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半导体工业最耀眼的明珠
光刻机母机是芯片行业至关重要的母机。 光刻机是在半导体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无论生产制造什么样的芯片,都脱离不了光刻机,如果说航空发动机代表了人类科技领域发展的顶级水平,那么光刻机则是半导体工业界最为耀眼的明珠,其具有技术难度最高、单台成本最大、决定集成密度等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刻机。
光刻机的工作原理 在整个芯片制造工艺中,几乎每个工艺的实施,都离不开光刻的技术。光刻...
光刻机母机是芯片行业至关重要的母机。 光刻机是在半导体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无论生产制造什么样的芯片,都脱离不了光刻机,如果说航空发动机代表了人类科技领域发展的顶级水平,那么光刻机则是半导体工业界最为耀眼的明珠,其具有技术难度最高、单台成本最大、决定集成密度等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刻机。
光刻机的工作原理 在整个芯片制造工艺中,几乎每个工艺的实施,都离不开光刻的技术。光刻...
撰文 | Frank Wilczek
翻译 | 胡风 梁丁当
中文版 从液体和气体,到核物质与夸克相,研究正在揭示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相变行为。 大型粒子加速器所产生的超高温火球、高压锅中的水蒸汽和冰箱中的冰,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那些致力于探索中子星内部、宇宙初期或其他极端条件下的物质性质的科学家会告诉你:有很多。 生活用水的经验告诉我们,同一种物质可以具有不同的相——液态水、水蒸汽和...
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温伯格已经离开我们一个多月了,但他睿智的思想和精辟的言语永远驻留在了许多人的心中,就像从未离去。幸运的是,我们还能从他的著作中再细细回味。温伯格是那一类会让人想要收集全部作品的作者,即使对于阅读有着苛刻的品味,温伯格的书也能让人如沐春风,有所获益。本文作者、卢昌海博士就是这样做的,从中学时代读科普接触到温伯格的学术著作,到旅行途中阅读随笔文集的双重享受,数十年来从温伯格的书中受...
近年来在量子引力方面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就是关于黑洞信息悖论(或称佯谬)的问题得到了回答:几位年轻学者,通过引入量子极值面找到了佩奇曲线的转折点,量子黑洞蒸发过程不会丢失信息。去年《返朴》曾简要介绍过这项工作《
黑洞信息悖论之谜,霍金最后的问题被解决了吗?》,现在,我们来听听论文作者Netta Engelhard的说法,她是如何破解黑洞信息悖论的。
采访者丨Natalie Wolchover
受访人丨Netta Engelhard ...
基因组研究发现了COVID-19的一些遗传风险因素——或为治疗方法指明方向。
原文作者 | Ewen Callaway 去年3月以来,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分析了逾10万名COVID-19患者的基因组,希望能找到一些遗传线索,用来预测哪些人最易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后发展成重症。经过一番努力,这些团队于7月8日在《自然》上报道了十多个基因突变[1]——这些突变与个体感染COVID-19和发展成重症有很强的统计学关联。
美国加州...
如果灾难响应和灾后恢复的背景不断变化,例如环境不断恶化或人员持续伤亡,仅仅靠政府的能力和资源通常不足以及时处理重大灾害,这时候,官方与民间互助网络的合作将变得至关重要。
撰文 | 十三维 今年7月,河南省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洪水来袭时,各种救灾信息不断在微博和朋友圈刷屏,其中有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特殊文档被迅速转发,这是民间救援组织在腾讯文档上收集更新救援信息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电子烟不仅有害,还可能让青少年产生烟草成瘾的“入门效应”,即在不完全了解对健康危害的情况下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进而发展为长期吸烟者。
撰文 | 端端酱
电子烟形成的“入门效应”让非吸烟者走向真正的烟草成瘾丨图源:视觉中国 人们曾经认为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电子烟不仅有害,还可能让人产生烟草成瘾的“入门效应”(Gateway Effect)——即使...
体外受精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育方式,但还不止于此。它以一种很少有人意识到的方式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看法。它向我们展示了人是从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这使细胞和人的边界变得更加复杂。 一种观点认为,胚胎是出于一己私利“剥削”母体环境的细胞群体。这一点在胚胎的最早期阶段(比如囊胚期)尤其明显——胚胎看起来更像是“人体组织”,而不是一个人。当我们在体外受精技术的帮助下,能够看到甚至干预个体生命的早期阶段时,...
撰文 | 金忠玉 王士平
海森堡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01-1976)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创建了关于原子核的中子-质子模型,获得了193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20世纪物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模糊的记忆中,他曾访问过中国。然而,他何时来访,中国物理学界如何接待他等诸多情况,迄今未有相关文章予以披露。本文广征...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来自影视台词中的问题正是目前科学家所困惑的。宇宙是无限的吗?我们现在依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宇宙的几何形状是闭合的甜甜圈,以此认为宇宙是有限的。而另一些学者相信快速暴涨的概念,我们只能在可观测宇宙中了解物质与存在的概念。本文五位学者,包括天文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对宇宙是否是无限的给出了自己想法。
撰文丨Noor Gillani
编译丨...
一般来说,提供精神疾病综合性框架认知的人会和生物还原论者发生冲突:前者试图整合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各项因素,并一再强调仅就生物学的现有依据并不能解释精神疾病的一切;而后者则认定,精神疾病只是脑内化学物质失衡引起的(在他们看来,即便是环境造成的压力等因素也最终可以还原为生物学意义上的脑内化学反应)。前者容易招致误解的一个原因在于,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否定生物学的事实依据——其实它只是否认生理-精神疾病的...
撰文 | 李雷 作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身高是很多网络段子的调侃对象,比如: “如果一个男生身高180cm,那他忘了什么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身高。”
来源于微博 而现实中,很多人深陷“身高焦虑”,尝试着补钙、用药、甚至断骨增高术等很多方法,就为了长高一点点。 那么,身高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 先天遗传和后天营养、运动各有多大的“话语权”? 身高不理想,能通过注射生长激素变高吗? ...
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他1948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后在钱学森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2月归国,后成为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青年学子就有赴西方先进国家留学、向本国引入现代文明的风...
撰文 | 张浩
编辑 | 酥鱼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起了电动车,而最近,相信你也一定听到了很多关于电动车的新闻——“欧盟考虑2035年全面停产燃油车”“中国计划2035年将本土电动车销量占比提升至60%”,以及“特某拉电动车高速行驶着火”和“北京南四环一充电站起火爆炸”…… 我们确实正在迈入电能源革命的新时代,但当我们不断眺望电能源利用的美好未来时,总不免担忧那一柄悬在我们头上的“...
近日,研究人员在自家后院的泥土中发现了一种超长的DNA结构,推测是一种染色体外元件(ECE)。它们一个神奇的特性就是可以“同化”其他物种的DNA结构形式,科学家发现了它包含其他生物的关键基因。这种能力堪比著名科幻作品《星际迷航》中的外星种族“博格人”,因此这种DNA也因此得为“博格”。关于“博格”,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
撰文 | 顾舒晨 在科幻片《星际迷航》中,有一个叫作“博格人(Borg)”的邪恶外星...
到目前为止,职业学术打假人 Elisabeth Bik 以一己之力筛查了数万篇论文,搜寻有篡改嫌疑的图像,她是如何踏上这条路的?
撰文 | Ingfei Chen
翻译 | 周舒义
编辑 | 魏潇
来源:gfpeck, CC BY-ND 2.0 2013 年 6 月,微生物学家 Elisabeth Bik 对抄袭这个话题萌生了好奇心。她之前读到科研中的弄虚作假问题日益严重,便心血来潮,好奇是否会有人剽窃自己的工作。一天,Bik 用谷歌学术搜索了自己论...
学术研究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性活动之一,然而其根基——科研诚信,在学术完全职业化的当代社会不断遭到挑战。今天,距欧美国家着手建设科研诚信已过去三十余年,中国在这一道路上也走了十多年,那么学术不端的行为有所收敛了吗?本文用若干调查数据和案例回答这一问题。
撰文 | 小叶 在任何一国,科研诚信都是学术共同体和整个国家立足、发展的根基。上世纪90年代,科技领先的欧美国家开始构建科研诚信的原则和规范,...