共有250幅素描)提供的。...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0日 11:55

寻梦丨张远波:寻找通向原子级芯片的路

寻梦丨张远波:寻找通向原子级芯片的路 撰文 | 陈静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这些时代,以人们用于制造工具的材料命名。人类大步向前的历史,也是不断寻找新材料“为我所用”的历史。   我们的时代,材料舞台上的“主角”是硅。脱胎于最不起眼的沙砾,硅最终被制成大大小小的芯片,控制着手机、电脑、服务器,成为信息时代的“心脏”。   每18个月,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1997年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IBM“深蓝”超级...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0日 08:00

为什么我们非得去找代数方程的整数解?

为什么我们非得去找代数方程的整数解?   撰文 | 张和持     关于算法的技术细节想必没多少人会关心。我只想通过这篇文章给各位读者一个初步的印象——数论不是复杂技巧,也不是冗长计算;我们在数论中寻找的是最深刻的数学关系。   亚历山大港的温暖夏夜   ◆ ◆ ◆   从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研究方程。比如最为有名的直角三角形: 小学生也能找到几组整数解:(3, 4, 5), (5, 12, 13)。这样由整系数多项式组成的方程,从那时候起就是代数...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5:20

mRNA疫苗有效率超高,但没必要当成标杆

mRNA疫苗有效率超高,但没必要当成标杆 灭活疫苗的硬伤,不是换一个国家研发就可以避免的。   撰文 | 庄时利和   今天从别的层面,和大家聊聊新冠疫苗的有效率。   现在很多人争论的问题本质,我认为其实并非灭活疫苗有效率太低,而是mRNA疫苗有效率太高。   关注我微博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谈得最多的疫苗就是mRNA疫苗了,尤其是辉瑞疫苗。我也从来不乏对这款疫苗的赞扬,无论是III期临床试验还是各国的真实世界研究,辉瑞疫苗交出的都是极高分的答卷。...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4:00

阳光下的弱小者|科学遐思

阳光下的弱小者|科学遐思 总有人可在阳光里出神,思考着“以代数的计算复杂度克服指数的相空间”这样印象派般的问题。   撰文 | 卡洛 梵高《麦田里的丝柏树》   山,可以是真山,也可以是你心中的山;海,可以是真海,也可以是你心中的海。只要适意欢喜。   山不用高,顶上有树林、攀树的藤条、竹子,浓和绿,密密地盖住了土石。在初夏的阳光里就是高更的塔希提岛般的人间天堂。山顶上风吹过,那声音就像涛声,一层层地随着风涌到你的身...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3:00

What's Mathematical Truth ​数学真理是什么?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可能是有穷的,时空也可能是离散而非连续的,但在现代数学中我们似乎有着非常确定的、关于某些无穷和连续的数学对象和结构的真理。这些独立于物质世界的数学对象和结构果真存在吗?数学定理果真是关于它们的客观真理?我们的物质性的、有限的大脑又如何真的可能认识那些独立于物质世界的、而且是无穷的事物?也许不应该以这种方式理解数学真理?这是令当代西方一些哲学家困惑的一个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向哲...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2:48

腺病毒载体安全吗?

腺病毒载体安全吗? 使不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归根结底是一个药物研发时经常需要考虑的风险/收益比值问题。   撰文 | 史隽   最近几周,关于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新闻越来越多。   4月7日,欧洲药品监管机构发现阿斯利康公司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大猩猩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疫苗 (ChAdOx1 nCoV-19, 也叫做AZD1222) 与罕见的血凝块问题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异常血凝块和低血小板将会被作为 “非常罕见”的副作用,添加到疫苗的产品信...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08:24

和蜘蛛合作一场音乐演奏是什么样的体验?

和蜘蛛合作一场音乐演奏是什么样的体验?   撰文 | Jennifer Ouellette   翻译 | as 将蜘蛛网的横截面图像(以不同颜色显示)组合成这个3D图像,并转化为音乐。   一只蜘蛛正在编织着它那复杂的蜘蛛网,有点像一个人正在作曲,至少从麻省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师Markus Buehler眼中看来,情况便是如此,这个人研究如何将网络结构转化为音乐旋律。他与合作者一起设计了一种方法,让人类“进入”3D蜘蛛网,并通过虚拟现实设置从视觉和听觉上探索其结构。   这...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7日 08:00

大自然的剧本:人类能从复杂适应系统中学到什么

大自然的剧本:人类能从复杂适应系统中学到什么

不仅生命有着内稳态,整个生态环境也有着各个层次的动态平衡,能够在各种突发灾难事件中复原。大自然具备强大的复原能力,其根本原因是相互作用的海洋、大气以及各种生命组成了复杂适应系统。人类社会同为复杂适应性系统,需要向自然学习。本文作者Ruth DeFries是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撰文 Ruth DeFries

译者 张澳

审校 胡一冰

1. 由简单到复杂:大自然...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6日 08:00

二战后数万物理博士寻梦美国南加州,这里是如何吸引科技人才的?

二战后数万物理博士寻梦美国南加州,这里是如何吸引科技人才的?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二战后,美国物理学界重心逐渐从东北和中西部的顶尖大学、企业实验室向西部,特别是南加州地区转移。因为冷战的战略需求,美国加大了新型战略武器设备的投入,如火箭发动机、制导导弹等,由此南加州地区的传统军工企业进行了产业升级。但这一切依赖于物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为了招兵买马,各大公司亮出了自...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6日 08:00

不严谨还是学术不端?《自然》马约拉纳费米子研究撤稿引争议

不严谨还是学术不端?《自然》马约拉纳费米子研究撤稿引争议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撰文  冯丽妃 编辑 宗华


3月初,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今年首个撤稿信息,计算机巨头微软资助的一项颠覆性量子物理学研究被证明站不住脚。


这篇发表于2018年3月底的论文曾“非常轰动”——被认为最终找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确凿证据,为更先进的拓扑量子计算铺平了道路。


然而,该...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5日 10:20

汤楠:因新冠而受损的肺能复原吗?|女科学家去哪儿了

汤楠:因新冠而受损的肺能复原吗?|女科学家去哪儿了 “我真心认为,只要是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肺,感染新冠之后都是会恢复的。”   ——汤楠   受访 | 汤楠(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采访 | 韩若冰   在肺研究领域,“肺再生”曾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不可能之事。这里说的再生,指的是肺脏损伤后的修复,包括肺泡(肺脏用来交换气体的单位)结构的重建和纤维化的消退。   去年疫情初期,国内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预后情况牵动人心,不少轻症患者也对自身肺...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5日 08:00

你是男性大脑还是女性大脑?双性化大脑最有优势

你是男性大脑还是女性大脑?双性化大脑最有优势   撰文 | Jacquelyn Sahakian、Christelle Langley、罗强、张翊   译者 | Sixin   校对 | 山鸡   封面 | Jun Cen   编辑 | 山鸡   无论是在广告中还是在工作场合,人们常常假设男性与女性是完全不同的,所谓“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我们都很熟悉刻板影响中男性和女性的特质。例如,没有人会鼓励男性在沮丧时表达感受或者哭泣。相反,他们应该坚韧、强势、理性,并擅长看地图等视觉空间任务。另一方...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4日 11:00

​新物理的魅影?浅谈缪子g-2实验

​新物理的魅影?浅谈缪子g-2实验 2021 年 4 月 7 日上午,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ermi National Accalorator Laboratory, FNAL)选择召开网络视频发布会,公布了缪子 g-2 实验组对于缪子反常磁矩的首个测量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现有结果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之间 4.2 倍标准差的偏离,不仅吸引了全球粒子物理学家的关注,也引来了媒体的目光。一时间,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再次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缪子是什么?“g-2” 是什么意思?这个实验结果到底告...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3日 13:09

自动驾驶车祸谁担责?AGI专家详解法律责任,突破伦理困境

自动驾驶车祸谁担责?AGI专家详解法律责任,突破伦理困境 昨日(4月12日),中国首个自动驾驶公交车项目在重庆市永川区正式投入运营,3台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百度巴士)上路载客,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迎来重大突破。随着自动驾驶愈发深入大众生活,人们不禁要问:自动驾驶安全吗?万一出车祸该谁负责?   撰文 | 刘凯(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渤海大学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   自动驾驶现已来到关键的历史局点。从百度Robotaxi到宇通WITGO,从到郑东新区到重庆永川,我国...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3日 11:31

博士生DIY超级显微镜,直接看到原子!网友:太极客了,一下省出几十万元

博士生DIY超级显微镜,直接看到原子!网友:太极客了,一下省出几十万元 撰文 | 金磊、晓查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乍一听或许会觉得陌生。   但它在科学界的地位可不一般——让人类能够观察到单原子表面层的局域结构图像,是纳米科技领域中重要的一个工具,还赢得了诺贝尔奖。   仪器之精密,就不用多说了。   而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小哥Berard,在家便自制了一台STM,而且还成功“拍”下了石墨碳原子的图像! 价格方面,专业的STM售价在3万美元至15万美元不等,但...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2日 10:10

罕见血栓不仅发生在阿斯利康疫苗,强生疫苗也有报道了。惊问:其他疫苗呢?!

罕见血栓不仅发生在阿斯利康疫苗,强生疫苗也有报道了。惊问:其他疫苗呢?!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连发两篇重磅文章,讨论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接种后形成血栓的问题。与此同时,强生公司的Ad26载体疫苗也被曝可能与4个罕见血栓病例有关。两款疫苗均为腺病毒载体疫苗。   关于疫苗与血栓形成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在临床中,疫苗使用是一个利弊权衡的过程,世上没有完美的疫苗(药物)。   撰文 | Henry   目前全球最大的事情,就是新冠疫苗的接种。   但对于这一批速成疫苗,人们心...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2日 10:00

一路物理传奇:从原子结构到核能利用

一路物理传奇:从原子结构到核能利用 从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放射性、核反应一直到核能利用,一路过来都是物理的传奇。本文讲述这一路上带来关键基础突破的几个思想者的故事,重点在于努力补齐这幅宏大画卷中的物理逻辑。   撰文 | 曹则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原子 (核) 的结构     读到这样的介绍,别人怎么理解的我不知道,笔者的理解是原子核的发现在核子 (中子、质子) 之前,而电荷是可以取值为 q=(+1, 0, -1) 的那种物理量。这个认...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1日 12:00

​一路狂飙的人工智能,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思考它丨展卷

​一路狂飙的人工智能,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思考它丨展卷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我们人类倾向于高估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而低估人类自身只能的复杂性。短期内,人工智能系统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我们在没有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时就给它赋予了太多的自由权。我们倾向于拟人化人工智能系统,我们把人类的品质灌输给这些系统,却又高估了这些系统可以被完全信任的程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