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1月25日 13:20

开宗立派:他年少成名,画家出道,卢浮宫里自由创作出无数传世之作

开宗立派:他年少成名,画家出道,卢浮宫里自由创作出无数传世之作 在《开宗立派:第一个钟摆是谁发明的?为何路易十四风格的钟表让人难忘 | 艺海拾真》里,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无论是在建筑型座钟或是路易十四时代的标准典型座钟的表面,除了雕塑外,还都覆盖了华丽的布尔式镶嵌,即用修剪好的青铜片与玳瑁(即乌龟壳)组成的包括花纹、卷叶以及网格等各类图案。这种“布尔式镶嵌艺术”与一位天才工匠安德列-查尔斯·布尔有关,又与他无关,怎么回事?一起来了解下这位年少成名却是以画家身份“出道...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5日 11:40

格拉斯曼: 扩展的学问与线之代数

格拉斯曼: 扩展的学问与线之代数 格拉斯曼是十九世纪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语言学家,一个只手创立了外代数的人。受经典几何(莱布尼兹的普适代数的思想)以及其父关于空间的学问的影响,格拉斯曼创立了线之代数 (algebra of line segment),引入了内积、外积、代数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概念,发明了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以及矩阵本征值问题的解法。他的geometric calculus 能处理任意维空间里的几何问题。Die lineale Algebra, linear algebra, 成了全世界理工科学...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5日 11:30

到了这间酒吧,我想起了她

到了这间酒吧,我想起了她 “科学与日常生活不能够也不应该被分割开来。”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撰文 | 陈关荣   剑桥大学校园里的“老鹰”(Eagle)酒吧很有名气。这不是因为它是个1667年开张的老店,也不是因为它坐落在著名的卡文迪许(Cavendish)实验室(该实验室从1874年建立以来产生了30个诺贝尔奖得主)旁边,而是因为1953年2月28日,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生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 C. Crick,1916-2004)和一位从美...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5日 10:50

脑袋越大就会越聪明么?

脑袋越大就会越聪明么? 制作 | Clover青子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不过,头小的爸爸能生出头大的儿子吗?头大的人更聪明吗?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大脑的尺寸呢?   在正文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张图: 三种不同的脑尺寸MRI对比 丨图源:doi:10.31887/DCNS.2018.20.4/gmirzaa   这是猴子、普通宝宝和超级宝宝的大脑对比?还是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大脑的变化?   其实,这都是现代...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5日 10:15

对话诺奖得主Joachim Frank,探索冷冻电镜的重构艺术

对话诺奖得主Joachim Frank,探索冷冻电镜的重构艺术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Joachim Frank教授曾多次到访清华,此次巅峰对话以线上会议方式向同学们讲解冷冻电镜的前世今生,带领大家领略原子维度的重构艺术,并针对学生挑战团队的提问进行解答。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化学-生物大类首席教授王宏伟老师作为对话嘉宾出席活动。   文稿 | 阿希姆·弗兰克、刘钟灵 、周珩   编辑 | 于亿航、周圣钧、胡筱箐、姜晶博、高松龄、邱雨浩 ...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2日 11:13

那些不被允许领取菲尔兹奖的数学家

那些不被允许领取菲尔兹奖的数学家 近日,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陈刚教授被美国司法部逮捕,再度引发了华人科学家是否受到政治迫害的讨论。本文中谈到的犹太人在苏联的处境,跟今日华人在美国的处境颇有相似之处,可供借鉴。返朴之前也发布了一篇《 那些不被允许带娃领诺奖的科学家》,讨论了其余科学领域的类似事件,虽然其中的政治原因跟本文中的不尽相同。   撰文 | 倪忆(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   苏联数学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涌现出来一大批...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2日 09:13

比英国毒株更可怕:南非新冠病毒变异株可显著逃避抗体攻击,新冠疫苗或需更新

比英国毒株更可怕:南非新冠病毒变异株可显著逃避抗体攻击,新冠疫苗或需更新 当前,新冠病毒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变异株,分别来自英国、南非和巴西。现有新冠疫苗对新的变异毒株能否起效,决定着全球疫情防控局势的走向。已有体外实验显示现有疫苗对英国变异株有效,具体到人体内还有待观察。但本周一篇关于南非变异株的预印本论文带来了令人dan的消息,并迅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撰文 | Idobon 史隽   2020年的最后一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病毒暴发新闻(Disease Outbreak News)[1]中谈及了四...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1日 12:42

学术出版,开放获取会终结付费阅读吗?

学术出版,开放获取会终结付费阅读吗? 近年来,要求论文出版开放获取的声音越来越大,各种知名出版商和科研机构联合推出多种开放获取方式。今年1月,此前宣言“冲击”学术出版的开放获取S计划开始强制执行,未来开放获取会成为主流吗?其发展阻碍又在何处?在疫情环境下,新冠相关论文全部开放,学术出版正在发生改变。   撰文丨小叶   近年来,学术出版付费阅读问题争议不断。2018年,一些欧洲基金会和科研资助组织联合,向世界宣布了他们的学术出版计划:由他...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1日 10:42

针对新冠变异病毒,辉瑞/BioNTech公布最新研究结果

针对新冠变异病毒,辉瑞/BioNTech公布最新研究结果 编辑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今天,辉瑞公司(Pfizer)和BioNTech公司联合宣布,一项体外研究的结果提供了额外数据,显示接种新冠疫苗BNT162b2个体的血清仍然具有中和新冠病毒突变株B.1.1.7的能力。这一结果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并提交给同行评议期刊。     B.1.1.7是新冠病毒的一种快速传播突变体,最初在英国检测到。它携带比通常数量更多的基因变异,其中10个突变位于刺突蛋白。BioNTech和辉瑞之前公布的一项...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0日 11:53

生娃有危险?怕娃不健康?冻卵可取吗?破解“高龄”女性生育难题

生娃有危险?怕娃不健康?冻卵可取吗?破解“高龄”女性生育难题 昨日突然爆出的娱乐圈明星八卦,将“代孕”一词送上了热搜,大龄女性的生育焦虑也被再一次唤起。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倡导晚婚晚育。到今天,女性的生育年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城市女性担忧的是自己“年龄大了”,生孩子会不会危险,孩子生出来会不会健康。“高龄”女性面对生育难题,是该顺其自然,还是用助孕措施“逆天改命”?今天的文章将从遗传学的角度为大家解惑。   撰文 | 阿拉蕾(同济大学医学...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0日 10:13

关于牛顿的苹果,人们误会了什么?

关于牛顿的苹果,人们误会了什么? 对于公众来说,牛顿其人最大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众所周知的几条定律,还在于一个与之相配的苹果传说。在最通俗的演绎里,故事的核心是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或者被砸到了头),由此启发他认为苹果下落与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背后的道理相同,之后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实际上,这则规律是牛顿对物质世界深刻思考并发展数学工具得出的,实乃非人之杰作。而为了向后人,尤其给孩童来介绍牛顿,带有传奇色彩的苹果故事成了不二选择。可是,这...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20日 08:13

离散混沌传奇

离散混沌传奇 罗伯特·梅是一位成绩卓越、五位一体的学者:理论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数学生态学家、数值传染病学家和复杂性科学家。他是英国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在生物多样性、群体动力学和流行病学方面都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成就斐然。是的,有些传奇科学家就是这么传奇。   撰文 | 陈关荣   罗伯特·梅(Robert McCredie May, 1936-2020)无疑是传奇式人物中的传奇。 Sir Robert M. May(1936-2020)   罗伯特,昵称...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9日 11:23

钞票上印的这位科普作家,被誉为19世纪的科学女王

钞票上印的这位科普作家,被誉为19世纪的科学女王 撰文 | 王鹏(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9 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两位科普大师,他们都是靠自学成才,而且都出现在了英国的钞票上。一位是电磁学的创始人之一法拉第,他在英国皇家研究院创立面向青少年的圣诞科普讲座,并多次亲自登台演讲,这一科普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法拉第撰写的科普读物《蜡烛的化学史》成为了一代经典。为了纪念法拉第以及他在科学普及上所做出的贡献,英格兰银行将法拉第在皇家研究院做圣诞科普演...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8日 15:17

品酒是玄学吗​?

品酒是玄学吗​?   文丨Ann-Sophie Barwich   译者丨三木   审校丨Yihan   编辑丨杨银烛   所谓专长,无关乎知识的多少,而更在于能否注意到那些门外汉难以理解的事物。通过训练,专家们学会观察、品尝、闻嗅、聆听我们其他人感受不到的事物,因此他们能以不同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在和纳帕谷(Napa Valley)的一位专业酿酒师畅谈了一整个周末之后,我悟出了这个道理。   品酒是一种特别的职业(这不仅仅是因为品酒师们会...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8日 15:00

重温经典:物理学大神如何研究颜色

重温经典:物理学大神如何研究颜色 文章内容选自《〈自然〉百年物理经典(套装共两卷)》,该书收录并翻译了《自然》杂志自1869年创刊以来发表过的最具开创意义、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文献,集中展现了物理学领域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学术争鸣与思想激辩,堪称一部鲜活的近代物理科学史诗。特邀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担任总顾问,由《自然》杂志资深顾问编辑菲利普·鲍尔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担任主编。每篇文章都有《自然》杂志资深编辑撰写的专业导读...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8日 13:00

拜登的科学新政

拜登的科学新政 当地时间1月16日,新一届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Joe Biden)宣布了新的白宫科学小组成员,任命博德研究所所长兰德博士(Eric S. Lander)为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主任。今天刊登的是拜登写给兰德博士的信。   翻译 | 返朴   2021年1月15日   埃里克·S·兰德博士(Eric S. Lander, Ph.D.) 所长、创始主任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   亲爱的兰德博士:   ...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7日 08:00

物理教育:始于“集邮”,终于“思想”

物理教育:始于“集邮”,终于“思想” 物理学研究虽然要从研究一个个自然现象,进行知识点“集邮”开始,但追求的是“思维经济”,追求利用简单的规律来描述复杂的世界。学习物理虽亦始于“集邮”但不能终于“集邮”,而要重视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建构。   撰文 | 陈征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张玉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魏红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来源 | 选自《物理》2021年第1期   01 引言:一切自然科学都始于“集邮”   坊间相传欧内斯特...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7日 08:00

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之七

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之七 撰文 | 孟子杨   来源 | 《物理》2021年第1期   忙于写论文、发论文的中国物理学家们,一定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我们神奇的行业里生存。套句时下流行的话,就是需要抱着“ editor 和 referee,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的心态。究其原因,与目前的评价制度 (见本专栏文章《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之五:南方的动力学平均场》[1]) 不无关系。在我们的行业中,评定帽子、经费、职称、待遇等等,其实都是在数文章,而...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6日 08:00

2020年,人类发现了哪些新动物?|奇怪的动物知识

2020年,人类发现了哪些新动物?|奇怪的动物知识

2020年发生了许多事,发生了许多变化,当然也有很多按部就班前行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人类对于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邻居又多认识了许多。发现一个新物种并非难事,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数百万物种我们没有命名。下面就来盘点2020年发现的一些有趣的、令人“恐惧”的、具有生命力的、甚至是长相很“囧”的新动物。

撰文 苏澄宇(科普作家)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生活着1500万左右种不同的物种。到目前为止...

阅读全文>>
2021年01月15日 17:34

现有新冠疫苗能对付变异病毒吗?打了就不会再感染了吗?

现有新冠疫苗能对付变异病毒吗?打了就不会再感染了吗? ——专访美科学院院士Pamela J. Bjorkman   译者注   最近网上关于新冠疫苗有很多的传说,比如:   “病毒变异太快,等你打上疫苗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没用了?”;   “mRNA疫苗太毒了,打完了能让人绝育”;   “mRNA疫苗能整合进你的基因组,把你变成病毒复制机器”;   “接种了疫苗还是会继续感染?”   “快速批准新疫苗使用是政府的阴谋!”   ......   对此,加州理工学院在1月12日组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