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0年11月18日 10:05

空气污染每年夺走近700万条生命,发达国家也有不少“贡献”

进入初冬时节,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又迎来了雾霾天气,让许多朋友再次怀念蓝天。实际上,全球有数亿人正在呼吸着浑浊的空气,而空气污染现在已被认为是致死因素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是空气污染的重灾区,但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是空气质量相对更好的欧美国家,空气污染也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撰文 | 祝叶华   2019年至今,许多西方社区再次经历了由野火造成的创纪录的颗粒污染高峰。世界卫生组织已将...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8日 09:19

干燥秋冬的补水陷阱:榨果汁还是喝果泥

干燥秋冬的补水陷阱:榨果汁还是喝果泥 2017年全球至少有两百万例死亡与少吃水果有关。   撰文 | 菜菜   过去我写过一篇关于含糖饮料的文章《最爱肥宅水?你不是真正的快乐》,提到可乐糖多、热量高、不健康,建议大家尽量多喝水、少喝糖水。   就有很多同学问:那么果汁呢?果汁总归是健康的了吧?   抱歉,无论是鲜榨果汁、100%果汁还是果汁勾兑饮料,全都属于含糖饮料(sugary beverage),少喝无妨,多喝有害。   而肥宅快乐水之类的,是添加糖...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7日 20:25

量子材料,或许就在你身边

量子材料,或许就在你身边 量子之材   世人多欲远高玄 量子如波娓娓传 只是新生材料好 寰州荼火冷科研   撰文 | Ising   01 引子   学术期刊《npj Quantum Materials (量子材料)》(https://www.nature.com/npjquantmats/) 诞生之初 (2016),“量子材料”还是一个相对“新颖”的名号,其定义和界域也多少有些语焉不详。到了今天,量子材料俨然成为各国物质科学研究争相上马的新分支或新领域。在这期间,刊物《npj Quantum Materials》...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6日 14:00

诺奖得主小柴昌俊走了,这里是他与物理相遇的故事

诺奖得主小柴昌俊走了,这里是他与物理相遇的故事 日本物理学家小柴昌俊于2020年11月12日去世,享年94岁。小柴昌俊是中微子天文学的开创者之一,2002年他因“对天体物理学的开拓性贡献,特别是宇宙中微子探测方面”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柴昌俊于1926年9月19日出生于日本丰桥市,195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随后,他移居美国,1955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工作了三年之后搬回东京,此后一直任教于东京大学。上世纪80年代,小柴昌俊领导团队利用日本地下1000...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6日 13:40

如何快速地大规模生产疫苗?够几十亿人用的那种

如何快速地大规模生产疫苗?够几十亿人用的那种 2020年9月7日,新冠灭活疫苗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次公开亮相,中国生物与科兴两家公司工作人员透露,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正在建设,预计新冠疫苗可以于2020年年底上市,两家公司的年产能均为3亿支[2]。3亿体现着在疫情抗击面前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那么这些疫苗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呢?本文将简要介绍疫苗是如何从车间生产出来的。   撰文 | 季静远   编辑 | 徐介晖、周圣钧、高松龄   审...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6日 13:00

源于一次坠机事故的治疗实验,破解了阻碍器官移植的“生物力量”

源于一次坠机事故的治疗实验,破解了阻碍器官移植的“生物力量” 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给了许多病危之人一线生机。它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生理学和医学突破,为了讲述这段科幻成为现实的故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的外科医生约书亚·梅兹里希(Joshua Mezrich)根据自己经历的生死故事撰写了《当死亡化作生命:一个移植外科医生的手记》(When Death Becomes Life:Notes from a Transplant Surgon)一书。书中穿插着介绍了不少坎坷的医学史,也反映了对伦理的...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6日 10:27

战地无吗啡,盐水当麻药,你信吗?| 揭秘安慰剂效应(一)

为什么生理盐水有时也能止痛,甚至效果相当于吗啡?为什么病人信任医生,可能好得更快?这些现象都与安慰剂效应有关。《安慰剂效应》系列带你回顾七十年来安慰剂效应科学研究的若干里程碑式进展,最后着重介绍医患关系对临床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   撰文 | 何笑松(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退休教授)   “真正治愈疾病的,是我们体内的自然力。”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 - 前370年)   引子:战地医院奇迹...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6日 08:27

蒙蒙卡和张量量|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之六

蒙蒙卡和张量量|量子多体中的呐喊与彷徨之六 撰文 | 孟子杨   来源 | 选自《物理》2020年第11期   引 子   有的童话穿越历史,变成了一个民族心中的文化图腾,如西游记之于中国人,安徒生和格林童话之于欧洲人。有的童话停留的时间稍短,但也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心中共同的启蒙故事,如《星际旅行》、《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甚至《哈利波特》。对中国的孩子来说,尤其是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这样的童话应属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了。这些故事...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4日 18:39

辉瑞宣称其新冠疫苗有效率90%,怎么理解这一说法?

辉瑞宣称其新冠疫苗有效率90%,怎么理解这一说法? 撰文 | Innorld 今天,刷屏整个世界的最大新闻是,美国辉瑞制药联合德国生物公司BioNTech发布了其针对新冠病毒候选疫苗BNT162b2三期临床试验的首次中期有效性分析。 国内媒体报道中核心内容的一句话【在这第一次中期疗效分析中,没有任何先前SARS-CoV-2感染证据的情况下,候选疫苗在预防参与者COVID-19上的有效性超过90%,分析评估了试验参与者中94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4日 10:00

《科学》子刊封面:少吃点糖吧!这种甜蜜的味道,正在让肠道悄然受损

《科学》子刊封面:少吃点糖吧!这种甜蜜的味道,正在让肠道悄然受损 编辑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可乐、果汁、调味酸奶、蛋糕、巧克力、冰淇淋等各种甜饮料和零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愉悦。但好吃的同时,随着这些食物摄入的大量糖分可能会悄悄改变肠道的健康状态。近期,登上《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封面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了饮食中的糖分,尤其是葡萄糖,是结肠炎的罪魁祸首之一。 封面上是喂食大量糖分后的结肠切片显微图像丨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Credit:Shahan...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3日 18:00

细胞外有颗奇怪的“石榴”——科学家是这样做出新发现的

细胞外有颗奇怪的“石榴”——科学家是这样做出新发现的 许多做出了伟大发现的科学家在回忆当年的情况时,都会说:“我偶然发现……”也许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也许是一串异常的数据,又或者是一种从没见过的奇怪事物。接着,根据教科书或史书上的记载,他们就顺理成章地做出了伟大发现,仿佛真理只是散落在草丛里闪闪发亮的宝石,运气好的话弯腰捡起就能发大财。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实验中出现的各类异常,很容易被当作杂音忽略,当作错误筛除,当作极端值排除。需要勇气和眼光,才...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9日 14:18

文小刚:标准模型还不是一个自洽的理论+温伯格演讲

文小刚:标准模型还不是一个自洽的理论+温伯格演讲 2020年11月7日腾讯WE大会上,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蒂文·温伯格在线向公众介绍了理论物理至今最成功的理论——标准模型。作为粒子标准模型创造者之一,温伯格教授见证了20世纪理论物理的辉煌。但是在他看来,标准模型还远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它仍有诸多的悬而未解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隐藏着我们至今还未触碰到的宇宙更深层的奥秘。文小刚教授在阅读了演讲稿后,又提到了一个不常提到,但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即关于标准模型定...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9日 11:49

鲍哲南:突破电子皮肤三个关键问题,未来让皮肤实现手机的功能

鲍哲南:突破电子皮肤三个关键问题,未来让皮肤实现手机的功能 2020年11月7日腾讯WE大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教授鲍哲南介绍了她的团队研究电子皮肤所面临的问题。过去的十几年中,他们发现了柔软、可折叠甚至能够自修复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材料可以感知不同物体。最终他们希望将电子器件感知的信号通过神经传入大脑。尽管实现真正的电子皮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他们的工作证明这道套路是可行的。她还将继续赋能人造皮肤,“让人类更加人性化”。   演讲人 | 鲍哲南(美国斯坦福...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6日 08:56

费曼1985年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思考

费曼1985年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思考

以下文章来源于数据实战派 ,作者​武文浩

撰文 | 武文浩

 

费曼。图片出处:Nishina Memorial Lecture at Gakushuin University (Tokyo)

“您认为,以后有可能出现能像人一样思考,但在智力上比人类更胜一筹的机器吗?”

1985 年 9 月 26 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奖理查德费曼在一次讲座上被问及了这样一道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对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相信你也已经...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6日 07:54

曹则贤:假如往日重来,我会如何读书丨展卷

曹则贤:假如往日重来,我会如何读书丨展卷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进入主页,可关注查阅往期文章

                                              

假如往日重来,我可能会再多买几本书,或者再多去几次图书馆。



撰文 | 曹则贤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我1966年出生于安徽淮北平原上的一个偏僻小村,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的生活中是没有书的。1982年,我...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5日 08:00

中心极限定理:从高尔顿板到麦克斯韦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从高尔顿板到麦克斯韦分布 神奇的正态分布源于“加”。   撰文 | 张和持   时隔多年,或许你早就记不得 岁那年夏天高中闷热的教室,但可能会记得有一天数学老师说着要给大伙看个稀奇——一块祖传的高尔顿板。尽管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叫不出它的名字,却也从小到大在科技馆、博物馆见多了,一点都提不起劲儿。老师一本正经地开始讲,这个图形就是正态分布,它有诸多的性质……午后的时光更加昏沉而缓慢地流逝。   不过,这里面蕴含的数学可一点都不...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3日 09:00

古人如何解决后“股”之忧?

古人如何解决后“股”之忧? 古今中外,出恭方便,木棍陶片,各显神通。   撰文 | 小叶   2020年春,当新冠疫情在欧美开始暴发之时,一种常见的生活日用品意外成了居民们拼命抢购的紧俏商品——卫生纸。人们为什么要抢卫生纸,一度有很多种说法,无论是恐慌效应还是从众心理,都不能忽略卫生纸的重要意义,解决我们的后“股”之忧。   其实,如今大家日常使用的卫生纸诞生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之后才普及全球。而现代厕纸发明之前,世界人民是怎么...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3日 08:00

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文章抽选关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几个题目,包括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的对比、量子概念的产生、薛定谔方程的出现、全同性原理和量子路径积分等,作些说明。目的在于激发读者思考量子力学的本质在哪里。   撰文 | 郑伟谋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何谓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观世界为主要对象。“量子”说的是离散性,20世纪前后有一系列直接的实验证据显示微观世界的量子性。不好说...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2日 17:15

为什么聪明人吵架更容易输?好人为啥甘愿受欺负?你不可不知的大脑BUG

为什么聪明人吵架更容易输?好人为啥甘愿受欺负?你不可不知的大脑BUG 大脑无非是人体内的一个器官。正因如此,整个系统具备各种习惯、个性、老旧的运作方式和低下的效率。它演化了数百万年,结果变成现在这么复杂的样子,还积累了大量垃圾。就像一块硬盘,里面塞满了过时的软件程序和废弃不用的下载文件,基本进程却常被打断,比如那些早已失效的网站总跳出该死的广告要告诉你各种打折消息,可你想做的不过是打开一封邮件!   一言以蔽之,大脑会犯错。   撰文 | 迪安·博内特(Dean Burn...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2日 16:10

不谙英文的数学院士,居然是正牌海归?

不谙英文的数学院士,居然是正牌海归? 撰文 | 倪忆(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   去年曾经流行过这么一个段子: 虽说是一个段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人对于学习英语的焦虑。二十多年前笔者上大学时,体育老师曾在课上吐槽,说连他评职称都要考英语。要求体育老师考英语可能是有些过了,但对于学术界尤其是理工科的科研人员来说,英语的确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阅读文献还是发表论文,英语都是最根本的交流载体。   然而,有一位中国数学家,他的英语水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