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0年12月22日 09:01

一支成功的新冠疫苗应该长啥样?

一支成功的新冠疫苗应该长啥样? 最近的一些新研究对疫苗研发提出了挑战。新疫苗让我们获得了免疫,却仍有很多机理未知。   撰文丨John Hewitt   编译丨lulu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新冠病毒颗粒(红色)感染细胞(蓝色)的场景丨图源:NIAID   最近,有很多文章都在分析不同的候选新冠疫苗的优点。所谓“优点”,就是让接种它的人获得免疫力。但是,免疫力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获得了免疫力之后又该如何检测它呢?简单来说,我们其实没办法去检测免疫...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21日 14:20

健康犬也能携带、传播狂犬病病毒?

健康犬也能携带、传播狂犬病病毒? 撰文 | Innorld   10%左右的健康犬携带并传播狂犬病病毒?   近日,浙江萧山初中女生“疑似”(家属称医院并未确诊)罹患狂犬病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这种高度致死性疾病的热切关注。   其中,引发最高度关注的是,患者弟弟在9月份被年内家中养的第二条狗咬伤,当时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弟弟至今安然无恙。   在弟弟被伤后,患者也“回忆”称,自己在7月份时也曾被这条狗“伤害”,当时没有告诉家长,没有就诊,也...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21日 13:00

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育?

在各个层次的数学课程中,从小学到博士后水平,都缺失了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模糊和混乱的创造过程的忠实描述,而这个缺失是数学课让最积极的学生也感到厌倦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对数学概念创造过程中的思想之舞没有深刻认识,就无法充分领悟数学的优雅和美丽。这个过程不像看上去那样难,但是需要彻底改变我们讲授数学的方式。我们需要在教科书中至少纳入一些错误的假设、推理和结论,让学习者在接触现代形式的定义之前体验到这些。...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21日 11:05

60年前的群雄逐鹿,最后他用红宝石点亮了世界

60年前的群雄逐鹿,最后他用红宝石点亮了世界 60年前,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休斯实验室。在风起云涌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才智超群的物理学家各显身手,为抢先发明激光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微波激射器(MASER)的发明人汤斯与肖洛合作率先在理论上证明了激光的可行性,而提出“激光”一词的古德一度在实验上取得先机,最终却是梅曼展现独门绝技拔得头筹,可到论功领赏时又一波三折。为什么他能最先研发激光器?在60年前群雄逐鹿的历程中又有哪些成功与失败?这篇文章将...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21日 08:00

柳叶刀倒计时首份中国报告出炉:《巴黎协定》5年后,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更严重

柳叶刀倒计时首份中国报告出炉:《巴黎协定》5年后,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更严重 近日,《柳叶刀倒计时》2020年度报告发布,这也是该项目成立后的第五份报告。2015年世界各国联合通过《巴黎协定》,目标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柳叶刀倒计时》项目应运而生,以考察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群健康关系。今年,该报告首次推出由中国科学家合作撰写,更符合国情的《柳叶刀倒计时中国报告》,解释了国内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本文阐述了两份报告中与人们生活更为相关的领域,尽管这些议题在国内并未产生足够多的关注,但...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8日 10:23

中年失业、患癌,她用四十年逆袭拯救全人类,还培养了一个奥运冠军

中年失业、患癌,她用四十年逆袭拯救全人类,还培养了一个奥运冠军 离开匈牙利白手起家,要想成功,必须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成功不懈努力。   撰文 | 郭晓强   12月起,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相继批准了辉瑞制药与德国BioNTech联合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紧急使用,人们终于看到了结束全球新冠疫情的希望。   与其他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诸多优点:首先是安全性高,mRNA不具备感染性,也不必整合到基因组,其在体内寿命可根据需要通过体外操作来实现(避免长期滞留带来危...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8日 08:43

缅怀戴元本先生

缅怀戴元本先生 撰文 | 吴岳良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刘金岩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来源 | 选自《物理》2020年第12期   戴元本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积极推动了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转眼间,戴先生离开我们两个多月了,但他的音容笑貌犹在。本文主要介绍戴先生的求学经历、学术研究和影响,以及他对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发展所作的贡献,展现他的严谨学风和高尚品德,缅怀他对中国理论物理...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7日 14:41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一文读懂你关心的六大问题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一文读懂你关心的六大问题 撰文 | 乔辉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左右,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后,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据悉,嫦娥五号返回器的体积只有神舟飞船返回舱的七分之一,落区范围(着陆面积)却是后者的16倍,加上着陆场高寒冰雪的环境,这些都给搜寻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图注:2点20分左右,空中搜索队员...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7日 08:21

因为有这些人,这个时代遂有斯文|纪念冯端先生

因为有这些人,这个时代遂有斯文|纪念冯端先生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冯端先生于2020年12月15日19时41分在南京去世,享年98岁。   冯端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在战火中艰苦求学,一生格物穷理,正印证了“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冯端先生是本土学者,没有留学经历,他从助教做起,从金属物理到晶体物理,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历经磨难却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逐成为我国晶体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凝聚态物理泰斗。   冯端先生兄姐四人,各自都是...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7日 08:21

冯端:漫谈物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冯端:漫谈物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文原作发表于1999年《物理》杂志第9期,正逢共和国建国50周年,冯端先生应邀撰写文章作为当期开篇。此文内容由冯端先生在中国物理学会第7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报告整理而成。为修改好此稿,他写干了三支笔。在冯端先生看来,由于物理世界的层次化诸层次之间既可能存在耦合,又可能出现脱耦,因而大量粒子所构成的复杂体系中所涌现的各种层展性质就不能简单地还原成个别粒子所服从的规律。因此他从物理学历史发展的角度,窥测未来...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6日 13:23

FDA全球直播新冠疫苗审批,这些专家为啥投反对票?

FDA全球直播新冠疫苗审批,这些专家为啥投反对票? 12月10日,美国FDA对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BNT162b2进行独立专家评审,决定是否批准疫苗的紧急授权使用(EUA)。引人瞩目的是,本次听证会对公众开放,全球直播。   整场会议长达9小时。先由FDA和CDC代表陈述EUA相关规定、疫情流行的最新情况以及疫苗安全有效性监测、分配计划等信息。   随后是1个小时的公共听证会,由多个公益团体组织代表在线发言,包括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IP)、世界病患联盟(World Patients All...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6日 12:23

《自然》公布2020十大科学发现,半数来自生物医学领域

《自然》公布2020十大科学发现,半数来自生物医学领域 编辑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一种过去未知的病毒席卷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正如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评论所说,这一年仍然产生了许多有新闻价值的科研进展。12月14日,《自然》公布了2020年度的十大科学发现。其中,有5项重要发现来自生物医学领域。   图片来源:123RF   缺少干扰素导致新冠重症   干扰素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抗病毒信号分子。9月,在线发表于《科学》的两篇研究论...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5日 08:00

丘成桐:关于数学教育的意见

 

本文整理自丘成桐教授于 2020 年 12 月 7 日在北京雁栖湖举行的 2020 年清华大学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暨 2020 年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衔接培养论坛上的演讲稿。

 

 

演讲 | 丘成桐

今天很高兴和各位校长沟通交流,我想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我对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数学教育的看法。其实我没有受过师范学校的训练,也没有在中学教过书,但我也着实有兴趣和孩子们交流,纯洁可...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4日 15:00

水里什么虫子越多说明水质越好?

水里什么虫子越多说明水质越好? 撰文 | 葛应强   水越清澈,就代表水质越好吗?   NO!事实可能是水里虫子越多,水质越好。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今天大院er将为你介绍一类,对水质极为挑剔的虫子。害怕虫子的小伙伴不要急着离开,了解完这些水生昆虫的生态价值后,你可能会喜欢上它们……   水质指标生物   常规水质监测过程中,除了使用pH、溶解氧和重金属含量等理化参数外,也会使用指标生物来对水质进行评价。   水生昆虫...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4日 14:12

18家大机床国企几近全军覆没,“国之重器”为何沦落至此?

18家大机床国企几近全军覆没,“国之重器”为何沦落至此? 撰文 | 熊剑辉   低端混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机床业,还有希望吗?   01 从第一到破产   2013年,一部名为《大国重器》的央视纪录片,风靡一时。片中,一家中国装备制造巨头,已然跻身全球机床产业的顶级俱乐部。它的名字叫沈阳机床。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制造业井喷,机床需求暴涨。作为中国机床业“领头羊”的沈阳机床赶上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一路高歌猛进:...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4日 13:50

编写现代数学史,陈省身先生都感叹太难了

编写现代数学史,陈省身先生都感叹太难了 撰文 | 陈跃(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编辑 | 朱善军(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本文所讲的现代数学史是指20世纪数学史。20世纪是数学飞速发展的时代,据估计,全部数学的90%是在20世纪中创造的。如今的数学真正成为了人类知识领域中最博大精深的一个,其抽象与艰深的程度登峰造极,数学知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爆炸,这对编写现代数学史的人们来说造成了空前巨大的困难。   现代数学史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在20世...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4日 13:12

科技界内卷化如何破

科技界内卷化如何破 撰文 | 李侠(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众所周知,2020年内卷化成为一个年度热词,它本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吉尔茨的说法,所谓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也就就是没有发展的繁荣。   01 教...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4日 13:00

生物演化史上的“黑洞”,可能需要物理学来填补

生物演化史上的“黑洞”,可能需要物理学来填补 科学之精要在于能够提供规律,比如物理学中最迫切的问题在于,为什么物理定律是这样的?使用什么样的基本规律才能推演出宇宙中已知的各种物理特性?生物学的规律性远弱于物理学,尽管生物学规律不需要像物理定律那样严密普适,演化生物学的预言能力还是弱得令人汗颜。关于演化的分子生物机制和地球的生命历史,我们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知识,但对其中的规律性仍然知之甚少。在生命的历史中,哪些部分是出于偶然,哪些部分又有物理定律...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4日 08:00

黑洞信息悖论之谜,霍金最后的问题被解决了吗?

黑洞信息悖论之谜,霍金最后的问题被解决了吗? 在所有黑洞相关的问题中,最令理论物理学家头痛的或许是黑洞信息悖论。这是霍金证明黑洞存在热辐射后诞生的一个麻烦的问题,也是霍金生前最后一篇论文研究的问题:黑洞蒸发后,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都丢失了,因而违反了信息守恒律。数十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猜想和模型,如今终见曙光——黑洞信息没丢!那么黑洞信息悖论要被终结了吗?究竟有何神秘武器有如此威力?这篇科普文章将带你领略黑洞信息悖论突破之旅...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11日 13:40

会预测蛋白结构的AI,还要教我们设计新蛋白

会预测蛋白结构的AI,还要教我们设计新蛋白 自然界经过了数千万年的生命进化过程,才产生了这么复杂而美丽的蛋白质世界,而神经网络竟然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模拟这一过程。   撰文 | 曹龙兴(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所博士后) 卢培龙(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   不久前,谷歌公司旗下的DeepMind研发的AlphaFold2人工智能系统在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取得惊人的准确度,多数预测模型与实验测得的蛋白质结构模型高度一致,引起了举世瞩目。实际上,蛋白质的结构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