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3月08日 15:00

第一次做出科学发现是什么感觉?她说:这是最孤独的时刻

第一次做出科学发现是什么感觉?她说:这是最孤独的时刻 Hope Jahren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寒冷小镇。幼年,她在父亲掌管的社区学院实验室玩耍,陪伴能干而严厉的母亲种菜和学习英语文学。读本科时为了支付学费,她打了十来份工,最终进入研究型实验室求学打工、获得学位、拿到教职,从零开始搭建自己的实验室。她曾三获富布莱特奖,斩获两枚地球科学领域的青年研究者奖章——到目前为止,仅有四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她是其中唯一一位女性。   Jahren说,“我在实验室工作了20年,留给...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8日 14:00

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

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 我们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其实我们还没有成熟到懂得自己只是巨大宇宙中的一个细小部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今天显得尤为关键,因为现代人已经具有了能够彻底改变以至完全摧毁自然和决定整个星球之命运的能力。”   ——蕾切尔·路易斯·卡森   撰文 | 陈关荣 蕾切尔·卡森(1907-1964)   蕾切尔·路易斯·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1907年5月27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郊一个爱尔兰裔的农...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8日 10:00

刚刚逝世的这位“两弹”功臣,曾经“出差”北京二十年

刚刚逝世的这位“两弹”功臣,曾经“出差”北京二十年 撰文 | 倪忆(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不仅仅是北大一所学校的盛会,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也有着深远影响。最高领导人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随后出台的支持高等教育的“985计划”就是以这一讲话的发表时间来命名。   在大会上发言的北大校友代表是物理系49届毕业生于敏院士。笔者当时是大一新生,在电教跟师生校友们一起收看直播。然而笔者心中有一个疑问...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8日 08:00

女神?女王?女人?三八妇女节,“妇”字为何不受欢迎?

女神?女王?女人?三八妇女节,“妇”字为何不受欢迎? 200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两会上提交了《建议将“三八妇女节”更名为“三八女人节”》的提案,网站调查显示有83%的网民表示支持。该提案认为,“妇女”这个词源自“家庭妇女”,暗示年龄偏大和没有文化的人。此后,淘宝等电商购物网站纷纷在每年3月8日打出“女人节”“女神节”“女王节”等促销活动,不约而同地回避了“妇”字;更有某护肤品牌打出“青春宣言:我们不过妇女节”的标语,直接表示了对“妇女”一词的抗议。 ...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5日 10:04

磁铁玩具玩遍了?这个大家伙也许你没见过

磁铁玩具玩遍了?这个大家伙也许你没见过 撰文 | 王力实(近代物理所磁铁技术室)   说到磁铁,大家也许会想到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马蹄形磁铁。我们可以用这种磁铁做各种游戏,比如隔空移物。而现在的小朋友,简直不要太幸福,磁力片、磁力火车、磁力钓鱼玩具,种类非常丰富。还有办公和教学用的白板磁钉,从旅游景点带回的冰箱贴……   这些小磁铁看起来不起眼,可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用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永磁铁。 图:马蹄形磁铁丨来源:未来...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5日 09:00

新冠疫苗早已上市,临床试验却还没有结束

新冠疫苗早已上市,临床试验却还没有结束 自今年初不同新冠疫苗陆续上市以来,围绕着疫苗有效性、副作用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辉瑞等公司发布了疫苗研制过程中的临床试验数据,网上也出现了一些解读这些的文章。那么,你是否能读懂这些数据?药物临床试验到底要做几期?每期有什么不同?做完三期,是不是疫苗就能上市了?……今天的文章将为大家介绍药物临床试验的基本轮廓。   撰文 | 阿拉蕾(同济大学内科学硕士)   相信很多人在医院见过“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招...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5日 08:00

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心脏移植,没想到……

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心脏移植,没想到…… 撰文 | 小溪   阿维·雅吉尔 (Avi Yagil)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2011年12月,他在欧洲近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他飞回美国加州度假了。雅吉尔回家后一直感到不适,咳嗽得很厉害,他认为自己可能是旅途中得了感冒,于是就开始服用感冒药。 阿维·雅吉尔(Avi Yagil)   接下来的那些天里,雅吉尔咳嗽的症状一点没见好转,他只好去找了医生。胸部的X射线检查显示他的肺...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4日 08:04

改革教育,为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丨世界工程日

改革教育,为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丨世界工程日 撰文 | 姬扬   1   3月4日是第二个“世界工程日”。这个活动日是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倡议设立的,目标是帮助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口号是“工程助力可持续发展”。每年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工程——为了健康的地球”。   我们经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几年,工程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在我的理解里,科学是理解世界的基础,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工具,而工程则是利用科学和技术...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3日 08:00

追寻物理学中“魔数”的最准确结果

追寻物理学中“魔数”的最准确结果 在诸多物理学常数中,精细结构常数算是最特殊的一个,历史上也有诸多顶尖物理学家为之痴迷。被誉为“魔数”的它着实拥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它是无量纲的物理常数,其背后的理论本质仍然未知。另一方面,这个从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中推导出的数字是描述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约束着至今仍然牢固的标准模型,却也时常透露着新物理的玄机。因此,尽管这一常数诞生已过百年,探索其奥秘的脚步仍在继续。2020年底,物理学家对精细结构常...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3日 08:00

和肖刚一起学习的日子

和肖刚一起学习的日子 来源:百度百科   撰文 | 李克正   自 1977 年认识肖刚后, 我和他一同在中国科技大学做了两年的研究生, 后来虽然分赴美国和法国留学, 仍经常通信切磋。肖刚对我一生的影响无疑是非常深刻的。   2014 年 6 月 27 日, 肖刚不幸因病去世。他的朋友们都深表惋惜, 很多人写了纪念文章, 我那时也匆匆写了 4 篇。现在静下心来, 细细地回忆当年与肖刚一起学习的日子。希望读者们能理解,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一个好同学是多么的幸...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2日 09:30

施一公讲科研诚信丨传道受业

新学期伊始,《返朴》汇总了一系列施一公教授写给研究生和即将或刚刚起步的青年研究者的经典文章,作为“传道受业”专栏的开篇。今天这篇是施老师2018年10月15日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的报告原文,亦涵盖了之前几篇的精华。今后,我们将陆续收录其他名家谈治学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撰文 | 施一公   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你们刚刚开启自己的科学研究之...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2日 08:00

诺奖得主Wilczek:透过科学之眼看奇迹

诺奖得主Wilczek:透过科学之眼看奇迹 撰文 | Frank Wilczek   翻译 | 胡风、梁丁当   编辑 | 王茹茹   中文版   当科学家像婴儿一样,带着好奇心重新感受这个世界时,他们或许会产生全新的认识。   这阵子,我眼瞅着外孙卢克 (Luke) 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了蹒跚学步的小孩。看着他开始学习理解这个世界,让我感触颇深。我瞧着他坐在高脚椅上,一次次地把勺子扔下,看着勺子落到地上。相信每位父母(或者祖父母)都见过这种严肃又好笑的“实...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1日 13:25

一部艾美奖纪录片,把孩子们重新献给死神

一部艾美奖纪录片,把孩子们重新献给死神 新冠疫苗问世了,打还是不打,许多人纠结于疫苗的“副作用”;反观疫情肆虐,人类束手无策的时候,人人都在祈盼疫苗快些问世。这种矛盾的心理,或是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对疫苗接种的怀疑、忽视、抵制、恐惧心理的延续。   二战后,疫苗的广泛普及拯救了无数生命,为人类带来预防致命疾病、健康生存的希望。然而,过去几十年,人们开始质疑疫苗的效用和接种的必要性,导致全球传染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今天这篇文章详细还原了半个世纪...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1日 13:00

梵高画作褪色的秘密——颜料中的化学

梵高画作褪色的秘密——颜料中的化学 色彩大师梵高的画作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画作出现了褪色的情况。经研究发现,褪色与颜料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本文分析了梵高著名画作所用颜料的化学成分,并运用化学原理揭示画作褪色的秘密,同时,颜料化学的研究也可为油画保护提供更合理的策略。   撰文 | 鲁欣月(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何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赵军龙(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国家级...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1日 11:19

这位哈佛大牛科学家为何相信“外星人早已到访过”?

这位哈佛大牛科学家为何相信“外星人早已到访过”? 来源:哈佛大学   撰文 | Lee Billings   翻译 | 周郅璨   编辑 | 杨心舟   阿维·洛布(Avi Loeb)是哈佛大学一位学术高产的天体物理学家,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他对包括黑洞、伽马射线暴、早期宇宙等课题进行了开创性且富有启发性的研究。但十多年来,他同时也持续追逐着一个更具有争议的课题——寻找外星人。   然而,近期让他真正站在争议浪潮顶端的工作,则是他参与了由硅谷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Yur...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1日 11:00

吃辣除了爽,还能动员造血干细胞!

吃辣除了爽,还能动员造血干细胞! 在红辣椒某种成分的刺激下,小鼠的痛觉神经细胞可以动员造血干细胞。这一发现有望改进干细胞移植。   撰文 | Anastasia N. Tikhonova & Iannis Aifantis   血液干细胞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具有再生全身血液和免疫系统的能力。这个过程被称为造血,而这些细胞就是人们熟知的造血干细胞(HSC)。在发育的胚胎中,造血干细胞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游走于不同的解剖部位。出生后,这些细胞存在于骨髓专门的龛位(niche),以支持它...
阅读全文>>
2021年03月01日 08:00

克利福德:路过人间34载的数理哲巨擘

克利福德:路过人间34载的数理哲巨擘 撰文 | 曹则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f he (Clifford) had lived we might have known something.   ——Robert Tucker   摘要 克利福德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天才数学家,他开创的几何代数为现代物理和数学提供了紧致优雅地表述以及开疆拓土的工具。他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表述者,其文章字字珠玑,于细微处皆见大学问。他对几何学这门关于空间的自然科学的深入思考,短短几句话就定义了微分几何、广义相...
阅读全文>>
2021年02月27日 08:00

“美丽心灵”的另一个版本——数学家埃弗雷特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多世界理论的提出者休·埃弗雷特的故事——多世界理论是怎么提出的,以及埃弗雷特不太幸运的一生。


 

撰文  Graeme Stemp-Morlock 翻译 Nothing 审校 zhenni

他也同样有着一颗“美丽心灵”,这位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才华横溢的数学家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不不,我们所说的不是约翰·纳什(电影《美丽心灵》的故事原型,数学家,1994年...




阅读全文>>
2021年02月26日 08:50

施一公给年轻PI的建议丨传道受业

对每一位刚刚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或医学院建立独立实验室的年轻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我都会不止一次地忠告:至少要在前三年,你们一定要把自己当成超级博士后,身先士卒、尽全力地在实验室做研究、做自己的课题,同时训练培养博士生、实验员和博士后。只要能够重复你们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的辉煌,你们就不愁在清华拿不到tenure!   撰文 | 施一公   普林斯顿的offer   1997年3月27日下午,在纽约市Memo...
阅读全文>>
2021年02月26日 07:50

至少多少个水分子,才能叫一滴水?

至少多少个水分子,才能叫一滴水? 多少个水分子,才能叫一滴水?新研究认为,至少要21个。少一个,都不能叫水滴。   撰文 | 李存璞(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编辑|陈天真   责编 | 高佩雯 图:来自网络   如果有一堆沙土,拿走一粒沙子,剩余的还是一堆沙土;可是如果一直不停地拿走,到最后只剩下一粒沙子时,它还是一堆沙土吗?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在公元前4世纪提出的沙堆悖论。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来追问我们的生命之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